著名学者丹青专稿:穿越长三角请历史说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18:59 中华遗产杂志社 | |||||||||
著名学者丹青专稿:穿越长三角——请历史说话 尊敬的朋友,从今天开始,我将和大家一道来共同关注,由我国最具权威性的新闻通讯社新华社、新闻传媒界的白马王子——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广播新闻中心,以及我国最具权威的《中华遗产》杂志社联手发起的穿越长三角——“速度改变生活、遗产点亮未来”大型报道活动。
诚心的感谢全国各大媒体的鼎力相助,我必将在总领队的带领下,利用十五天的时间,穿越祖国美丽而富饶的群芳荟萃之地――长江三角洲的十五座绚丽多姿人文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前期的精致策划和精心准备工作中,传媒集团的广播新闻中心的策划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这一活动铺垫了厚实的基础。请允许我代表参与这次活动的各新闻媒体的同道们向大家通报:每天下午5点,你可以通过电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也可以通过网站,寻找上海电台(AM990、FM93.4)波段,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文化遗产。我们一定同心协力,不仅凭经验,而是用对祖国遗产无限敬畏的感恩激情去完成这一档雅俗共赏的特别节目,奉献给多年来一直关注、支持我们的广大听众、网友和观众。 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力图在深度探寻江、浙一带无比丰厚的文化遗产瑰丽宝藏的同时,还将采用通俗易懂的表现手法,给你们讲述深藏在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当然,这一工作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学习和求知的过程,能否和大家一道,探寻到文化遗产真正的情感内涵,寻找到深厚的历史极脉,最终同大家一道回归到那特殊的精神家园,我不敢吹牛,但我们会全心全力地投入。 此时此刻,当我们踏上征途地时候,我怀着感激的真诚之心,把已故著名作家秦兆阳先生在他的长篇小说《大地》题记中写下这首诗先给你们。 最应该记住的最易忘记, 谁记得母乳的甜美滋味。 最应该感激的最易忘记, 谁诚心亲吻过亲爱的土地。 最应该算计的最易忘记, 谁算过先行者的无数血滴。 最应该惊奇的最易忘记, 谁惊叹大地的无限生机。 参天树为什么要深深扎根, 是为了繁茂它绿色的生命。 历史的河流啊,长流不息, 流的是历史的深沉的思绪。 我常常想,历史应该是一首能够用多种声部唱出的,听得见的歌曲。但是,重叠的岁月风尘使它符合的事实有真有假,有简有繁,有新旧叠加的悲哀,也有雄壮感人的浩荡。因此对遗产厚度内涵的认识,就需要一个不断深化研究的过程。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人对历史的认识,人对历史事实的陈述是主观的。人如何接近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人能多大程度地认识历史地事实,人又能多大程度地客观反映历史地事实,这绝非是用情感能解决的。学者或学人向来都被人认为是专做学问的,以独守青灯黄卷考据出扎实而严密的学问为自任。但学问似乎还不完全等同于思想。学问不一定非得有思想,而思想却一定得有学问。学问尚可以闭关在书斋孤芳自赏或狭窄的学术圈顾影自怜。而思想的胚胎则只有到了更广阔地公共空间才能真正茁壮。从古至今,思想地流传不都是如此吗?而被我们今天称为文化遗产地一切文物古迹,其本身均深含着丰厚的历史遗韵。一件文物就是一个历史事实或者是一个历史事实的碎片。他的存在,为历史研究和历史陈述提供了不容置疑地客观事实,从而增强了主观历史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我们怎样才能在同一个时间内像通过一个透明层那样,看见被现实重叠起来地各种不同地历史呢?这就需要一个严肃的、科学的评判:就说传统文化吧!我认为其本身就是一部不用文字书写的历史。它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时代相传的具有特定社会基础的文化渊籔。它的存在几乎涵盖了一条历史发展的长河。沿着这条长河,无数轻飘虚幻的杂质匆匆远去,能积淀下来的无疑成了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智慧的精华。 那么,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的文化内涵具体构成是什么呢?我们应当怎样在做出评估的同时,保存和弘扬? 这个课题面广而量多,它和文物古迹一样,不仅仅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所在。远的不说,就拿我近几年对江、浙、皖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考察发现,目前被众多官员们普遍关心的是文物古迹的遗存,因为它们是有形的,可触摸的,实实在在的。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些遗存的存在搞得好,能为他们所追求的GDP的增长出大力,我看到也有不少尽干蠢事的糊涂虫,他们不懂得保护文化的GDP,拆遗产买土地,断文脉,绝子孙,最后只能害自己。 而作为传统文化内容的如:语言文字、方言、衣冠服饰、土物名产、风味饮食、工艺美术、民俗风情、文字、诗歌、戏剧、曲艺等等,这些历代相传有声、有韵、充满了鲜活的历史文化传统,就极少被人们所重视。要知道,这一切对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它不仅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支柱之一,而且也是文化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是几百年,几千年这一城市历代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如何留住这些历经千百年方始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文化内涵,即使保存了古风犹存的体形原貌,我想对名城的整体与内涵也逊色多了。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没有躯壳,内容无所依托。