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400亿美元“垃圾”市场亟待开发—关注我国再生资源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3:50 山西日报

  当“垃圾是另一种形态的资源”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当诸多企业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当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将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并将其发展成一个集“回收”与“再利用、资源化”为一体的独立产业也就被摆上“案头”。

  400亿美元市场等待开发 朝阳产业可实现“多赢”

  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再生资源是21世纪唯一增长的资源,再生资源产业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再生资源产业的产值每年可以达到6000亿美元,其中美国达1100亿美元,日本达350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可以回收利用但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亿美元至400亿美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介绍,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主要45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量的一半,可以说,发展再生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约束性矛盾、弥补我国资源的相对不足。

  资料显示,再生资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拆卸、分类的相关工作都是由熟练工人手工完成的,每增加1万吨进口再生资源就可增加就业1000人。

  “除此之外,发展再生资源产业还是减轻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相关企业还可以通过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使投资和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以此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可以说,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件‘多赢’的好事。”左铁镛说。

  既无激励也无秩序

  立法缺失成为“软肋”

  近几年,围绕我国垃圾分类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有些人认为设置分类垃圾桶似乎成了“纸上谈兵”。没有正确的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也就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关专家表示,这一问题的解决,靠回收人员、公民素质的提高只是一个方面,相关法规政策的支持也很重要。例如,英国就有一妇女因垃圾分类出错而被告上法庭,原因是触犯了相关法律。

  左铁镛介绍,在我国,鼓励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不健全,现有的一些激励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有限,不仅导致产业无序化发展,而且使企业和个人心存疑虑、信心不足,不敢增加投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技术水平。

  产业化程度位居末位

  企业之中期盼“头羊”

  多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出现了数以千万的回收大军,江苏、浙江一带一个县就有上百家废品回收企业,他们可以将社区废品回收站以及垃圾站扒拉得“寸铁不剩”。

  中国再生资源利用协会常务副会长何方明说,长期以来,我国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诸多问题,企业现代化、产业化程度在600个行业中都排在末位,整个行业也没有形成一支专业化经营、生产队伍,更缺乏一整套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左铁镛建议,应积极引导再生资源企业打破地区、部门界限,搞跨地区、跨部门的企业兼并重组改造。在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的同时,下大力气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扶持有实力的再生资源企业,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几家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竞争较强的再生资源企业和企业集团。

  新华社记者 何雨欣

  (据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闫芳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