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4786,多还是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4日08:53 每日新报

  执笔韩晓波

  北大副教授阿忆,在网上公布自己的工资单“哭穷”,这件事引起争议已经有一阵子了。外加孔庆东副教授在一旁“力挺”,就更吸引注意力。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争论,我们可以听到完全相反的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是同情———“堂堂北大副教授,在北京这么一个生活成本颇高的城市里,挣这区区 4786元死工资,确实值得同情……”说这话的,估计收入不会低于这个 4786。

  更多的声音却是这样的:“‘这么点钱’你还生两个,‘这么点钱’你还开汽车,‘这么点钱’你一顿饭还吃 15块钱,‘这么点钱’你还敢买商品房……”总之一句话: 4786元月收入,不算少了。

  为什么同一个事实,却能引出这样截然相反的态度?这是个颇有意思的问题。

  阿忆哭穷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本来是个电视主持人,这行当在中国,说上不上说下不下,大小也算个成功人士,本来是不肯与一般的工薪阶层为伍的。但他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去北大当了个教书匠(尽管有金字招牌,但终究还是教书匠),对教书匠固有的清贫,思想准备不足。所以才冒出了为养两个孩子供车供房而“入不敷出”的话来。这话要是让任志强听见了,八成又得说“活该”了。“有道理”的“活该”,根本原因在于参照系的不同。任志强有任志强的参照系,阿忆和孔庆东也有自己的参照系,老百姓则有老百姓的参照系。

  再说孔庆东。我的同事白冬梅,负责名人访谈版,曾经电话约请孔副教授来个专访。没想到孔副教授提出来:采访可以,请先给我采访费用。白冬梅也没钱,报社也没这项开支,于是专访这件事只好作罢。当时觉得挺奇怪,现在有些明白了,也许正是因为“穷的”?

  阿忆和孔庆东觉得自己穷,大概是真心话。老百姓觉得他们不穷,也是真心话。但终究全社会有一个最主要的参照系,那只能是老百姓的参照系,而不是别的。在这儿,“相对论”不适用。

  4786,多还是少?

  相关新闻链接8版

  责任编辑:孙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