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家长会”折射独生子女“断奶期”延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4日03:01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薛明周雪莉

  “家长会”应该是一个与大学无缘的名词,但是,这个名词9月12日在东北林业大学现身。据悉,这项举措已经成为该校交通学院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大学生引导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学生也开家长会,新鲜!6月12日,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召开了“2006级新生家长会”,80多位学生家长聚集一堂,同学校领导、学院负责人、教师、辅导员等来了一次近距离的“亲密接触”。会议在亲切、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已经习惯被大学“冷落”的家长们显得十分激动,时不时穿插询问一些问题……这个场面持续了4个小时之久。

  召开这次家长会目的是什么?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强添纲给了答案。“之所以开这个会,就是要将家长纳入到大学生引导教育中,建立一个沟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系统工程,使学校教书育人更加优化。”他告诉记者,很多家长都以为把孩子送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殊不知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退学或被开除学籍。孩子读小学、中学时,家长特别希望和学校、老师沟通。到了大学以后,家长们的心态有了变化,开始抱着学生到了大学就已经成才成人的态度。但事实上,现在大学生自身的情况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在生活中仍会遇到很多问题。即使到了大学,学生同样需要家长的关心和引导,召开家长会,就是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才努力。

  学校的这一举动可谓用心良苦。而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学生还需要开家长会,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一个社会问题:新生代独生子女“断奶期”延后。

  家长学校勤联系,解决大学生“新问题”

  据了解,召开新生家长会在交通学院已经有3年多的历史了。家长们来自全国各地,为了选择一个适当时机,学校煞费苦心,最后将日子确定在新生报到的第二日。

  提起这个做法,交通学院院长关强说,信息社会的发展,校园生活的丰富,使得现代大学的校园已不是一个安静的港湾,它成为社会发展中各种思潮、风气和流行时尚的交汇点。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是现代大学生面临的新的人生挑战。在各种诱惑的影响下,学校每年都有个别学生因违反学校的纪律,考试作弊、行为不端或沉迷上网,导致多门课程不及格,而被令退学,甚至开除。这些学生追悔莫及,家长和学校也深感痛心。受到处分的这些同学在入学时也是优秀的,往往是一些小错铸成大错或一念之差而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沟通渠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新模式,我们建立了学院家长通讯录,定期将学生的成绩单邮寄到家长手中,给家长和师生沟通创造了条件。3年过去了,应该说这个探索是成功的,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交通学院没有出现一名违纪生和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达百分之百,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提高,都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期目标努力奋斗。

  新生代存在“时代病”,自立自控能力差

  强添纲书记告诉记者,他在对几十名退学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缺乏自立、自控能力是这些学生遭遇挫折的主因。作为“80后”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规律性问题:如对大学集体生活不适应导致校外住宿、人际交往冲突及心理问题;对大学学习生活不适应导致考试不及格、作弊;对男女间情感不能正确处理等。

  能够考取大学的学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怎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强书记说,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阶段,这种变化虽然不等于大学培养目标的降低,但学生规模的扩大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一所好的大学更多地是建立在学生较高的自制力基础之上的。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完全“他制”的环境下走过中学阶段的。大学靠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会出现一些高考成绩相当优秀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频频亮起红灯的现象。大学要求学生在生活上能够自理,而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把考取大学作为生活的全部,基本的生活常识和人际关系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从中学到大学,意味着从家庭向社会的一个跨越,跨越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的震荡,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大学校园里败下阵来。现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享受着家人的溺爱,缺乏集体合作环境。

  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而这种习性则成为诱发独生子女心理疾病的病灶,导致他们容易产生性格孤僻、承挫力差、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和暴力倾向及行为。这一病灶是一颗定时炸弹,在大学时期,稍遇挫折就会爆炸,引发暴力的过激举动与犯罪行为。因此,这特别需要家长们配合,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进行干预。

  家长期望能“大撒把”,学校希望家长“送一程”

  一位姓梁的家长对记者说:“我们当家长的辛辛苦苦伺候孩子参加完高考,又紧紧张张走进高考咨询现场,在焦急等待中盼来了录取通知书,十几年的含辛茹苦总算有个交待,剩下的路就靠孩子自己走了。”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想法。

  是不是上了大学,家长真的就不需要再“管”了?林业大学交通学院关强院长说,许多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孩子到了18岁,就让他们自己到社会磨炼去吧,家长应该放手了。实际上,虽然我国早就开始了素质教育的探索,但到今天也难以真正改变中学教育以高考为导向的本质。夜以继日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们在人格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失去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教育工作者普遍感觉到,当代大学生较之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在生活自理、学习自律、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孩子上大学前,做家长的已经忽略了很多,在大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先帮助他们学会处世生存技能,然后再让他们去社会闯荡呢?所以我们尝试在大学教育中引入家长的作用,构建一种学校、学生与家长良性互动的关系。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扶孩子上马,再送一程。

  一位姓于的家长说出自己的困惑:“我只有初中文化,别说大学了,孩子上高中的时候我都辅导不了,真不知怎么管。”

  对于这种观点,关院长认为,家长们无论文化高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关注,走出以前那种“不管”的误区,和学校保持畅通联系;其次要转变角色,成为一个倾听者;最后一点是巧妙地提醒孩子,为孩子当好参谋,但不要做决策者。

  东北林大的这种做法也许是无奈之举,但当我们不得不正视新生代大学生现状时,“家长会”也许还是成功教育的“经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