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财富解冻以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6:56 央视《致富经》 | |||||||||
《致富经》林权制度改革系列节目:唤醒沉睡的财富之二 2006年9月13日播出 主持人:“把村集体林分家到户,山上的林木变成家庭资产,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在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省试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福建省尤溪县纲纪村乡风淳朴,全村一千多口人一直相安无事,可是这两年村里人见了面总是躲躲闪闪,郑正仁每次碰到本村的郑明仲,两人都觉得有些不自然,在一个村住了30多年了,相处一直很好,可自从2004年8月起,两人的关系突然间变的微妙起来。 郑正仁:“我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不会跟他讲真话。” 郑明仲:“我也隐瞒他,他也隐瞒我,肯定对他不会说实话的。” 他们当面不敢讲真话,原因是村里发生了一大件事,就是因为这件事,村里的很多人似乎都在彼此猜疑、打探,那么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彻底搅乱了村里人的生活呢? 一切都是因为山上的这些林子引起的。以往没人关心的山林,顷刻间好像长出了黄金,引起村里人的极大兴趣。2003年福建省把一直都是村委会说了算集体林分家到户了,并且发了产权证书,一石激起千层浪,祖辈都是集体的东西,一下变成了私有财产,林木是无偿归个人了,下面的林地还是归村集体所有,所以每年还要交纳土地使用费,好林地谁都想要,村里只好通过对林地使用费投暗标的方法,来确定谁家到底能分到哪块林子。就为这事村里人相互飙上了劲儿。 福建省尤溪县林权办公室主任 张沈龙:“林改的政策是要公开的招投标,招投标吧,大家都为了得到一片山场, 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得到这片山场,如果我把我的秘密告诉你了,那我可能就投不来了,所以大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盘。” 郑正仁和郑明仲在村里分林到户的时候,同时看好了一块林地,村里给出的标底是每年每亩林地使用费3元,郑明仲为了争这片林子一下就把价格抬高到了10元钱,可是他还不知道此时的郑正仁给出的价格比他还高出了3元。 郑明仲:“我投13元的时候,我胸有成竹了,我想肯定会投得来。” 这片林子郑明仲是志在必得,郑正仁自以为是板上定钉,然而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公开标底之前,半路突然杀出个程咬金,村里这个叫郑正本的人以每年每亩林地使用费17元钱的价格一举拿下了这个标的。这么高的价码让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 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副局长 杨茂彬:“为什么会出现林农争山争地呢,应该是我们林改表现比较突出的一方面,发了证,法律政策保障我了,这个山就是我的了,我有所有权、我有处置权、我有经营权、我有收益权。 ” 按照郑正本每年每亩17元钱的林地使用费计算,他分到的158亩衫木林地每年要向村里交纳2686元。那么这林子到底能回报他多少钱呢,郑正本给我们算了一笔帐。 郑正本:“当时我承包这片林子的时候,已经有12年的树龄了,再过三年以后我就可以间伐了,间伐后我就可以收回5万元的成本,再过6年以后又可以主伐了,可以获得20万元左右的纯利润。” 就在尤溪县纲纪村人想尽一切办法把林子争到手里的时候,几十公里以外的福建省南平市曾厝村的陈有玉,却急着要把刚分到手的林子卖掉。他七年前开始养猪,每年出栏三五十头,没多少钱可赚,一心想扩大养猪规模,可是手里没钱。 陈有玉:“猪养多才会有赚钱,起码要养百八十头以上这样才会赚钱,养多了投入也多,猪养多点起码资金要三四万,干嘛要那么多钱,买饲料、要资金周转啊,那你就扩大,扩大猪场没钱啊,要三四万没钱你怎么办。 ” 2003年陈有玉家分了20亩林子,本来是想砍点林子换些现钱多养点猪。可是林子还没长成不到采伐年限,自己有了处置权,但是采伐林木还是要向林业局申报,乱砍乱伐毕竟是违法的事。未来的收益他有些等不急,现钱又拿不到,陈有玉守着自家的绿色银行是干着急没办法。 福建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处长 翁小杰:“我们过去讲,森林资源是绿色金库,但是绿色金库不开门,有的二三十年才能开一次,二三十年这银行才开一次门,那对老百姓来讲,老百姓没有那么长的预期啊,他会关心吗?他会加大力度培育吗?他会精耕细做吗? ” 就在陈有玉守着林子望眼欲穿的时候,2005年初,终于等来了让他兴奋不已的消息,凭借林木产权证,长在山上的林子可以在市场上流转或者是银行抵押贷款,陈有玉立刻把自己70%将近成熟的林木经过评估后流转给了别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林权办公室主任 康远洋:“林木流转当地群众讲就是卖青山,就是把现有的山上活立木来转让掉,这几年的林地使用权当然同林木一起转让掉,对方采伐完之后,林地使用权继续由原承包者收回来进行造林。” 通过林木流转陈有玉换回了3万多元现钱,用这些钱建起了养猪场,现在他每年出栏生猪400多头。 陈有玉:“这样行情好一年会赚五六万元,一头平均会赚100到150左右,原先没有林改我们想都不敢想。”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曾厝村村主任 曾鼎斌:“如果没有通过林改,没有这个资金的流转,拿不出本钱,现在贷款也不好贷,也难啊,要人担保,我们现在不要贷款,直接把现金拿到我们口袋里,当作本钱做生意,搞其它生意非常好。” 福建省通过活立木流转或是银行抵押,农民提前换回了现钱,被比喻成死期存折的林木资源一下变成了活期存款,然而带给我们的疑问是,这么多的活立木都卖给了谁?他们收购这么多的的活立木到底是干什么用呢?在尤溪县我们意外结识了这个叫谢绍棋的人,经过了解我们在他这找到了答案。 三年前谢绍棋只是一个普通农民,2004年他也和其他农民一样分到了林子,不同的是,他说服了村里48户农民,把大家的林子集中管护形成了股份制林场。 谢绍棋:“你原来50亩也要一个人管护,我现在500亩也是一个人管护,连片了,管护的成效提高了。” 从林场中得到一些实惠的谢绍棋并没有因此善罢甘休, 他利用手里掌握的林木资源,2006年初谢绍棋和林场股东合作又办起了一个木材加工厂,产品全部出口到北美国家。 谢绍棋:“企业把新产品开发出来,原材料源源不断的进企业,企业就把这些原材料不断的加工出去,形成多层次增殖,原来一根木头卖几元钱,现在加工出来卖百八元钱,一两百元钱。” 谢绍棋的木材加工厂越办越大,只靠自己林场提供木材原料显然是不够,这让他与那些急于用钱而要把林木流转出去的农民一拍即合,谢绍棋通过收购活立木,两年多时间他的林场已经发展到2万7亩。一直以林业为主的尤溪县,林改之前没有一家成型的木材加工厂,如今像谢绍棋资产超千万的木材加工厂就有27家,他们成为当地最大的活立木收购商。木材加工原料需求的急剧增加,农民手里的林木也水涨船高。 尤溪县枣坑村林农 周拥军:“不用出去卖,老板到我们村里收购。” 记者:“像你这样一棵竹子能卖多少钱?” 尤溪县枣坑村林农 周拥军:“这棵竹子按今年的价格能卖15元钱,这两年年年都在涨价。” 记者:“一年能涨多少?” 尤溪县枣坑村林农 周拥军:“今年像这样一棵竹子涨了差不多2元左右。” 主持人:“农民在林改中得到了实惠,植树造林有了积极性,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2•96%, 2005年全省造林更新面积达207万亩,比上年翻了一番,“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重点林区的农民从林业获得的收入,已经占到纯收入的50%以上。在我国林地资源中,国有林是国家森林的主体,那么,这次林权制度改革,又将会给国有林区职工带来哪些实惠呢。” 编导:邓立新 摄像:孙桂卿 相关专题:CCTV7致富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