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峡水库今年汛后蓄水至156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08:39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武汉9月20 日消息(记者张毛清 通讯员黄华) 三峡水库今年汛后蓄水至156米是近日来世人关注的问题.三峡总公司对相关问题做了相应解答.

  一、三峡水库今年汛后蓄水至156米条件具备

  9月7日,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三
期移民工程验收和三峡工程156米水位蓄水前验收报告,认为三峡水库已具备在今年汛后蓄水至156米水位运行的条件。

  三峡工程全面转入三期建设以来,枢纽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大坝全线达到185米设计高程,防洪、发电和航运的综合效益开始显现。移民安置工作稳步进行,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16万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开始启动,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库综合管理得到加强,干流水质总体良好,枢纽工程安全正常运行。

  枢纽工程验收表明,工程建设面貌达到设计要求,各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制作安装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已投入运行的建筑物工作性态正常,枢纽工程156米蓄水的条件已经具备。移民工程验收表明,三峡库区156米水位线下移民搬迁任务和库底清理任务已按规定全部完成,可以满足156米蓄水的要求。

  二、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的意义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高程,意味着三峡工程将提前一年按照初期水位运行,由围堰发电期转入初期运行期。在156米水位下,三峡工程将进一步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防洪库容达到110亿立方米,机组的发电能力可以达到额定的70万千瓦,航道改善的里程长度比135米运行阶段增加约140公里。

  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副主任、三峡三期枢纽工程验收组组长、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蓄水(156米水位)验收闭幕式上说:“三峡工程进入初期运行阶段,无论对于三峡工程建设本身还是对于我国水利水电事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三峡工程提前进入初期运行阶段,标志着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已经形成,防洪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沿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安全保障;标志着我国的水利水电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水利水电技术已经趋于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

  三、蓄水前的工程准备工作

  1、三峡大坝安全监测准备

  中国三峡总公司针对蓄水制定了全面的监测计划,确保监测成果准确、及时地反映工程建筑物的运行状态。

  (1)成立蓄水期安全监测工作组,并对大坝蓄水(156米水位)的监测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确保蓄水期监测工作有序进行。

  (2)根据蓄水期间设计技术和规范要求,制定蓄水期监测方案。

  (3)做好蓄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检查监测设备,并使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对现场观测设施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确保现场观测设施的正常运行状态。

  (4)在对建筑物各监测项目全面加密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关键和重点断面尤其是以变形和渗流为主的监测。

  (5)加强蓄水期以大坝基础为重点部位的现场巡视检查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6)监测中心依靠严格的数据检查、复核程序,对异常测值认真排查,然后将采集数据入库,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

  (7)对入库资料及时进行分析,并结合周边环境和其它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同时迅速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8)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以简报的形式,及时让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了解各建筑物在蓄水过程中运行变化状态。

  2、泥沙观测准备

  三峡水库提前一年蓄水至156米,掌握本底资料,对分析河道冲淤变化及其影响,以及研究水库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三峡总公司对156米蓄水观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泥沙专家组意见,提出了观测实施方案。其中重点观测有:

  (1)在汛前安排了大坝至铜锣峡河段本底地形观测,为形成全水库的本底资料,补充安排了朱沱至铜锣峡河段地形观测。

  (2)为了解年内水库冲淤变化,将2007年汛前库区固断调整到2006年汛后观测;为收集坝区的本底地形,将2007年坝区地形调整到2006年观测。

  (3)开展荆江三口河道及洞庭湖本底固定断面观测。

  (4)为了解156米蓄水过程变化,已确定蓄水过程水文、泥沙和水质监测方案。

  (5)针对三峡泥沙的有关技术问题,补充开展了库区干容重与进出库水文站临底悬移质测验。

  (6)为圆满完成156米蓄水前后的泥沙观测工作,对观测基础设施进行了整顿,配备了新的仪器设备,并开展了新技术观测试验,制定了观测技术方案。

  3、地震监测准备

  为配合三峡工程蓄水,中国三峡总公司专门建设了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

  为确保系统能够适时监测蓄水过程及蓄水后的地震信息数据,在156米蓄水前,对损坏设备进行更换和修复,其中井网设备基本全部更换;针对156米蓄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巡视。这样,确保系统数据可利用率和有效率。

