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南全省食盐强硬涨价引发市民不满(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16:11 新华网
海南全省食盐强硬涨价引发市民不满(组图)

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灌南村委会的盐民在收获非碘私盐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海南全省食盐强硬涨价引发市民不满(组图)

盐民在用极端落后的技术生产私盐


海南全省食盐强硬涨价引发市民不满(组图)

贩运商在运输盐民的非碘私盐


  从9月14日开始,海南在全省范围内将食盐的包装由复合膜包装更换为纸塑包装,与此同时,每500克一袋的食盐零售价格从1元上调到1.5元,上涨50%。对此,当地群众反应强烈,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商家不愿意购进新包装食盐,而老包装食盐又售罄,零售商店无食盐可卖的情况。网上舆论普遍认为食盐涨价未经听证,且物价部门和盐业公司给出的涨价理由不能服人。

  食盐突然涨价,市面上“盐踪难寻”

  9月15日,有食盐销售商向媒体反映:近两天来已经无盐可卖了。媒体带着食盐销售商和市民的疑问采访了海南省盐业总公司(海南省盐业总公司与海南省盐务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他们这时才通过媒体公布了这样一个消息:从9月14日开始,海南全省开始更换食盐包装,将原来采用的复合膜包装更换为纸塑包装。比起旧包装,相同规格的食盐,新包装食盐的价格上调了50%,即原来500克一袋的加碘食盐每袋零售价1元,调价后零售价为每袋1.5元。

  记者在海口市最大的副食品批发市场--水产码头批发市场了解到,整个市场旧包装食盐早已脱销,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批发商有新包装食盐批发。一位零售商说,听说食盐要更换包装和涨价了,自己赶紧来进货,没想到竟碰到了抢购的场面,一些批发商还趁机将旧包装食盐的价格抬高,批发价从0.85元1袋上涨到1.1元1袋,有的甚至更高。

  而记者在海口市万福隆超市看到,无论是新包装还是旧包装的普通食盐都不见踪迹,只有一些特种食盐,如加锌食盐、老盐等。售货员说,近日好多顾客一次购买10多袋食盐,有的甚至一次购买上百袋。不到一天的时间,超市的老包装食盐便被抢购一空。现在的新包装食盐还没有采购回来,具体什么时间能有新包装食盐销售,她也不清楚。

  家住海口市龙华区滨海新村的张小薇说,当她得知食盐涨价消息后去附近商店购买食盐时,店主却说没有食盐可卖了。随后她又去了几家商店,可这些往常销售食盐的商店都没有食盐可卖。原来商店库存的老包装食盐售罄,而商店担心新包装食盐价格偏高群众一时难以接受,还没有去批发商那里采购。

  两种“官方解释”,口径截然不同

  为什么要“换装涨价”?9月15日海南省盐业总公司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了两个理由:一、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海南市场上食盐所使用的旧包装已用了10年左右,防伪手段和环保方面都很滞后,导致非碘盐的仿冒品猖獗。二、沿海城市基本都已使用了新包装。

  据媒体报道,这位负责人还特别强调:其实市民在理解上存在偏差,食盐并没有涨价,实际上只是外包装涨价了,50%的涨价全部用在外包装上。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继“15日海南省盐业总公司解释”后,海南省物价局又于19日专门对媒体进行了一次澄清,口风一转,强调更换包装增加的成本只占此次涨价中很少的一部分。

  海南省物价局价格处调研员陈成德说,海南原来的食盐价格是1996年1月制定的,至今的11年里,由于基础性、资源性和能源性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食盐经营成本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此次的食盐涨价属于正常的价格调整。

  质疑声顿时四起:前后迥异的辩解,究竟暗藏什么“玄机”?网友“星雨夜行”在帖文中说:“作为消费者,要的是一个明白的说法,可是这两者却自相矛盾。食盐价格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操作’下就摇身一变涨了五成?”

  涨价,涨多少,不需要听证?

  换个包装就要涨价50%,这由谁说了算,为什么不进行听证?