没有内容,躯壳空洞乏味。可见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就区域文化而言,江、浙两省的历史文化可算得天独厚。聪颖灵慧的吴文化,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水文化;粗犷雄奇的徐淮文化,清新优雅与豪迈超俊相结合的淮阳文化,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丝绸文化与工艺文化、庙堂文化与市井文化…… 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博厚丰繁的历史画卷,这一历史文化的形成,不仅是多元的,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结晶。 从春秋时期始,江、浙一带的区域文化不仅可与关中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相媲美,而且在某些地方超越了它们。这个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多种区域文化组成的文化结构,决定了江、浙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多元的价值取向,当然,我不否认,这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水文化”中的柔性与六朝乃至南唐、南宋等封建统治者的偏安文化,又如“淮阳风月”、“六朝金粉”、“西子酒市”、“丽人忘犹”的享乐文化与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富商大贾的奢侈之风等。 我们今天正确评估一个地域文化,必须古今贯通、中西汇合,牢牢把握住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的体形风貌的契合点,并把这个契合点升华成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组成部分,这应当就是我们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步骤。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加上文化遗产的环境风貌,是发展旅游事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三者如果处理的好,便是两全其美,相得益彰。 就拿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来说:如果没有昆剧、吴歌、评弹、传统工艺、苏派盆景、衣冠服饰、民俗风情、苏州小吃;没有陆稿荐,黄天源糕团店、稻香村、采芝斋、一品香、古吴轩、雷允上、松鹤楼菜馆、得月楼菜馆、而只有苏州园林、吴中塔幢,祠阁楼厅,故宅墓葬,城驿关浦,台径亭井,寺观艺苑,那就减色多了。 在比如饮食文化,我们称它为大文化(大众文化也),这是每个人离不开的特种文化。作家陆文夫先生曾经讲过“所谓大文化是因为饮食文化和地理、历史、物产、种族、习俗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的。我们简直可以从饮食文化着手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 美食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和绘画、雕塑、工艺、文学,甚至和音乐都有关联。比如“响油鳝糊”、“ 虾仁锅巴”,食前都会发出响声,这响声是音乐,是一种因其食欲,振奋精神,增添兴味的音乐。 我到苏州这些年,作为鱼米之乡的姑苏菜肴,实令我惊叹。苏州厨师善治鱼,苏州烹饪有史,据说即从鱼类菜肴始。水产品的丰富就里不开刚柔相济的水文化,小桥流水才是江南古城日夜涌动的血液。 谈到饮食文化,就里不开“茶文化”,全国各地饮茶习惯大体相同。近年许多地方冒出一些日本“茶道”殊不知品茶、种茶是我们先祖的首创。各地佳茗因品种的不同、品饮方法也各异、其名称也是一种传统的、地道的中国文化。 那“绿叶红边,七泡有余香”的“铁观音”、久负盛名的西湖“龙井”、清香醉人的“碧螺春”…… 中国人种茶、制茶、品茶是举世公认的。茶文化伴随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几千年,直到今天,中餐第一道必须是茶。 端起造型精致的茶具,呷上一口芬芳馥郁的清茶,使人顿时齿颊生香、食欲大振。 古人品茶谓:“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不解其中之妙,连半个茶客都不算。苏州的茶馆很多,不仅有上等得佳茗,还备有各式小吃,吃点心品茶,未免也太单调了一些,不妨再换换味、添一些奶油瓜子、五香豆、粽子糖、话梅、陈皮之类的那才算有味哩。笔者算不得文人雅士、偶尔同几位文友相聚,最爱去处是沧浪亭的“闻妙香室”。此室北面东面临水,有长廊绕之;四面可望山、望亭、望树。特别是落雪天,你来看吧,窗外飞雪满天,疏枝瘦石,唯有寒水一带,朦胧可见。人在画中坐,雪在窗外飘。这也是一种文化。 苏州过去这样的去处很多,现在极难得找到这样一个清静的去处了。 历史文化传统的文化内涵是有延续性的。断了就是断了,它绝不可能去再生。因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了我们这些遗产的守望者、呵护者、研究者、宣传者心头的巨型工程。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历史文化、不保护研究自己民族历史发展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我们不必去细说7000年前文明史的灿烂辉煌,因为如今历史刘给我们的这份骄傲实在要打太多的折扣。我们更不必感慨中华文明的延绵不绝,因为流失在外的浩瀚精华总会时刻刺痛着我们民族的良知。每当我们不得不回顾那段历史时,感到的不仅仅是扼腕叹息,体会更多得则是肩头的那一份沉重。 为了维护文明的尊严,也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尊严,我们千万不能再干蠢事了。要知道当我们文化遗产保护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县、一个镇的经济发展基本建设之间出现矛盾时而无知毁掉承载我们民族历史之魂的时候,历史丢失的不仅仅是民族发展的“记忆”,而是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文脉之根。