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数百藏宝人携宝鉴真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1:43 大众网-齐鲁晚报

  图为专家正在鉴定“宝物”真伪。

  9月24日,数百名临沂收藏爱好者带着自家“压箱底儿”的宝贝,来到新闻大厦请专家现场鉴宝,通过专家的“火眼金睛”为自己的收藏品辨别真假。

  现场的4位鉴定专家都是从北京邀请来的,经验丰富。据主办方初步统计,当天有四
五百人前来鉴宝,参与鉴定的藏品有数千件。专家们在鉴定结束后称临沂的“好东西不少”,真品率相对来说比较高。

  “您看看我这件东西是真是假?”“我这件是祖传的,您看值钱不?”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兴收藏,临沂市民对古玩收藏的热情之高,在鉴宝活动中可见一斑。参加鉴宝活动的数百人中既有临沂市区的,也有从各县赶来的,专家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原定只有一上午的现场鉴宝大会又延长至下午。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拿来的藏品种类丰富,包括玉器、瓷器、书画、铜器、石器、钱币等十几种。

  现场的4位鉴定专家都是从北京邀请来的,经验丰富。国内知名的瓷器鉴定专家华义武先生从事流散文物鉴定40多年,是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中的鉴宝专家;呼万铭先生是原国家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玉器专家张广文先生是故宫博物馆研究员;铜器鉴定专家杨宝杰先生是首都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从事文物工作20余年。

  不少“宝贝”现身鉴宝现场

  在今天的鉴宝活动中,有不少精品在专家的“火眼金睛”下“现形”。一市民拿出一个清代的佛壶,专家华义武先生仔细看了一番后叮嘱藏宝人:“这是好东西,好好留着。”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玉器也现身鉴宝现场,华义武先生对一名持西汉玉器的藏宝人说:“这个比博物馆的还好。”

  一位市民带来的一件龙山黑皮陶更是让专家惊叹不已,华义武先生称自己一生中仅见过一次龙山黑皮陶,也不过是几个碎片而已。这件看起来像一个镂空高脚杯的黑皮陶胎薄只有2毫米,非常珍贵。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件“宝贝”被摔过,后来又粘补的,藏宝人称是几年前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碰倒了。鉴定后,华义武特别嘱咐这名藏宝人:“好好收着,保存不好你可成了罪人。”

  瓷器和字画赝品较多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经小心包裹带来、市民视若珍宝的“宝贝”被鉴定为赝品,而不经意带来、看起来像是赝品的瓶瓶罐罐意外成为有价值的“宝贝”。收藏者们有的欢喜有的叹息。

  一名女收藏爱好者当天带来了20多件瓷器,看起来都非常好看,但经过华义武先生鉴定后,这一件件“宝物”都被否定。华先生说,现在制作的瓷器颜色都是“贼亮贼亮”的,古代瓷器是呈现出温润色泽。字画中仿品比较多,一名收藏者连拿出好几幅画,结果一鉴定都是仿品。

  “这个东西看起来很新,是不是假的”,一名女士一边从包里拿出一柄像匕首似的古刀,一边向杨宝杰先生询问。杨宝杰细细地看了一番后认为这是战国的一种兵器,叫擗,非常有收藏价值。

  收藏应抱有正确心态

  鉴定现场专家只鉴定真假,不进行估价,但绝大多数来鉴定的人还是执意要问问自己的藏品“值多少钱”。华义武先生说,这是不懂收藏的表现。华先生建议收藏爱好者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把藏品当成升值的手段,文物的收藏是高雅的艺术,收藏者要多学一些有关藏品的历史知识,了解一些时代特征、风土人情。

  此外,华先生建议收藏者们,千万别按图索骥,别照着书买藏品,不能听别人说这个东西好,就跟着去买,以免上当受骗。


记者 张纪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