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疼痛是一种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06:39 华商网-华商报

  

疼痛是一种病(图)

  “疼痛”是人们在生活中体验最早也最多的主观感觉,但很多疼痛不只是一种症状,也是人体患病的重要信号———

  10月16日,是世界第3届镇痛日,也是中国第三届镇痛周的起始日。今年的主题是“
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关注老年人疼痛”。近日,省疼痛学会将组织各医院开展相关义诊活动,就疼痛知识进行普及宣传,但因为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人对疼痛要么盲目就医,要么置之不理,专家提醒人们及时去医院看病,找出病因后,正确诊治,减轻痛苦。

  ■概念:痛是症状还是疾病

  坐的时间长了,腰痛;用脑过度了,头痛;吃了冷东西,可能会牙痛;手术后,会感到阵痛;有些疾病,还会引发浑身痛……“疼痛”是人们在生活中体验最早,也是感受最多的主观感觉,对于一些常见疼痛,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然。

  “疼痛既是一种疾病的症状,也是一种疾病。”省疼痛学会主任委员薛荣亮教授告诉记者,城市居民中大约57%的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头痛。大多数人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把身体所患的病诊治好后,身体上的疼痛自然就会消失,不需要专门治疗。其实,有些疼痛可能只是一些疾病的症状,如感冒时的头痛、急腹症时的腹痛、手术切口痛、分娩痛等等,都属于症状性疼痛,但很多疼痛性疾病不只是一种症状,也是人体患病的重要信号,而许多慢性疼痛本身就是病,尤其是很多病理性疼痛更是一种病征。目前,疼痛已经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

  ■后果:小痛不治成大痛

  “轻痛科科看,重痛哪科都不管”。疼痛的范围很广,在以前,很多人出现病痛了就不知该去医院哪个科室就诊,如今随着“疼痛”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大多数医院也都成立了专门的疼痛科室,专门“对付”各种疼痛。

  据专家介绍,疼痛性疾病很多,如腰腿痛、头痛、脊椎痛、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晚期癌症痛等。薛教授称,就诊最多的是头痛、三叉神经痛、脊椎痛等,很多人都是刚刚疼痛时没有在意或没有到专业科室进行诊治,因而未得到规范的疼痛治疗,导致很多疼痛都错过了急性期而耽误了治疗。尤其是常见的头痛、牙痛等,选择盲目忍痛或擅自使用止痛药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记者就见到一位先生,因为小时候有龋齿,每到牙痛发作时他就用止痛片对付,他认为医院“止痛不治病”,所以直到病情加重、忍受不了疼痛时才去医院诊治,结果医生告诉他,如果再严重可能会出现败血症。

  ■影响:疼痛和疾病恶性循环

  “腰痛忍一忍,反正治不好”;“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些俗语深深地印在很多人的心中,忍受疼痛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尤其是很多老年人更是如此认为。其实,患上疼痛疾病的老年人就占半数以上,疼痛对老年人的影响很大,需要积极治疗,而对晚期癌症的疼痛患者,实施“临终关怀”,通过药物、环境、精神治疗等,都可减轻疼痛。

  记者从医院获悉,目前就诊的群体中老年人较多,有关资料表明,65岁以上老人中近八成人平时会经常感到疼痛,多发于背部、下肢、头面部。老年人持续性疼痛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疼痛程度较重,疼痛而导致的功能障碍也随之明显增加。同时,晚期癌症疼痛患者也以老年人居多,因为老年人本身身体已经出现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的老化,各种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都会加速老年性疾病的发生,而一些老年性疾病也多会引发某些部位的疼痛,形成恶性循环。老年人易受外界刺激发生行为异常,疼痛就属于这样的刺激因素,会影响老年人行为和精神状态的改变,出现狂躁、抑郁、紧张等。

  ■预防:姿势不当最忌讳

  除老年群体外,疼痛患者中还有很多是职业群体,如司机易患腰脊椎疼痛,经常在电脑桌前久坐者和伏案一族容易患颈椎、肩部痛,用脑过度、压力过大可能会造成头痛等。要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疼痛,首先要注意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正当体位并进行必要的锻炼,注意休息,出现疼痛及时治疗。

  “大部分疼痛是由于不当体位姿势和缺乏运动造成的。”专家指出,人们应经常锻炼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坐办公室的人当某一体位保持了1~2个小时时就应主动进行运动,防止肌肉、软组织劳损和筋肌膜出现炎性改变;如果是从事体力劳动者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防止腰椎肩盆突出。与此同时,一旦出现疼痛,首先要到医院弄清原因,再进行用药,如果盲目服止痛药,虽症状暂时缓解,却有可能掩盖真实病情。因为一种疼痛可能和多种疾病有关,一种疾病也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疼痛症状。在弄清疼痛的原因后,医生会采取药物治疗、神经阻滞、介入疗法等方案进行治疗。如果是重症病人可能还要进行手术治疗,辅助以牵引、理疗等方法。所以,保持正确的姿态亦是预防疼痛疾病的良方。本报记者韩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