连根都敢挖掉,将来还谈什么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民族,无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其他民族没有的特色、特殊性”。中华民族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文明史能作为实物遗存留下的并不多了。战争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我记得恩师罗哲文先生曾告诉我一段亲历的故事。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立即挥师南下和西进。党中央为了对全国古建筑保护情况心中有底,请来在清华任教的梁思成先生,由他组织了建筑系部分教师,一起动手,以惊人的速度,编出了一本长达百页的《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从翻书、查资料、到刻钢板、折纸页、装订、包裱封面,都是像出当年营造学社新七卷《汇刊》那样自力更生。恩师罗哲文担任了全国钢板的刻印工作。1949年5月7日,周恩来有亲自致电中宣部,望前线解放军部队,对浙江吴兴江南著名的嘉业堂藏书楼和太原城内藏有南宋雕刻碛沙版大藏经的普善寺,“特予保护,以重文化”。战争年代,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中,为了留下历史的胎记,党中央都十分高度重视,我们今天有什么权利。非要把先祖留下的文脉拆光呢? 我前面讲的许多传统文化,其实每个城市都有其特点和重点。有些东西一直相传到现在,有些东西在某一种情况下失传了。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切来一次彻底的普查发掘。对已掘的一定要加以整理。只有在摸清家底之后,才能进行更好的保存与弘扬发展。 这是一笔十分珍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特别是生产的经验和经营尤为重要。它们是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的特殊资源,是其他的城市不能比拟的。我们历来强调振兴和突出地方特色的意义,就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席位。 罗哲文先生早在十年前就提出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绝不是城建部门一家的事。传统历史文化的发掘,除了文化部门统抓、新闻、教育等各部门都应通力合作。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内涵总是通过很多方面反映出来的。作为文化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城市。为什么上海必须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呢?因为上海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上海正是这个历史时期的一个文化缩影。 一切精神的文化都是需要物态裁体的。文物遗迹、形体貌、传统文化,这一切看起来是关联的,却又是独立的。因为它们各自都牵连着一个完整的世界。传统的文化并不象文物古迹那样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步伐,总是在不断的改革、变化、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新世纪的生活质量内涵,今天逼着我们在提高文化含量、优化环境的同时,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借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在全社会真正营造出“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的文场所与环境。说到底一句话: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发掘最关键在于领导,身为父母官的名城领导,一定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更要有吞纳百川的气概。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绝不是一句空话。它涵盖我们这个民族的神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的演变来看,中华文化早在汉唐时,已臻博大精深。单是一个“精”字,就体现了我们文化的高超与神圣。可是时至今日,我们发掘了多少?弘扬了多少…… 当今的中国大地,伪文化可谓铺天盖地,波澜壮阔。我在考察中发现有些名城的领导们,你真搞不清他们是怎么想的。对自己手上管辖的真古董不放在眼中,却莫名其妙地花大钱建造一条条布景似的假古董街坊。我想真古董可能算老祖宗留下来的,放在那里风吹雨打不心痛,因为你保护再好,不能算自己的政绩,为了好大喜功,也算为了繁荣市场经济吧,造!造!越大越好,越气派越好!漫步在这些伪造的仿古大街上,虽然两旁的屋宇店铺、油漆斑斓、匾额闪光、红灯高挂,但这一切散发着却是虚假的气息。这些建筑没有特定的年代特征,没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美感。无疑,中华民族数千年建筑的精髓,在这里不是被高度严格化,被追求、被完善、被敬重,而只是变成一种赚钱的由头。 我们不能不说:仿古是尊崇古人,仿造却是实实在在地轻贱古人。 再看那些满街的店铺,你看到的每一件商品(仿古工艺品)仿佛每一件都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国家级的藏品,在这里你都能见到它的复制品。这些“文化”粗看模样差不多,细看之下,形神俱丧、粗糙不堪。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这里被改造的浅显粗陋。商人们说:造假烟假酒假药政府管我们,可是造假文化就没有关系了。谁来管你,繁荣市场经济嘛!赚外国人的钱,有什么不好! 造假者没有想到,我们的行政执法部门也没有想到吗?对这样的文化市场,我们的文化主管部门、我们的名城行政长官,应当抓一抓了。如果此风不清理,这对我们7000年文明古国将是一场深重的文化灾难。 好了,闲言少叙,下一站南通再见。 相关专题:穿越长三角大型报道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