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理念渗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5日03:33 新华网

  据新华社 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因而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海内外人士注意到,“和谐”理念已渗透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诸多探索性实践渐次展开,中国经济社会正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告别“GDP崇拜”

  “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

  现实的变化成为最好的诠释。在各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和人民笑颜”的全新经济实践不断深入。

  和这种转换相呼应,另一种变化也悄然而生:在新一轮增长周期内,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部分省份超过45%,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重大变化。

  “与各类经济指标攀升带来的现实效应相比,发展观念的转变将为经济平稳前行奠定重要基础,具有更为长远的效应。”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

  万元GDP能耗下降

  2006年,一个约束性指标的社会关注度急剧升温。这一指标就是“‘

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削减20%”。

  在“和谐社会”与“

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我国经济中惯有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开始遭遇到猛烈“阻击”,工业经济和相当多数的工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阵痛”: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同年,《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正式生效;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扩大至8个省市;《节约能源法》修订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严厉的整治措施下,一些变化开始显露:以往我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需要1.2甚至1.5个百分点的发电量增长支撑。而到2006年,这一数字开始回落到1.09个百分点以下。

  新农村建设注重“实惠”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央关注的重中之重,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这一问题获得了更为强劲的支撑。

  2005年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废止农业税条例,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取消农业税仅是近两年来涉及“三农”的诸多“利好”之一。把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转移到农民身上、落实城乡平等就业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国覆盖率超过40%……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实在在的收获。

  专家指出,和种种现实的收获相比,在“和谐”理念指引下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必将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利好。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步。

  200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2005年度12家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中央企业,其员工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至4倍。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使社会各阶层利益失衡,成为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一个因素。

  即将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可以预见,构建和谐社会将得到更加系统的阐释,更多实质性的举措将会陆续出台。

  就业是民生之本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就业意味着有尊严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对社会来说,这是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北京市民冯成武说。

  作为民生之本,尽管就业形势仍非常严峻,但我国近年来在扶持就业上的力度空前加大,一个有助于就业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全力铺就。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在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600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60%以上。

  在表面数字的背后,是就业指标被纳入各地干部考核范围、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扩大培训、运用财政资金购买公益岗位……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从今年开始实施的调整后的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扶持范围,增加扶持内容,改进操作办法,延长执行期限,一个更加宽松、积极的就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更多的人将找到工作岗位。来源:都市快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