  监测数据表明,目前库区近坝地震情况在设计预测范围之内;预测三峡工程蓄水156米后,地震震情也会在设计预测范围内。

  4、三峡机组安全运行准备

  在围堰发电期,三峡左岸机组没有经历过设计的额定工况下的运行检验,水库蓄水到148米以后,三峡已投产机组将面临额定工况的考验。确保新水位下机组和泄洪设施的稳定运行意义重大。为此,中国三峡总公司及长江电力股份公司对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156米水位下梯级电站水库运行调度方案,并在大量试验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预防措施,编制了156米水位机组稳定运行应急预案,对新水位下设备运行存在的风险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以保障156米水位机组稳定运行。

  为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所采取的措施有:

  (1)蓄水前的工作:156米水位相关技术和物资准备;安排左岸电站运行方式;相关试验方案准备;相关监测、检查方案准备;试验、监测装置安装调试;危险源确认及关键点控制。

  (2)蓄水过程中的工作:关键点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关键参数监测及趋势分析;升水过程中的试验及调整工作,包括机组稳定性、相对效率试验,下机架应力试验,额定水头下的甩负荷(100%)试验,导流板应力试验,厂房振动测试,各流量、压力传感器定值核定,随着水位上升,及时调整机组出力限制线,上游水位测量、修偏,拦污栅清污工作。

  (3)蓄水达156米后的工作:AGC参数调整,在蓄水过程中及达到156米水位后,将进行以下主要试验和监测工作:机组稳定性、相对效率试验,导流板应力试验,厂房振动试验,机组过速试验,机组甩负荷试验,调速器试验,发电机输出功率试验,机组温度监测,合同规定设备厂家承担的性能试验。

  (4)为保证在156米水位下机组及泄洪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在公司的统一布署下,编制了7个应急预案。

  四、与船闸完建相关的翻坝转运等准备工作

  1、成立翻坝转运领导小组

  在三峡船闸完建施工期间,只能实施单线通航。为缓解船闸完建期通航压力,根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文件要求,三峡大坝过坝旅客9月10日起实行翻坝转运。中国三峡总公司按照“安全、有序、高效、畅通、”的要求,会同相关单位制订了翻坝转运方案。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完建期翻坝转运工作的组织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建立信息畅通、协调一致的运行机制。翻坝转运工作由中国三峡总公司牵头,并由中国三峡总公司、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宜昌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港航管理局、三峡通航管理局等单位组成三峡工程翻坝转运协调领导小组。

  协调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组织翻坝转运工作;协调参与单位的关系;讨论决定翻坝转运的重大问题;负责向国务院三建委汇报翻坝转运工作情况;负责对外发布翻坝转运需向社会通报的有关事宜;必要时直接指挥翻坝转运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翻坝转运日常具体工作。

  2、缩短完建时间

  根据三峡工程总体安排,船闸完建工程设计工期18个月。经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三峡船闸完建工程已于9月15日开工,计划工期一年,争取2007年6月30日完成。

  3、提高船闸通过能力

  三峡船闸正式通航以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未发生碍航或停航故障,满足了目前航运的需求,促进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为提高船闸通过能力,中国三峡总公司在2005年组织开展了一闸室待闸实船试验,并成功地将试验成果运用于三峡船闸(139米水位)南线一闸室待闸实际操作,使船只正常进闸平均时间有40~50分降至20~30分钟,节省时间近15分钟,船舶在一闸室待闸使进闸平均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完成了二闸首人字门启闭机运行提速改造工作,使每闸次二闸首人字门液压启闭机设备运行时间缩短约2分钟,提高了船闸通航效率。

  船闸完建后,随着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库区航运条件将大大改善,万吨级船对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降低约4成,运量达到50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4、船闸完建期补偿

