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探索建立人口出生预报制度调节生育高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16:41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9月20日电 (记者 季明 潘莹) 20日,中国首块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首次发布人口出生预报,通告居民本区域正在进入一个人口生育高峰,预计到2012年达到顶峰,区内常住人口出生人数将从往常的1.5万人激增到2.58万人。得知这一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市民许馨芳女士表示将把自己的生育计划与政府的人口出生预报相结合,“争取在2012年前的生育淡季要孩子,这样将来孩子读书和就业都会轻松一些。”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目前正在多个地区开展“人口出生预报制度”,以引导国民避开高峰生育,建立更为合理的人口结构,减少因人口数量剧烈波动带来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婴儿抢产房,小孩抢课桌,青年抢工作,中年抢岗位,老年抢病床,连死了还要抢墓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许馨芳小姐说。

  “出生人数剧增剧减,无论对于个人发展,还是社会资源的供给而言,都不是好事。”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尹后庆说,人口年龄结构的多峰谷交替状态,会导致出生人口、学龄人口、劳动力适龄人口时多时少,使得教育、卫生、就业、医疗和养老资源的需求发生无规则波动,从而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已建立每年1-2次的定期预报出生人口信息制度,希望未来城市人口结构不至于出现圣诞树形。

  山东省青岛市发布人口出生预报的内容除了包括今后5年人口形势和人口出生趋势,还有生育旺盛人数分析和群众生育意愿调查结果,从而引导广大育龄妇女科学选择生育时间。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教授说,决定人口生育高峰的最主要因素往往是前一个高峰产生的“人口惯性”,人口出生预报制度有助于各个家庭调节生育计划,从而有效地“削峰填谷”。

  “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总给人一付硬邦邦的印象,而类似人口出生预报制这样的新举措则更多通过引导的方式进行,给人更多人性化的感觉。”华东师范大学人口问题专家丁金宏教授说。

  不过,政府官员和有关专家也坦承,不少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思想,会影响人口出生预报制度的实施效果。

  由于中国民间有“农历寡春年不宜婚嫁”的说法,近年来,许多中国年轻人避开2005年和2007年这两个所谓的“无春年”,而纷纷选择在2006年“扎堆结婚”,由此带动了一个生育高峰。此外,“羊年不生女”“虎年宜生子”等带有封建迷信思想的民间俗谚至今仍在影响数量不少的中国人。

  丁金宏教授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性别、属相等生育传统要素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下降,经济能力、生活方式等现代指标的重要性正在上升,“推进人口出生预报制度将对未来中国人的生育行为选择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