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西原省委副书记落马背后暴露官场三大怪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4日16:15 法制周报-e法网

  2006年9月18日,山西原省委副书记侯伍杰受贿案一审宣判,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依法以受贿罪判处侯伍杰有期徒刑11年。早在2004年12月,侯伍杰就已因涉嫌受贿被停职并立案查处。

  奇怪的是,在侯伍杰被“双规”后,还不断有“有人在保侯伍杰,只会给予他‘双开’”的小道消息,在山西坊间广泛流传。侯伍杰在山西政坛演绎的“带病升迁神话”,终于
以他的落马而告终。值得玩味的是,侯伍杰落马的背后暴露出官场三大怪现状:边“带病升迁”边“反腐倡廉”;形成了某些地区“官场生物链”;黑社会、情妇、小偷成“反腐功臣”。

  第1怪 “带病”书记“过三关”

  现年61岁的侯伍杰系山西盂县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出事”前任山西省委常务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是排在山西省委书记、省长之后的山西“第三把手”,也是山西省目前因经济问题被查的最高级别官员。他的落马在当地引起了一场政治

地震

  就在他出事后,许多人对侯伍杰是否会就此倒下,还不敢妄下断言:这一方面是缘于他在山西政坛“人脉不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有一身人尽皆知的“带病升迁”本事。

  1995年,侯伍杰任省委宣传部部长,这成了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或许是被多年的一帆风顺冲昏了头脑,经受不住诱惑的侯伍杰开始“染病”。到北京公干时,他嫖娼时被北京警方抓住。此次事件对侯伍杰的前途产生了一定威胁,也让侯伍杰展示了高超的“危机处理”手段。1997年,侯当选为山西省委常委,仕途并没有因嫖娼被抓受到实质性影响。

  第一次“染病”的有惊无险,让侯伍杰的“免疫力”进一步丧失,2000年1月,侯伍杰被任命为太原“一把手” 。这期间,关于其经济问题的举报信纷至沓来。但位居副省级的侯伍杰岿然不动,将坊间的种种传言“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

  侯伍杰的“第三次染病”最后导致了他的落马。2001年上半年,太原市公安局长一职面临调整。垂涎这个要职的该局副局长邵建伟重点“进攻”当时的市委书记侯伍杰。侯伍杰收受了邵建伟10万美元、一块价值58320元港币的百达菲利牌手表和2万元礼金,利用职权为邵建伟提供帮助。

  或许是“百万买官”的动静太大,太原坊间立即传言四起。许多人认为“病得不轻”的侯伍杰这次“肯定是栽了”。但时隔不久,侯又担任了省委副书记,再次“重病升迁”,让众多人跌碎眼镜。

  侯伍杰在山西政坛演绎的“带病升迁

神话”,终于以他的落马而告终。可是,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侯伍杰如何能以 “带病之身”连过三关并频频升迁,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第2怪 落马背后的“官场生物链”

  侯伍杰案与其他贪官案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是由太原市恶名昭著的黑社会老大李满林的归案牵扯出来的。

  2003年1月17日,太原市恶名昭著的黑社会老大李满林,站在了太原市中院的审判庭上。法院经审理判处李满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这个判决,李满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会被处以极刑。在确认生还无望之后,异常沮丧的他供出了多年来保护自己的警界“大鱼”邵建伟。

  正如李满林在获知自己被判处死刑后,愤怒地咬出了邵建伟一样,邵建伟也在被起诉前同样毫不留情地咬出了侯伍杰。

  因另案“牵出”落马贪官,已不是什么鲜见的新闻,然而落马背后反映出的是,在官场上存在一种可怕的“生物链” 。一方面,权钱勾结,容易诱使双方不计后果,轻易地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另一方面,位于权力中心和位于财富中心涉案双方,可以用金钱权力摆平各种“障碍”。襄樊官场地震、山西侯伍杰案,暴露出的均是某些地方官场已形成可怕的“官场生物链”——某一个官员落马,往往导致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大面积的官员落网。

  第3怪 黑社会成另类“反腐功臣”

  在这起案件中,侯伍杰的落马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山西腐败第一案的发现不是因为群众的举报、纪检的监督,而是栽在一个“不讲义气”的黑老大手里。从这个角度讲,这个举报贪官的黑社会老大,堪称“反腐功臣”。只是这个功臣有点“另类”罢了。

  据最近的媒体披露,最近发现的另类“反腐功臣”形形色色,还包括小偷,贪官的情妇等。

  贵州省长顺县原政协副主席胡方瑜,被小偷深夜从窗外挑走所穿长裤,小偷搜尽裤袋后将裤子扔掉,被小学生交到了公安局。警察竟在裤子皮带夹层里发现了几张巨额存单。有关部门顺藤摸瓜,一举查出胡方瑜

贪污受贿十几万、挪用私分公款和涉及其他违纪金额500多万元的腐败大案。

  据统计,贪官东窗事发很多是由于非正常渠道曝光的。在侯伍杰等人的案中,为何打击和防范职务犯罪的重担“忽悠 ”过监察机构,落到黑社会、情妇、小偷的肩上,也可以从几个不慎落马的官员口中得出答案。据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说:“官做到我们这一级,也就没人能管了。”

  看来,将反腐败寄托于这种偶然的暴露委实靠不住,我们要防止的是制度上的“视而不见”。本报记者 罗雨 菱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