  海南省物价局价格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公益和公共服务价格才被列入价格听证目录,而食盐列在海南省政府的定价目录中,不属于公益和公共服务价格范围,因此调价时不需要举行听证会。由物价部门根据企业运营中的成本,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即可。

  此解释更是引起了很多群众的不满。

  网友“星雨夜行”在帖文中写到:海南省物价局价格处相关负责人的这番话语异常刺耳……海南省价格听证目录确实不包括食盐相关内容,但是这也不能作为食盐价格说涨就涨的政策依据,相反,省物价局的解释让人感觉倒像是捏着“政策”作挡箭牌。

  为了照顾一家大小生活,常常精打细算的海口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贵了5角钱看起来不多,但是现在什么都涨价。汽油涨价的话,还只是影响到有车的人,食盐这种生活必需品都涨价,太不合理了!”

  海口市海秀中路侨中里社区的吴才利说,根据国家发改委《食盐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或调整食盐价格应当进行成本调查、听取消费者和食盐经营者等有关方面意见。但海南这次出台的涉及全岛800多万人民生活的食盐涨价问题,没有举行听证会征求消费者的意见。这种想涨价就涨价的垄断经营下的价格霸权不打破,不但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可怕的是滋长了垄断行业的霸气,极有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海南省直属机关的一位干部认为,生活必须品在权力的支配下随意涨价,消费者难以接受。这样势必激起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换身衣裳”,碘盐的普及率就提高了?

  有消费者认为,根据海南省盐业总公司所言,更换包装是因为旧包装“防伪手段很滞后,导致非碘盐的仿冒品猖獗”,如果“换身衣裳”就能保障老百姓吃上健康碘盐,倒也值得。但海南的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呢?

  卫生部通报的2004年全国碘盐监测结果显示:海南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90%,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海南省盐业总公司介绍,目前海南碘盐普及率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特别是一些山区的孩子碘缺乏率达到了7%-9%。

  但也有市民认为,国家为了通过人人食用的盐来普及碘,采取了食盐专营的做法。打击私盐、普及碘盐本来就是海南省盐业总公司应尽的责任,如果市场上私盐屡打不绝,作为肩负管理责任的海南省盐业总公司怎么不去找自身的原因,提高打击力度,而只是想着将提高包装科技含量的成本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海南省屯昌县屯城镇的王昆说,说到防伪,如今连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的钞票都有人造假,何况是食盐的包装!现在食盐涨价50%的理由是更换环保、防伪的包装,如果出现了更环保、更防伪的食盐包装材料,食盐是不是还要跟着涨价?

  一篇署名“文枫”的评论文章写到:“海南本来就属于私盐泛滥的重灾区,食盐价格大幅上涨是否会逼着贫困地区的居民选择价格低廉的私盐?”

  强硬涨价,背后是什么“撑腰”?

  《瞭望东方周刊》曾对我国盐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过深入调查,在题为《我国食盐业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利润惊人》的报道中写到:由于体制的原因,各级盐业公司权力和利益融合在一起,又缺乏有效的监督,除了各用盐企业叫苦不迭外,还直接影响了碘盐的普及工作。

  该报道披露,2001年,前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盐业办公室组织调查团到山东、江苏、青海、四川等8个重点地区进行调查,调查团认为盐业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政企不分,垄断经营,利用“政”为“企”谋利;各级盐业公司以加强食盐市场管理为名,超越权限,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把盐管死,实行事实上的地区封锁,食盐专营已经成了盐业部门垄断经营的护身符;食盐定价过高,流通环节、生产企业利益分配极其不合理。

  一位深谙盐业管理和经营的人士分析说,作为食盐销售企业的各级盐业公司大都是与同级政府的盐务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有经营权,又有行政执法权。“管盐的卖盐,卖盐的管盐,这样政企一体、官商一家的盐业管理和经营体制必须破除。否则,不但这种想涨价就涨价的价格霸权行为还会发生,还极有可能会发生一些超乎人们想像的怪事来。前几年就有盐业公司贩卖假盐、盐业执法人员当私盐贩子保护伞之类的恶性事件见诸报端。”

  曾任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的陈国卫认为,国家采取食盐专营,靠查和堵的方式来减少私盐是缘木求鱼的做法。私盐泛滥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盐和食盐价差过大,贩卖私盐利润过于丰厚。

  一个私盐贩子就曾推心置腹地告诉陈国卫:“我们铤而走险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太大。如果取消食盐专营,充分竞争,盐价自然会下来。如果那样,我们需要付出的危险成本不会降低,但利润却没了,谁还会去卖私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建平认为,把食盐当作特殊商品来继续搞垄断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食盐完全可以当作一种普通的食品来看待。只要充分竞争,卫生、质量监督和工商部门完全可以管理好。(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