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半年一线通三方(半年回顾.综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0:00 东南早报

  早报一线通领导专访一览

  此前,早报一线通半年回顾已推出7个专版,先后刊登市行政执法局局长柯仲秋,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郑兴金局长,泉州市劳动局局长苏渊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傅福荣,市文化局局长龚万全,市旅游局局长颜年安,泉州电业局局长谢志坚,市公用局副局长庄国镇;市交通局局长吴群德,泉州海关关长邓光文,市药监局局长陈国荣,市
环保局局长陈碧云,市工商局局长许瑞察,市公安局相关领导张炳枝、朱志雄、范晓梅等部门领导的访谈文章,以及一系列百姓声音。

  □早报记者颜鹏

  在9月这个收获的季节,创办半年的东南早报“一线通”也是枝头秋实在望。半年一线通三方

  “一线通”创办于2006年3月2日。

  “22500111”——仅仅半年时间,这个热线电话号码就被许许多多读者铭记在心;半年时间,这条线就以特有的姿态、鲜明的风格,在广大市民与各相关政府部门之间搭起一座别具一格的桥梁。媒体是“掌线人”,电话的一端,是来自百姓的声音,电话的另一端,是所有想为民办实事的职能部门。

  “一线通”,其实是一线通“三方”———即强调群众、部门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密切沟通。这种着眼沟通、立足服务的新形式,经过半年探索实践表明是及时、顺畅和有效的。

  一线“通”民声:

  来自2600余个读者来电

  “早报一线通吗?我有事想反映……”这是接线记者拿起电话时最常听到的开场白。

  电话的那一头,既有中心市区和各县市的读者,也有省内甚至是远至东北的市民;既有老、中、青,也有小学生;既有农民、打工仔、学生,也有企业老板;既有投诉、举报,也有咨询、建议。

  尽管开通这个栏目之前,没有人想到反响会如此热烈———“打的”被拒载,遭遇乱收费,工资被拖欠,噪声扰安宁,越来越多的读者几乎是“一遇不平事”就想到拨打早报“一线通”。据来电记录,违章建设、噪音、收费、欠薪、医疗卫生、产品质量、油烟、黑车和黑网吧等排在反映问题的前十位,占到投诉总数3/4强。这些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其实都是咱老百姓身边的事。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一线通”开通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收到的市民来电就有2600余个,这还不包括开通手机平台5个月内收到的2800余条短信以及直接寄给“一线通”工作室的18封举报函。

  这些数字证明一点:人们信任“一线通”。

  一线“通”媒体:

  来自126版专版报道

  截至昨日,早报关于“一线通”的报道,已经有126个专版,开辟“部门执法”、“投诉选登”、“部门接线”、“局长访谈”、“问题反馈”等专栏。虽然有不少“当官”的亮相报端,但讲的,却都是老百姓的事。

  在最近的回访中,一位曾经打举报电话给“一线通”的市民说:“举报后我最关心的就是看报纸,看有没有什么动静,问题解决了没有。”

  部门将问题反馈情况拿给栏目组的记者也是特别慎重,不少局长还是亲自审,反复看——“要登报给百姓看的,没解决好,老百姓是要骂的。”

  新闻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发布信息,也要接受群众监督。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务使每一个问题都要落到实处,打不得马虎眼。126版的报道,可能只涉及所解决问题的三分之一,但其份量,在采编人员心里照样是沉甸甸的。

  “那些欠薪的‘老赖’,就要把企业连名字都曝光出来!”,“黑车车牌,坚决曝光!”,几个部门负责人放出斩钉截铁的“狠话”,而这,一方面也有赖于新闻媒体体现“铁肩担道义”的舆论监督作用。持续而厚重的这126个版面,正如泉州市效能办所评价的,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心”。

  一线“通”部门:

  来自22次部门接线

  这么多咨询、投诉,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有关职能部门是关键。

  令人欣慰的是,“一线通”的开通,得到了众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竭诚配合,他们认真处理“一线通”转发件,主要领导亲自到“一线通”工作室接电话,并根据本部门实际,制定了处理问题的措施,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不少部门主动要求前来接线,或多次接线;很多部门对列入督办案件的线索组织督察,一周内给予处理答复,并将处理结果全部见报,接受群众的监督;大多数部门都是局长亲自接线,各科室在外待命现场处理问题。联办部门对来电处理的重视,不但促进了群众问题的有效解决,也反映了各有关部门对提高自身效能建设的认真追求。

  “一线通”联办单位普遍认为,这一活动便于他们了解群众心声,把大量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和高度评价。省物价局还把这一做法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截到本周,早报“一线通”已成功举行了24期的部门接线(接访)活动。这样显著的社会效应,如果不是碰上“肯办事”的部门,是不可能取得的。

  2600个来电是个不小的数目,转发给部门,部门去处理,是个不小的工程。违法建设是受举报“第一大户”,但正如相关部门负责人所说,“投诉多并不是一件坏事”,部门怕的不是投诉多,不是“惹麻烦”,怕的是听民声的渠道不畅。

  老百姓对“一线通”的信任,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对政府部门的信任。部门接线中100%的接线处理率,91%的问题解决率,是“一线通”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半周岁的娃娃才刚刚认得妈妈,半周岁的“一线通”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半年,走出了至关重要却也只是开端的一步,让我们———联办单位、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都来继续坚持、共同

  努力,让“一线通”通向更好的未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