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水印长堤”巴马助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4日15:0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图记者 谢孝国 肖剑雄

  东莞这个企业远涉广西山区实地考察确定扶贫目标

  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走上了爱心助学之路。

  由东莞市世纪海怡花建造有限公司开发的水印长堤项目,近日派出骨干员工驱车1200多公里,到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实地考察扶贫助学,本报记者随着这些助学者的足迹,一路的寻访,一路的感悟……

  爱心可以穿越时空,爱心没有疆界。助学者们用五天的时间寻访了20多个小孩子,他们看到的,是崎岖的山路,破旧的学校,孩子的眼泪,无助的眼神,家长的殷盼和老师的无奈。不过,让助学者们稍觉欣慰的是,这些山区小孩子虽然贫穷,却很珍惜每一个读书的机会,他们说得、写得最多的,是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语,就是:“我想读书!”

  下面介绍的,就是山里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水印长堤捐资助学的心声———

  

“水印长堤”巴马助学

  图:孩子们带回校的午餐里,难以见到青菜和肉。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们是怎么想到搞这次捐资助学活动的?

  黎慧德(水印长堤总经理,以下简称“黎”):水印长堤从规划发展到现在也差不多有5年的时间了,现在公司也基本上稳定。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爱心之旅活动,改变人们对企业就是“不停地赚钱”这样一种感觉。我觉得,捐资助学能很好地体现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记:中秋会请这些孩子来东莞吗?

  黎:是的,我们希望这些来自贫困山区的20个小孩子有机会在东莞感受一下城市里面的生活,同时让这些小孩子觉得这社会处处有爱,让他们对生活、对这个社会充满信心。

  记:怎样才能真正帮助这些贫困的儿童呢?

  黎:我希望这个活动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帮助更多的孩子,希望他们有一个读书的机会,一个家庭里面有一个孩子有一个学历的话,以后就能帮到村里面的发展,一个有一定学历的人对整个村里面的发展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次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关注这些贫困小孩子,带动整个社会的力量去关注关爱他们。

  记:具体来说,你们是怎么帮助这些困难的孩子的?

  黎:水印长堤承诺,在今年10月1日至2007年4月间,客人购买水印长堤别墅,发展商将捐出2000元赠给贫困山区儿童,购房者将成为爱心助养人。同时我们可能分期给这些小孩子寄钱,而不是一次性寄一笔钱过去,以保证小孩子的学业。尽管分期寄钱的工作做起来更繁重,也麻烦,但我们觉得这样做更有保障,更能帮助到这些小孩的学业。

  我也会把这事告诉我的朋友,我们的业主,共同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小孩子。我们还会考虑与国内的银行沟通,考虑筹建慈善基金,来不断地帮助这些贫穷的孩子。

  

“水印长堤”巴马助学

  图:上学要走的,就是这种弯弯曲曲的石头小山路。

  我能读到几年级?

  李小念巴马县所略乡坡邦村六见屯离学校6公里

  李小念是助学者们寻访的第一个小孩,她的家离学校6公里,走路大约需一个半小时。那天太阳非常火辣,但小念却一点也不在乎,她说她已经习惯了。

  她家的房子是用泥砖砌成,木板将房子分隔成两层,每层又分隔成两个房间,一楼一边住人,一边是用餐地方。房子很破旧,看上去有点摇摇欲坠的样子。

  李小念家里有6口人,全家收入仅靠父母种植的几亩甘蔗,一年一收的甘蔗所产出的就是他们一家一年的生活费用和李小念三姐弟读书的费用。

  “我可能随时会中断学业。”小小年纪的李小念不无伤感地说。她不知道还有多少年书可读,但是她一直都很用功,在她家里那块木板墙壁上,贴满了她获得的奖状。她父亲说,“读完小学,我不知道还有没有能力送她继续上学了。家里穷啊!”因为没钱在校食堂吃饭,她每天自己从家里带点米和黄豆回校吃。

  只等妈妈寄钱交学费

  李青倩巴马县所略乡甲略村离学校16公里

  李青倩的父亲五年前去世了,母亲也在3年前离家到广东打工,然后就一直没有回来,只是每年寄300元回家,这就是她姐弟俩与奶奶三个人的一切费用。

  李青倩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孩子,脸上挂着一种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沧桑,11岁的孩子才那么一丁点大,明显的营养不良。上学要走16公里的路,因为太远她只能搭车上学,每次3元钱,这对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她不是每周都回家。因为没钱,她不得不向学校记账,等妈妈寄了钱回来再还钱。

  但是,如果远在外面的妈妈一旦中断寄钱,或者奶奶一旦不在了,今后将会怎么样?这是李青倩一直担心的。

  “开学了,但我没钱上学!”

  韦永杰巴马县西山乡拉林村弄兰屯离学校20公里

  尽管已经开学好多天了,但韦永杰还没有上学,他说没钱交学费。大家到达时,韦永杰刚好去了买盐,听其家人说,买盐得走3公里左右。

  当地乡中心小学的老师骑摩托车走一个小时的盘山路,下车再走一个小时的山路,经过一座又一座山,在一座石头山顶上向下看,就能看到韦永杰的家。只见谷底下散落着几间房子,花了20分钟左右,才走到谷底,又爬了一大段陡坡,终于来到韦永杰在深山中的家,韦永杰如果回校上课,至少要走4个小时。

  这里不能“靠山吃山”,因为都是石头山,但他的家没有用石头盖,而是简单地用一些木材、茅草建成,再用竹子织成一块块的网状物将屋子围起来,遮风挡雨。

  这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泉水和井水,吃的永远是天水。在半山腰有几个蓄水池,据说这是政府扶贫拨款建的,这些蓄水池上枯枝败叶很多,水看上去有点黄黄的,但当地人说他们每天都是吃用这些水的。

  韦永杰一家四口人,父母、姐姐,家庭的主要收入就是种在后山的一点玉米地,这还需用来换油盐等,再没有什么其他额外的收入了。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