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张德丽的逃离和白求恩的来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3:34 舜网-济南时报

  郑连根

  张德丽是最近备受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她原为四川省成都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护士长,因无法承受巨大压力,主动调离了原工作单位。据报道,张德丽之所以“逃离”,首先是因为医院制定的经济指标考核的压力。另外,很多医院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医护人员被社会误解,甚至妖魔化,执业环境越来越恶劣。张德丽深深地感到,医务工作者已经成为一个
“耻辱的职业”。

  这几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医务工作者唯利是图,开大处方、收红包之类的现象屡禁不止。医务工作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职业是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是崇高的。可是如今,在“一切向钱看”的思维之下,救死扶伤让位于“经济指标”,人道主义演化成了拜金主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像张德丽这样有良知的医务人员当然“活得不爽”!

  在潜规则盛行的领域,一个身在其中而又不认同这套“游戏规则”的人恐怕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同流合污,要么选择离开。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德丽的“逃离”是有意义的,她以此控诉了当下不合理的医疗环境。她的这种做法让我想起了大名鼎鼎的白求恩。

  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在年轻的时候,他就同情底层人民,曾中断大学的学业去为伐木工人讲课,还曾去美国的工业城市底特律行医,专门为贫困的工人和新移民治病,少收钱甚至是不收钱。可是,一个人的努力终究有限,穷人受疾病困扰却无钱看病的现象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白求恩逐渐认识到,医疗造福于人类的程度,在医学技术的限制之外,医疗制度的好与坏也非常关键。1935年,白求恩到苏联考察了其社会化的医疗制度,认为这种医疗制度比较接近于他的理想。回国后,他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随后他又组织了蒙特利尔保障人民健康团体,希望借此“医疗救民”。这之后,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志愿赴西班牙服务。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于1938年从西班牙奔赴中国。

  由此可见,白求恩他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信念之外,也包含着他对当年西方社会医疗制度的不满。他的来华,于当年西方盛行的医疗制度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逃离”。

  无论是当年白求恩的“逃离”,还是如今张德丽的“逃离”,都在以一种醒目的方式昭示:医疗服务应以最大限度地救死扶伤为第一要务,绝对不能简单地套用“市场原理”,“一切向钱看”。对外,医疗机构应该把病人看作是自己的服务对象、救治对象而不是榨取对象;对内,医疗机构应以医德、医术作为考察医务人员的主要指标,而不能将个人收入与他们的“创收”简单挂钩。

  我们应尽快改革医疗体制,以使它能容得下“好人”,让良医不再“逃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