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塔大修 17年未拿出方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0:41 北京晨报

  山西应县“千年木塔”严重残损 如何修复专家争论不休

  新华社电(记者 陈芳 高风 原碧霞)有着“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之称的山西应县木塔,是现存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全木制古佛塔,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木塔险情严重,但大修方案一直未达成一致。17年来,木塔维修一直处在如何修、何时修等诸多争论与尴尬中。

  高达67.31米、使用木料约1万立方米、7000多吨的重量——这个建于辽代的全木结构佛塔,经历950年的风风雨雨,二楼的柱子已明显倾斜,破裂变形的木头随处可见……

  从1989年起,我国就开始研究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199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应县木塔维修工程领导组”,木塔大修工程正式启动。专家组聘请了全国7位院士及其他30余位专家学者,对应县木塔进行了多次考察论证,主要提出了落架大修、抬升维修、现状加固等几种维修思路。但是,到目前为止,维修思路还未最后确定。

  “17年来,国家花了1000多万元,大大小小开了不少修缮保护论证会,可遗憾的是,最后还是回到原点,不能确定拯救方案。”应县木塔文保所所长秦亮泰告诉记者。

  “对待应县木塔价值这么高的文物,我们要非常慎重,不能随便动刀子,动之前要三思而行,允许争论,允许思考,要时间,要论证。千万不能随便动。”在一次论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曾这样说。

  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原所长柴泽俊告诉记者:“如今木塔已‘病入膏肓’,塔身扭曲变形,有300多处残损,目前一次最多只能承受20人登塔,如果游客再多,会使木塔卯榫位移加剧,造成新的隐患。”

  图为部分古建专家为该塔修缮方案献计献策。新华社发

  

古塔大修17年未拿出方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