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慈善捐赠“赠非所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07:34 大众网-大众日报

  王楠、郭跃等乒乓球国手不久前向太原市一家儿童福利院捐赠了一批球拍、球桌。可这些爱心物品并没有物尽其用,反而被积压在库房里。记者近日在山西太原、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地了解到,“赠非所需”已成为社会捐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福利院遭遇“爱心变鸡肋”

  太原市这家儿童福利院供给科科长刘洪霞告诉记者,近年来,自发向福利院捐赠的热心人士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由于外界对福利院缺少了解,凭想象捐东西,结果捐来了大量的文体用品。事实上,这里200多个孩子95%或身体残疾或智力障碍,能正常运动、上学的不多,对文体用品的需求很少。

  相邻的库房装满了各式各样几乎无法穿上身的衣服。记者看到,这些衣服的样式都很古旧。刘洪霞从衣堆里随手捡起一件衣服,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蝙蝠衫”,颜色早已发白。刘洪霞说:“我们的孩子穿这种衣服出去,很容易被打上‘标签’,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刘洪霞告诉记者,智障儿童容易尿床,这就需要大量换洗的床单、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而这些最为短缺的物品恰好又是社会捐赠比较少的。

  “粗放型”捐赠影响“爱心效率”

  太原市这家儿童福利院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当前的社会捐赠行为中,“赠非所需”现象普遍存在。今年6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团委号召毕业生为西部贫困儿童捐书,毕业生们纷纷响应。然而,曾经在四川支教一年的一个学生会干部却对捐来的书大摇其头:“这些书孩子们要么看不懂,要么根本不感兴趣,80%都会被当成废纸卖掉。”

  “你捐赠的不是我需要的。”杭州儿童福利院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把这种情况用“赠非所需”来概括。她认为,与慈善事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的社会捐赠方式偏于粗放。她说,这是一种“广种薄收式”的粗放型捐赠方式,因为缺乏针对性、目的性,有时看上去“爱心如潮”,然而,对于受赠者来说,能够带来实际好处的“有效爱心”并不多。

  沟通让“爱心效率”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为社会救灾济困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赠非所需”不仅给受赠者带来尴尬,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安徽省慈善协会副会长陈义民认为,“赠非所需”源于目前我国慈善行为捐受双方沟通机制的缺失。长期以来,有些捐赠者习惯于将闲置、无用的物品作为捐赠物品,而不是先和受赠方取得沟通,问明需求再行捐赠;捐赠者与受赠方缺乏交流的中间渠道,这让许多捐赠者无法与慈善机构及时沟通,从而无法得知对方需要什么,捐赠效用低下也就在所难免。

  (据新华社太原10月17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