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秉承老父遗愿支持向日索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8:00 沈阳网-沈阳晚报

  

秉承老父遗愿支持向日索赔
秉承老父遗愿支持向日索赔

  9月18日,本报8版刊登了《还我冯庸大学!》一文后,当年冯庸大学学生、96岁的阎柏林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冯庸大学鲜为人知的史实,以及该大学门前石狮子颠沛流离的经过。9月19日上午,当年冯庸大学学生刘天威之子刘伟,来到本报表示:秉承父亲遗愿,声援冯庸外甥张文琦老人向日本索赔的正义之举。冯庸校长留纸条

  阎柏林老人介绍说,1928年暑假期间,他从营口水产中学转入冯庸大学,专修机械电气工科。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一天,穿着短裤的冯庸校长,正在网球场上打网球时,侵华日军突然闯进学校,要带走他。冯庸校长说,我穿上衣服后再跟你们走。穿衣服时,冯庸校长故意扔在地上一个纸团,告诉军事教育南宫科长,一定要把学生们带到北平。随后,冯庸校长被侵华日军带走。石狮怒向日寇

  阎柏林老人介绍说,这对儿石狮子来历不凡:1927年8月8日,冯庸在铁西汪家河子建立冯庸大学后,远在北平的张学良将军,专门选择了上好的汉白玉,雕刻了一对儿石狮赠送给冯庸大学。因为冯庸与张学良是世交兄弟,俩人一同取号为“汉卿”,所以这对儿石狮子一个代表冯庸,一个代表张学良。两只表情愤怒的石狮,均面向距冯庸大学200米处的南满铁路,以表达他们对日本侵略者极度愤慨的爱国之心。

  阎柏林老人介绍说,冯庸大学校门前的这对儿石狮子,是冯庸大学的灵魂。学生们一旦触犯了校规,都要在石狮子面前接受处罚。冯庸看重石狮

  阎柏林老人介绍说,“九·一八事变”后,冯庸大学的学生迁徙到北平。冯庸大学被侵华日军改建为飞机场,大学门前的这对儿石狮子,一度被置放到某科学家的坟墓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冯庸回到沈阳,担任接收敌伪物资监察处处长。

  冯庸对这对儿石狮子十分重视,曾说过他在石狮子在,绝不能分离。冯庸回沈后,立即将这对儿石狮子从坟地拉回来,置放到他办公楼门前,即如今沈阳市煤气总公司位置。当时,阎柏林老人为冯庸部下,在接收敌伪物资监察处辽宁监察小组工作。阎柏林老人清楚记得,1947年6月,冯庸撤离沈阳前,曾再三叮嘱他说:一定要把这对儿石狮子看管好,谁也不能拉走它们。

  阎柏林老人感慨地说:“我随冯庸大学流亡到北平后,参加了抗日义勇军,转战南北抗日救国,曾在沈阳救助了200多名爱国抗日大学生。如今,我惟一的心愿就是秉承冯庸校长的嘱托,在我有生之年看护好冯庸大学门前的那对儿石狮子,以证实当年冯庸大学的辉煌,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累累罪行。”代父声援向日本索赔

  当天上午,61岁的刘伟介绍说,他珍藏着父亲刘天威冯庸大学毕业证书。父亲毕业于冯庸大学工科机械系,毕业证书上有冯庸校长的蓝色印章。

  刘天威从冯庸大学毕业后,曾在军政部兵工署第50工厂工务处引信所任主任,因发明“国防利器”,获得陆海空军乙种一等奖章。1946年8月1日,刘天威被东北大学聘请为工学院机械系兼任教授。建国后,刘天威担任原沈阳工业学院教授、引信系主任,曾发明了“即时顺发引信”,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大显神威。

  刘伟说,父亲刘天威在世时,经常向他讲述当年冯庸大学的往事,父亲的惟一心愿,就是能够恢复母校。刘伟看到本报报道后,携带父亲的毕业证书、陆海空军奖章执照、国立东北大学聘书等历史资料,来到本报,表示要秉承父亲遗愿,声援冯庸外甥张文琦老人向日本索赔,弘扬“还我冯庸大学”的民族气节。本报高级记者邱宏摄影赵敬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