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政策最忌“打摆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05:23 都市快报

  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我担心国家发改委这下会“松一口气”:正当国际油价大跌、倒逼国内油改、“迫不得已”开会商讨如何应对的时候,新华社来自纽约的专电说:欧佩克将讨论削减原油产量以抑制油价下跌,受此影响原油期货价格16日上涨,接近每桶60美元。这个“关键时刻”油价呈现上涨苗头,恐怕是很符合一些人的心理预期的,“迫不得已”就可以变成“不迫就得
已”了。

  油价背后,即利益博弈;公众呼声,能形成压力。应该看到,发改委在“压力”之下能够思忖如何应变、准备重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全盘大计,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如果官僚一点、“计划味”浓一点,他们照样可能“我自岿然不动”。

  要知道,国家发改委是全中国13亿人民的“发展改革委员会”,而不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几大国有石油巨头的“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委的屁股坐在哪里,是很重要的,不能总把自己当成老子、把石油巨头当成儿子,“老子儿子一家亲”;不能只顾及利益博弈的一方,提价时就与国际“接轨”,降价时就连“接吻”都懒得接一个。

  国内油价调整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得好好考虑一个“一揽子计划”了,油价永远是有起有伏的,政策不能总是随着油价起伏而“打摆子”。政策没定数、老是“打摆子”,既会造成经济损失,又不利于社会和谐。此前有个典型的教训就是“煤变油”,当国际油价节节攀升时,各地对“煤变油”项目投资近乎狂热,“正在兴建和拟建设的煤变油项目早已超过1600万吨,而计划投入的资金额高达1200多亿元”(7月24日《中国产经新闻》)。要知道,“煤变油”难度不小,而且还要牺牲大量水资源,付出巨大环境代价,得不偿失。但由于缺乏前瞻性,“煤变油”就轰轰烈烈大干快上了,一看形势不对头,发改委才发文叫停。各地在“叫干令”与“叫停令”之间的摆子这么一打,多少财富流失、多少经济损失,也难以说清了。

  “打摆子”的根源,在于政策制定的人治色彩太浓,博弈中的利益偏向太大,缺乏标准的操作时间太长。政策“打摆子”,结果往往是“双输”,既让百姓利益受损,又让垄断者更加不思进取,患上“政策依赖症”而心中暗喜;这样的博弈最终就变成了“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

  不管今日、明天国际油价如何反弹,国家发改委都应把老百姓装在心里,把彻底改革、持续发展之路走下去。只有建立了真正稳定的油价机制,“石油”才能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润滑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