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摇滚20年:那些人那些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4:44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年前,崔健一曲《一无所有》宣告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

  20年后,崔健在沈阳再次高歌《一无所有》以志纪念,并亮出口号“如果再来20年”。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摇滚乐一直处在流行音乐的边缘。乐评人黄燎原说
,中国的摇滚人过早贵族化,这 使得他们有时候自甘与大众拉开距离。

  □江淼

  “中国的摇滚乐看起来像个鸡蛋,很脆弱,但却没有死,它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说这句话的时候,崔健已经当了整整20年的“中国摇滚乐之父”。今年6月,在沈阳纪念中国摇滚20周年

演唱会 上,这句话听起来有些许悲凉。

  白驹过隙,时光如梭,20年烟云飘逝,鬓角增了华发,眼角添了鱼尾纹。

  20年前的1986年5月9日,北京工人体育馆纪念“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身着军装、挽起一只 裤腿、背着一把吉他,以一曲《一无所有》,嘶吼着宣告:中国也有自己的摇滚乐了。这一时刻被后来者称之“中国摇滚乐的 诞生”。

  继沈阳之后,中国的摇滚音乐人于国庆长假期间移师广州增城,开唱“中国摇滚大会”。领衔的还是些老面孔:崔健 、唐朝、黑豹、何勇、郑钧、谢天笑,似乎在中国所有大型的摇滚音乐节都少不了其中的一些或全部,本地代表是与非门、沼 泽。由于新意乏善可陈,被戏称为“扶贫阶段的摇滚音乐节”。

  20岁应该是朝气蓬勃的年龄,但它的“父亲”崔健却说,中国的摇滚乐只是存在于媒体上的一个笑话,“这个行业 是随着媒体的发展而发展的,很多人都不懂摇滚乐,只是看热闹”。

  20年,摇滚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有哪些人、哪些事尚存放在记忆的深处?

  崔健:他的名字依然是摇滚的旗帜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崔健《一无所有》

  崔健,一个注定要被载入中国摇滚乐史册的名字。在中国,谈摇滚,这个名字无法跳越,也无法删除。1986年的 《一无所有》,成为一个符号,被历史定格在了那个瞬间。崔健,像一个战士那样,立在了上世纪80年代的精神和文化时空 里。

  1987年崔健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张图腾式的专辑,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革 命。崔健在这张专辑中,说出了人们一直以来似乎都知道、却又是那么模糊的真实,这种真实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生活。

  这张专辑中,崔健表现了对出走流浪这一话题的钟爱,从《出走》《假行僧》,到《花房姑娘》《一无所有》,再到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都多多少少让人感觉得到,这其实是对一种理想的追求,而这种理想就是——自由。

  上世纪90年代里,崔健一口气出了几张唱片:《解决》《红旗下的蛋》和《无能的力量》,都展示了崔健作为一名 音乐人,其可贵的区别于“愤青”的深刻。

  新世纪,老崔开始突然对现实生活的现象产生兴趣。他的《给你一点颜色》仿佛万花筒一样,混杂了很多的东西。对 于崔健来说,摇滚是一种武器,是一种文化。武器的打击对象是虚伪的东西,文化表述的是生命的现象。随着崔健作品里节奏 的减弱,他开始用言说的方式表达他对当下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思考,他不会去“假装愤怒”。

  黑豹:见证摇滚的狂飙激情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人潮人海中是你是我

  ——黑豹乐队《无地自容》

  组建于1987年的黑豹乐队,至今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今天的孩子们无法理解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们在他 们最叛逆的年龄听到那首《无地自容》时的感觉,也无法体会“人海人潮中又见到你,一样迷人一样美丽”那动人的神来之笔 ,它所记录的是一代人的青春。

  黑豹乐队早期经历极坎坷,在乐风上既不确定,在生活中也无援助。1990年年初在北京极其轰动的“90现代音 乐会”演出,黑豹未能参与,团员们虽然沮丧,却因此埋首奋进。

  1991年专辑《黑豹》录音完成后,在香港试探性推出,竟然连获香港电台排行榜数周冠军,也因此在中国大陆造 成大量的翻版热潮,终于成为中国人里销售量最高的摇滚乐队。

  黑豹乐队的作品从旋律、和声到歌词,透着一种狂放、无奈和孤漠感,不饰雕琢却又亲切自然,契合了都市文化中涌 动着的无名的失落和迷惘。

  然而,随着窦唯等乐队主力的退出,黑豹的音乐渐渐暗淡下来,在后期的《光芒之神》《无是无非》《不能让我的烦 恼没有机会表白》等专辑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隐约从音乐中走出,步入商业化道路的黑豹乐队。

  唐朝乐队:“亚洲最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

  菊花古剑和酒/被咖啡泡入喧嚣的亭院

  ——唐朝《梦回唐朝》

  1988年,北京摇滚圈内,约翰·列侬式的人物丁武和张炬遇到了来中国留学的美籍华人Kaiser(郭怡广) 和他的同学Szabo,四人即组成乐队,Kaiser为乐队取名为“唐朝”——一个颇具东方色彩的名字。

