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注女性 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论坛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22:33 中国台湾网

  

关注女性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论坛举行

  大陆女作家阎延文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台湾网9月19日北京消息 第三届海峡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系列论坛今天下午在北京饭店进行,与女性有关的四个主题分论坛同时登场。

  海峡两岸妇女系列交流活动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拉开帷幕,下午,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第三届海峡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系列论坛今天下午在北京饭店分四个会场同时进行。共包括“妇女创业与经济发展”、“妇女形象与妇女读物”、“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女性教育与性别平等” 四个研讨话题。

  “妇女创业与经济发展”分论坛现场,两岸在经济领域有成功经验的的女性代表纷纷上台发言,介绍自己对女性在推动经济发展、参与经济活动的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经历,并表达两岸女性为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繁荣的意愿。

  相对而言,“女性教育与性别平等”专题论坛的与会代表们则在现有女性的地位及地位的提升上有着更专业和深入的认识。

  来自台湾的许新凰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在台湾,女性教育与性别平等已经有不断的提升。但是她认为,男有分女有规,如何让女性教育和性别平等更深入,在不平等当中追求平等,才是最重要和有真正的意义。而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性别平等不单单要靠女性群体共同努力,同时男性也应该了解,男性的意识在那里?女性的意识在那里?双方的角色定位在那里?如果只单纯进行女性教育,而男性依然唯我独尊的话,则是很难见成效,所以她认为,关于性别平等方面,女性接受教育的同时男性同样要受到教育,男性教育也很重要。

  谈到对大陆女性地位的认识,许女士讲基于地理因素,大陆女性的平等是分地区的。比如上海的女性地位就很高,但其他内陆地区可能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她还表示,两岸三地做这样的研讨非常好,学术上会有提高,如果互动性更强一些,研讨气氛会更热烈,效果可能会更好。但她依然觉得主办方很用心,非常感动感佩。

  在以“妇女形象与妇女读物”论坛现场,记者看到主办方在会场四周摆放了众多女性读物,好多与会人员一边翻阅一边听发言代表精彩的演讲。

  大陆年轻的女作家阎延文历经十年著成台湾三部曲,她通过题为“女性解构与全球背景下的中华文化”的演讲,向在座的特别是台湾同胞介绍了自己基于台湾历史而十年披肝沥胆、键盘孤灯隔海著书的艰辛,也展现了她对台湾雾峰林家、爱国诗人丘逢甲等英雄人物尊重,并对当时台湾各让日本的情况下,台湾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也不愿拱手而让台的悲壮历史进行了颂扬。

  她还号召在今天的全球大背景下,阐扬中华文化,女性作家更需要自尊自强,不仅要从神圣的汉语母语中汲取力量,更要在中华历史大坐标上进入历史的现场,她坚信,女性独特的生命理念和对和平的信念,一定会使中国历史甩掉冷冰冰的面目,变的魅力四射,光彩夺目。她的发言引得在场听众特别是台湾同胞神情专注,思绪万千,并引来阵阵热烈地掌声。

  “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分论坛则更体现出母性的光辉和对儿童发展的关注。

  台湾妇女同心会李妙梅理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代女性应该重视儿童的教育,同时要先进行自我教育,要以身作则多花些时间在子女的教育上,这样才会有意义。她还表示,现在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更有甚者把自己曾经的梦想强加于下一代,在“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的思想指引下,容易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她希望还是应该给孩子一个没有缺憾的童年,尊重孩子自身的情况,结合孩子的时间精力和兴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对于如何继承中华文化应用于儿童的教育,她强调要融合,但是也不能偏颇,要加以继承的改进,同时应把让孩子完成自己未竟心愿的观念去除。

  针对台湾目前传统文化教育逐步缺失的问题,李女士表示这“很不幸!”“台湾在否定过去的文化,去中国化,把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的命脉都去掉了。这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在这方面孩子的教育我们也在呼吁,也在办一些活动,去发展去努力恢复固有的文化道路。”

  据了解,1993年和2000年,全国妇联在北京分别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海峡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文图/钟宝华)

  

关注女性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论坛举行

  妇女读物与妇女形象分论坛

  

关注女性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论坛举行

  女性教育与性别平等分论坛

  

关注女性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论坛举行

  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分论坛

  

关注女性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论坛举行

  妇女产业与经济发展分论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