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闽南传统文化渗入校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0:56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吴月芳/黄耀腾/实习生 连碧莲

  九月初,以“蓝蓝泉州湾,中国南少林”为主题的2006泉州旅游文化推介展示会开幕式上,精彩的泉州南拳表演让在场宾朋掌声不息。泉州侨乡人民素有习武传统,副市长潘燕燕表示,南少林武术是泉州的重要文化遗产,今年泉州将争取让南少林武术走进课堂。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泉州具有千年历史的南音就已被引进课堂。如今,泉州中小学校园内已经时常能闻丝竹之音:南音、北管等已陆续进入学生的视野。今年,拍胸舞又被引进了中学;眼下,闽南儿歌进课堂的呼声也愈来愈高。

  看来,泉州传统文化进课堂已越来越受教育界的重视,成为业界的共识。

  

闽南传统文化渗入校园

  

闽南传统文化渗入校园

  

闽南传统文化渗入校园

  高甲戏:几个学生能演一台戏

  学校每一个教室门口,都有戏曲艺术的宣传知识;楼梯口、拐弯处,到处都贴有传承高甲戏文化的标语;甚至在学校的校歌中,也有弘扬乡土文化的歌词……在晋江青阳象山小学,360多个学生几乎个个都会唱高甲戏,学校不仅有整套的高甲戏设备,有自己的高甲戏团,甚至,高甲戏还作为课本教材纳入学生选修课程。

  据象山小学校长杨焕然介绍,在象山,自古就有唱高甲戏的习俗,当地至今还有多个高甲戏剧团,经常参加省市各种演出,许多学生家庭本身就是高甲戏世家。有趣的是,陈埭、东石一带每到暑假,村里的老人会都会免费招收一些学生,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学习到传统南曲乐器的演奏技巧。

  据了解,象山小学高甲剧团组建于1995年,从此原汁原味的乡土艺术就被引进了校园。1999年,该校编排并上演了第一个节目《闹茶馆》选段;2002年,高甲戏作为校本课程编成了教材,正式纳入学生日常课程。杨校长说,如今每周二下午,学校都会组织专门的高甲戏学习和培训,目前学校高甲戏剧团有正式小团员70多人,已经可以承接整台节目的完整演出了,其中包括前台表演,甚至是后台伴奏。

  杨校长告诉记者,之所以将高甲戏纳入课程,主要是结合当地的传统风俗。另外,也考虑到应让学生对祖先留下来的传统艺术多些了解,所以才产生了办高甲戏团、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想法。在象山当地一些高甲戏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如今学校高甲戏团已颇具规模。更可喜的是,虽然这几年学校外地学生越来越多,今年甚至超过了60%,但高甲戏的学习并没有因此而中断,不少外地学生还加入了剧团。

  杨校长说,刚开始,总有部分学生家长不能理解,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要学习语文、数学的,怎么还学起了高甲戏。前几年,学校一个学生高甲戏丑角演得特别好,可在大剧院演出了两场后,父母怎么也不让她再演出了。学校没办法,只好放弃。“不过,现在家长已经越来越能理解了。”杨校长说。

  南音:普及面最广的传统艺术

  说到泉州市区南音教育进课堂,不少业内人士都会提到西隅中心小学。既教普通音乐课又教南音的庄丽娟老师说,学校从1992年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接触南音。因为学校有不少华侨捐资兴建,而漂泊海外的华侨们又大多希望听到乡音,这才开始教孩子们唱南音。

  和大多数学校一样,西隅中心小学开展南音教育最初也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但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南音实验班”。实验班每周都有两节南音课,同时穿插着传统的音乐课教学。除了实验班以外,愿意学习南音且音色较好的同学也可以利用每周三下午的两节课加入学校的兴趣班学习。

  事实上,学校教南音的老师都是后来才进修相关知识的,平时教学大都用口授的形式,也就是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给孩子们教了七八年南音课的庄老师坦言,南音曲调大都比较高,而且内容成人化,对孩子来说是学习的主要瓶颈。好在西隅小学在一年一度的全市中小学南音比赛中每年都选派学生参加,而且取得不俗的成绩,泉州市的南音乐团还在学校成立了“教学基地”,这样一来,学校和学生都有了动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1990年,泉州市就将南音教学正式引进中小学课堂,由泉州市教育局和泉州市文化局联合编辑了一本南音集,入选一些通俗平易的传统南音散曲,为南音进中小学课堂奠定了基础。同年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南音比赛,也是为了推动南音进课堂活动。到现在,持续了十几年的全市中小学生南音比赛已经成为检验南音教学的一面镜子,而且赛事的客观、公正和高水准也赢得了海内外南音票友的一致好评。