  1989年后,乐队经过短暂的解散又重新组合,由于Kaiser和Szabo的回国,吉他手刘义军(老五)和 鼓手赵年加入了乐队,老五快速、激烈的演奏风格为乐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1989年末,新成立不久的“唐朝”乐队应邀参加了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的“90现代音乐会”。在那晚的演出中 ,“唐朝”虽只有两首作品出演,但以其桀骜不驯、锐利逼人的外形气质,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丰富浓重的音乐底蕴和前所 未有的前卫音乐语言,令听众及同行激动莫名,反应疯狂。

  1990年5月,他们终于得到了台湾“滚石唱片”的一纸合约,开始录制自己的专辑。

  1992年底,“唐朝”乐队在西单音像大世界举行首发式,他们的首张专辑唱片——《梦回唐朝》终于面世。

  专辑发行后,其歌曲中所蕴含的巨大音乐能量迅速在大陆、港台掀起风暴狂潮。他们的名字与新闻在各媒体上出现, 他们的歌曲在各地电台排行榜上雄居不下,“唐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们成为当年“亚洲最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

  他们的音乐滑翔于历史的回廊,游弋于破碎的文明边缘,沉浸在生命的反思与自我放逐的深刻思辩中。

  正当乐队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1995年5月11日,贝斯手张炬被一场车祸夺去了年仅27岁的生命,唐朝乐队 受到重创。随即,老五宣布离队,又使脆弱的唐朝再次雪上加霜。

  1998年,期盼了7年之久的唐朝乐队第二张专辑《演义》出版,虽然也赢得了许多喝彩,但却无法取代首张专辑 在人们心里的地位。

  之后,唐朝乐队又经历几次成员调整。一直到2002年3月,原唐朝的主音吉他手刘义军再次回到唐朝,新的唐朝 开始了“回归唐朝”之旅。

  魔岩三杰:执拗天才遭遇现实困境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垃圾场/人们就像虫子一样/在这里你争我抢/吃的都是良心/拉的全是思想

  ——何勇《垃圾场》

  在中国的摇滚乐史上,不能不提到“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

  “魔岩”的概念来源于台湾滚石公司的下属机构——魔岩唱片,而窦唯、张楚、何勇正是该唱片旗下三位至关重要的 签约艺人。虽然“魔岩三杰”最初不外乎是一种炒作或包装,但在摇滚短缺物以稀为贵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魔岩三杰” 燃起的新音乐的火种呈烽火燎原之势,给全国各地踌躇满志的摇滚乐手、乐迷足够的继续下去的强劲希望。

  张楚,被喻为继崔健后又一位可以洞察自己时代的歌手。在1994年发行了《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专集之后,他被 称作“中国最寂寞的传奇”。在张楚所处的那个年代,他是另类中的另类。他不演奏任何乐器,他用他的歌词去绞碎他的头脑 ,让他的孤独和欲望血淋淋地流淌出来。

  窦唯出走“黑豹乐队”后推出《黑梦》专辑,其才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用截然不同的音乐语言,开拓出更宽广的听 觉空间,将其敏感沉默的性格孕育于迷幻黑色的风格中,同时仍保持了旋律一定程度上的大众化,成为中国摇滚新音乐发展史 上的一面旗帜。

  在魔岩三杰中,何勇似乎是社会责任感最强的一个。与张楚相比,他走出了那片虚无的悲伤和漫无目的徘徊;与窦唯 相比,他又不肯顺从于精神的萎靡,在麻醉中宣泄自己的灵感。他的专辑《垃圾场》,是第一张正式出版的专辑,也是迄今为 止他唯一的一张专辑。在《垃圾场》这张专辑中,你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如油锤一样强有力的气势与绝望,当然,也少不了一 份自嘲的黑色幽默。

  “三杰”如今都陷入不同的生活困境:何勇进了精神病院,窦唯放火烧汽车,张楚淡出乐坛。

  郑钧:

  赤裸裸地冲击耳膜

  因为我的爱/赤裸裸/我的爱呀/赤裸裸

  ——郑钧《赤裸裸》

  “郑钧的音乐绝对可以算是中国摇滚史上抹不去的记忆。”一位摇滚乐忠实拥趸者这样在其博客中写道。《赤裸裸》 这支曲子也曾经作为流行音乐存在于全国的大街小巷,被年轻人当作口头禅极其苍白地传唱着。虽然最大的悲哀就是他们不能 理解却唱来唱去,虽然只是那么一句,“我的爱,赤裸裸,我的爱,赤裸裸”。

  1994年6月发行首张个人专辑《赤裸裸》,十首歌曲全部由郑钧独自作词作曲并演唱。专辑正版发行量超过50 万张。之后,郑钧先后出了《第三只眼》《怒放》《郑钧》《<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专辑。

  郑钧是中国摇滚圈少见的“偶像派”,台湾主持人陶子一再夸赞郑钧的“美貌”,觉得“他简直就是木村拓哉”,随 着年龄和事业成就的增长也越来越像那些西方“高贵”的雅皮了。日常除了听音乐,就是打坐、瑜伽、冥想,还有玩游戏,自 己开公司。

  20年时光匆匆而逝如闪电,生活仍在继续,摇滚音乐人还在继续摇滚。从崔健这一摇滚乐界的“廉颇”仍雄心满怀 就已可见,中国摇滚乐依然坚韧地前行在路上,虽然目前“脆弱的像个鸡蛋”。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