  船闸完建期,实行“一票制”转运,旅客转运费包含在始发港到终点港的票价中。中国三峡总公司对水陆票价差额部分给予适当的补充,宜昌市交通局与重庆市港航管理局协商制订票价标准和结算办法。国家相关部委正在调研船闸完建对工矿企业的影响,中国三峡总公司将按照协调意见给予一定的补偿。

  五、蓄水方案的制定

  针对今年特殊的气候和来水条件,蓄水方案的制定,既考虑了防汛的要求,也考虑了抗旱的要求,同时也考虑蓄水对地质灾害、电网调度、航运等的影响因素。

  (1)从防汛要求考虑,9月25日前水位不超过144米。

  (2)从抗旱要求和有利于航运角度考虑,蓄水期间下泄流量不小于8000~10000立方米/秒。

  (3)考虑长江上游地质灾害治理等因素,蓄水期间,水位上升速度每天不超过5米,并尽可能避免水位下降。

  (4)从电网调度运行角度,流量逐步减少,负荷逐步减少。

  (5)10月1日前,水位不超过148米,水位到达148米后,停两天对大坝的渗流、渗压、应力、应变等进行全面监测分析,然后再上升。

  (6)预计在10月中旬达到156米高程。视来水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蓄水时间。

  六、三峡工程初期运行阶段(运行水位156米)的效益

  1、三峡工程初期运行的防洪效益

  三峡工程围堰发电期(运行水位135米),因工程条件限制,一般情况下水库不承担对中下游的防洪任务。初期运行期三峡正常运行水位156米,防洪限制水位135米,水库有防洪库容110亿立方米,开始承担对中下游的防洪任务。提前至2006年汛后蓄水至156米,2007年汛期水库就具备对中下游承担防洪任务的能力。与初步设计比较,工程可以提前一年发挥初期规模的防洪作用。

  2、三峡工程初期运行的发电效益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三峡电站的发电出力和发电量将有较大的提高,三峡电站的调峰能力将有较大的提高,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的节水增发电量比例比135米水位运行时将进一步提高,两坝间联合调度的发电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后,具有调节库容87.8亿立方米,可进行年调节。在156米水位时,三峡电站保证出力360万千瓦,可向电力系统提供稳定的电能。按目前装机进度计划,2006年10月初~2007年5月底期间,三峡电站机组投产台数没有变化,均为14台。提前一年蓄水至156米,较初步设计阶段(135米)方案增发电量78.50亿千瓦时,较围堰期规程制定的(139米)方案增发电量53.33亿千瓦时。同时,由于水库调节性能增加,在非汛期可以承担电力系统部分调峰、调频任务,增加容量效益。

  3、三峡工程初期运行的航运效益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后,三峡工程将发挥更大的航运效益,进一步促进库区航运发展。水库常年回水将至长寿附近,航道改善里程约570公里,比135米蓄水期延伸140公里左右;淹没主要滩险约130处,比135米蓄水期多淹没30处左右,长江干线长寿至宜昌段航道水流条件得到改善,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通过能力大大提高;部分通航支流(如乌江),其河口段航道状况也将得到较大改善。

  同时,枯水期葛洲坝坝下游最小下泄流量将由现阶段的3200立方米每秒增加至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坝下航道枯期水位有所抬高,中游浅滩河段航道条件将有一定程度改善。水库蓄水至156米后,长寿以下的长寿、涪陵、万州等港口水域水深等停泊条件将大为改善,成为深水港。

  七、三峡工程建设进展

  三峡工程自1993年开工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工程建设顺利实现了各项阶段性目标。1997年11月实现了大江截流,2003年6月水库实现初期蓄水、船闸试通航,7月左岸电站首批机组发电,2005年9月左岸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今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到顶,汛后将蓄水至156米高程。自首批机组投产以来,三峡电站发电量已超过1300亿千瓦时。截至2006年7月31日,三峡船闸共运行2.7万闸次,通过船舶21.2万艘,货运量10398万吨,客运量606万人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三峡工程建设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各项工程将面临高位蓄水的考验。中国三峡总公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三峡建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行“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移民群众利益,更加注重节约资源,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三期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把三峡工程建设成一流工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将水电开发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