  通过十几年的普及,泉州市中小学南音进课堂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共有170多个南音教学先进单位。据了解,泉州师范学院南音专业的第一批本科生已开始到学校实习,他们的加入为泉州南音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拍胸舞:

  “闽南迪斯科”成学校名片

  9月初,在泉州十五中的新生入学集训上,一群男生正兴高采烈地参加“军训”,虽然大汗淋漓,但学生们似乎对这样的集训方式很感兴趣,个个兴致勃勃地手舞足蹈。原来,这是初一和高一两个年段的新生在训练“拍胸舞”。

  泉州十五中的车思超副书记告诉记者,拍胸舞流传于鲤城区的浮桥王宫、江南亭店、上村等社区,被称为“闽南迪斯科”,以诙谐的表演深受大家喜爱。由于十五中地处浮桥片区,而这一带的民间节日经常会表演拍胸舞,所以,学校早在4年前就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拍胸舞,一般每年挑选六七十名男学生组成舞蹈队,参加民间以及政府组织的一些节日活动表演。几年下来,学校拍胸舞舞蹈队深受社会各界以及学生家长、学生的喜欢,也成了学校的一张“特色名片”。

  车副书记说,今年初,拍胸舞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社会各界纷纷对拍胸舞的传承表示了关注。而事实上,之前学校拍胸舞舞蹈队也仅仅是部分学生参加,而且基础并不十分扎实,而社区里的业余表演成员,对许多较高难度的动作,能完全把握的也并不多。

  为了不让拍胸舞面临失传,有关部门提出在十五中开设拍胸舞培训基地,将拍胸舞正式列入学校课程。因此,今年暑假期间,学校就先行组织了一些专家、教师以及老艺人进行教材的编写,并在假期完成了对拍胸舞教师的培训。这不,初一和高一新生一入学,就接受了拍胸舞的历史渊源、基本特征、基本动作、历史文化价值等的相关知识。从明年开始,拍胸舞将排入学校课程计划供学生选修,使这一闽南传统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北管:

  5所小学设立培训

  同样被誉为古乐戏剧的“活化石”,在泉港区流行广泛的北管,与南音并称“姐妹花”。今年4月,泉港北管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下半年开始,北管课程将有望进入泉港区中小学生课堂。

  记者从泉港区教育局了解到,今年初泉港区文体旅游局和教育局已联合发文,成立《北管校本教材》编写委员会,目前《泉港北管校本教材》已定稿,内容包括北管基础知识、选编比较出名的曲牌。为了在全区推广北管教学,泉港还将组织全区音乐骨干教师培训。一方面在加大抢救保护北管文化的力度,另一方面,着手筹建北管协会。目前,泉港区庄重文实验小学等5所小学已设立北管培训基地,请民间北管老艺人、音乐教师为学生授课。

  据峰尾中心小学施惠清书记介绍,该校的北管培训基地已经开设一年多了。因为当地人喜欢北管,老艺人也对此比较热心,孩子们在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因此接受北管系统教学也比较容易。虽然,孩子们的兴趣课只能是在暑假或者其他课余时间进行,但平时教师们也会将孩子们带到学校附近的社区里与居民互动,让孩子们展现北管等传统才艺。施书记说,学校目前已有50多个学生掌握比较纯熟的北管技艺了。

  □专家观点

  在接触中热爱传统艺术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地方的特色传统文化也渐入人们的视野。代表闽南文化的南音、北管、高甲戏、拍胸舞等逐步走进了学生课堂,不少专家还认为应该开设南拳、闽南童谣等代表闽南精神的课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传统文化教学大都没有专业的教材和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拿在泉州中小学中开展最普及的南音教学来说,目前使用的只是一本歌曲集,没有南音基本知识的介绍,因此只能算一份教学资料。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些传统文化的授课只能安排在课余或者兴趣班活动时间进行。

  泉州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黄庆坤科长认为,传统闽南文化进课堂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并非古老的东西全都是好的,应该照单全收。允许进入中小学课堂的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具备几个共同特点:有文化价值,并且在当地群众中流传广泛的传统艺术,而这种艺术应该能够代表当地人的精神特质;再有就是这项传统文化是否能吻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比如拳术有套路,这样复杂的套路是否能被年纪还小的中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是需要考虑的。”黄庆坤科长说。

  “很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泉州市文化局助理调研员、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蔡湘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肯定。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另一个地方的标志。让闽南民间文化进入泉州的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是很有必要的。“不一定是要他们马上热爱,但至少应从欣赏和接受开始。”蔡湘江说,传统文化进入课堂也未必是要让孩子们真正成为继承人,或者成为这项艺术的工作者,但至少要接触到这门艺术才有可能产生热爱。据他所知,拍胸舞、火鼎公婆、彩球舞等民间舞蹈列入中小学乡土教材,这是多年未断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