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者称旅游文明公约并未剥夺他人权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3日01:24 新京报 | |||||||||
10月2日,在济南市千佛山公园,两名小游客爬上雕像拍照留念 本报讯(记者相丽丽 刘建宏)中国游客怎样做才是彬彬有礼、怎样做才有利于维护中国人良好的国际形象,今后有了具体参照。昨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发布《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其中条款包括“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等。参与公约起草的专家乐观地认为,今年内就有可能收到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德谦参与起草了这两份文明公约指南。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指出,在设计公约内容时以易懂易记为前提,避免字句的重复,注重文采,不拗口。 对于出台这样一个公约后,是否能够取得效果是公众最为关心的内容。刘教授说,中国人不具有劣根性,不是恶习难改。他认为,能够比较快地取得效果,“文明是每个人的取向,只要有人给他提醒。” 刘教授分析,中国人出行时发生一些不文明行为主要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过去随意养成的习惯和在旅游时忘乎所以。 “这个公约并没有剥夺了他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向好处发展的趋向。”所以刘教授认为,在3到5年的时间里,旅游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会有一个好转,他甚至乐观地说,在今年就会收到效果。 发布的旅游文明公约和指南传递给公众需要一个推广的过程。刘教授介绍,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对此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想法,比如在电视台宣传,在旅游景区张贴公约内容,为学生制作手册,甚至是在机场、长途汽车站散发公约内容。 相关专题:2006年国庆黄金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