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国庆黄金周专题 > 正文

京华季风:北京老外们的中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6日22: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月六日电 题:“老外”们的中秋

  中新社记者 沈嘉

  在北京麦子店社区,马克西姆夫妇和四岁的小儿子满手面粉,迎接他们在中国阖家度过的第一个中秋。

  六号下午,他们和另一些外籍居民一起,在中国邻居的帮助下学做月饼。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满意地打量起自己的战果:一桌包括形似饺子、豆包、米老鼠等风格各异的“馅饼”。

  作为一家法国驻京葡萄酒企业主管,马克西姆在三年前吃过一次秘书送来的月饼,“那是我第一次了解中国的‘中秋’,人们要吃一种很甜的点心。”后来,月饼没有拴住马克西姆的胃,但是这个节日浓厚的氛围却拴住了他的心。

  “和一个国家做生意、打交道,入乡随俗是很重要的。”马克西姆的汉语很流利,“不仅是语言能够沟通,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融入。”

  今年中秋正好赶上公司放假,马克西姆就让妻子和他的“老

泰山”(岳父)来北京旅游。“今晚我们订了全聚德的饭,准备好好‘撮’一顿。”他同时向他的中国邻居建议,吃
月饼
时佐以红酒,“酒是餐桌上的太阳,你们也许会喜欢尝试一下我们的过节方式。”

  在日趋开放的北京,不仅许多经商人士来此长期居住,一些从事文化教育的外籍人士也不断增多。北京CBD一家国际学校的小学部主任戴维斯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学生们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的学生们在放假前刚刚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中秋,他们自编自演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其他一些童话剧。”戴维斯说,“他们需要得到充分的中国文化体验,包括每周接受不少于五课时的中文课程训练,以及了解现代中国的各种生活和文化习俗。”

  “我的学生们很乐意接触中国的各种新鲜知识和文化。”戴维斯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似乎看到许多中国父母愿意花大量的钱让孩子学英语、学西洋音乐,却忽视了让他们学习自己的

传统文化。”

  戴维斯说,“我听说中国最近把中秋列为国家的文化遗产,这很好。年轻人需要的不是各种口味的月饼和有关文化的说教,他们需要充满诗意和人情味的生活。中国的中秋如此美好,它有关月亮,有关女人(嫦娥)和男人(吴刚)。最重要的,这是个家庭的日子,一家人要在一起分享他们的收获和快乐。我肯定中国的年轻人会把这样美好的节日继承下来。”

  相关专题:2006年国庆黄金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