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生解读长征的军队作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04:37 华商网-华商报

  

一生解读长征的军队作家(图)

  李茂林激情解读长征的故事

  他没有参加过长征,却因为有个当过红军的父亲而迷上了长征;他并非历史学家,却用一生来解读长征;他是一名普通的军队作家,三十年来,连续三次参与中央电视台纪念
长征胜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从简单地认识长征到深入地解读长征,他一路走来。

  他就是李茂林,一个现年60岁居住在陕的老同志。他说,不清楚十年后自己是否能再次参与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片的制作,但他说:“如果有机会,我还将继续。”

  一场激烈的讨论正在进行。在一群满头银发的老专家中间,一名三十多岁的军人低着头、不吭声,不停地在纸上写着什么。

  轮到他发言了。他猛地抬起头,望着这些老专家,语气稍顿一下:“这是我们第一次向观众介绍长征,一定要把长征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所以,我要写一部《长征,生命的歌》。”说罢,他停了一下,环顾四周,专家们神情诧异,充满了好奇。他突然抬高声音朗诵道———

  往事长,往事多,

  往事该从何处说,

  从山、从河;从血、从火,

  从日、从月;从你、从我……

  刚才在纸上写就的诗歌由年轻人洪亮的声音朗诵出来,立刻赢得众人的掌声。

  这是在1985年的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为了在国家第一次大规模纪念长征时做好专题片,这些专家被邀请过来献计献策。这名军人叫李茂林,也在被邀请之列。

  他朗诵完之后,央视长征专题组负责人立即拍案:“好!就你了!”一年后,一部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的10集电视系列片《长征,生命的歌》播出,轰动全国。

  父亲,他的长征启蒙老师

  李茂林并非历史学家,但却凭着满腔热情踏上了解读长征的征程,三次参与纪念长征胜利50、60、70周年专题片制作。他因有个当过红军的父亲而迷上长征,又因自己一生的爱好而一次又一次解读、宣传长征。

  李茂林的老家在陕北子长县,那个发生过羊马河战役的山旮旯里。1934年,他的父亲李生有参加了红军。红二十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8岁的李生有给一位领导当警卫员;中央红军到达吴起后,李生有听战士们讲了许多长征中的故事。后来,他将这些听到的故事讲给了儿子。

  “最让父亲难忘的是,刘志丹牺牲后,他和另外三名战士抬着刘志丹的遗体蹚过黄河,回到子长县,父亲说,为了安排好刘志丹的后事,战士们自发每人捐了5分钱。”这些故事吸引着李茂林。父亲,也成了他最初了解长征的启蒙老师,直至1985年7月,他踏上了“长征之路”。他至今仍珍藏着父亲的几枚三级八一勋章、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奖章。

  17岁发表“长征”处女作

  贵州毕节一个村子村口,一面照壁上,一个弹孔清晰可见。“怎么会有一个弹孔?这里面肯定有故事。”李茂林开始寻访。村民们告诉他,当年,村上一个12岁的男孩,提着白灰筒子,支着板凳,用刷子笨拙地在这块照壁上写着:“红军万岁!”

  但是,标语还没写完,飞来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身体,小男孩倒了下去,白灰洒了一地……

  这是李茂林1985年重走长征路时听到的故事,对于长征,他有了比史料记载更加鲜活、有血有肉的素材。这令他兴奋。

  在央视军事部的那场激情朗诵,让李茂林多了一次别人没有的机会———重走长征路。1985年7月,他动身出发,带着四辆车,先到江西瑞金,再到于都,沿着红一、红四、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线踏上了漫漫征程。一路上,李茂林如饥似渴地倾听着发生在长征路上的那些和生命、激情相连的故事。

  受父亲那些长征故事的影响,李茂林更钟情于长征故事的采集。1963年,17岁的他便写出了自己的长征处女作,也因此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那年,李茂林还在子长县读高中。他的处女作《绿海红浪》问世了,这是一篇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1936年红四方面军过阿坝草地时,一个女红军“阿姐”生了小孩后,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和大部队一起长征。成稿后,他将其投到了陕西颇为有名的《延河》杂志。一个月后,学校老师收到杂志社回信:“你们学校有一个老干部写了一部非常不错的回忆录,我们要用。”老师纳闷,学校没有老干部啊!一问,才知道是一个高一学生写的。

  他的“长征”三部曲

  李茂林1985年的第一次“长征”,最终拍摄成了10集电视系列片《长征,生命的歌》。片中,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使专题片一播出便在全国引起轰动。其中,那个泪流满面的老太太的镜头感动了很多人。

  当时,李茂林路过湘江边一个小镇子,当年的湘江之战立刻浮现眼前。他无意中遇见一个年近九旬的老太太,人们叫她“巴奶奶”。52年前,她38岁,激烈的湘江之战后,她在战场上发现了一个年轻的红军伤员,背回了家。战士肩膀受伤了,她照顾了些日子,战士伤好后归队了。“大嫂!等革命胜利了,一定给你来信。”战士临走时跪在她面前说。

  可是,她等了半个世纪,战士始终没有来信。在专题片中,面对镜头,她泪流满面:“这个红军小战士,可能是忘了我家的门牌号了。要不,他一定会回来。”

  “其实,老太太心里明白,只是不愿意将牺牲两个字说出来。”李茂林说。

  1995年,李茂林再次收到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参与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专题片的制作。而此时的他,对于长征的理解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这次,李茂林没再走长征路,而是选择了史料研究的方式,来挖掘长征中更值得现代人借鉴的东西。李茂林创作了他的第二部专题片《长征,英雄的诗》。

  令李茂林没有想到的是,又一个10年过去,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他再一次收到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的邀请,重新拍摄纪念长征的专题片。

  怎么做?李茂林思索着。从简单了解到深入剖析,总该有一个落脚点。他将这个落脚点选择在了延安。于是,一部《重读延安》的电视剧作问世了;与此同时,他又创作了一部40万字的反映长征的作品《马背上的共和国》。

  李茂林说,如果10年后能再解读长征,他还没有想好要写什么,但如果有新的发现,他定会去做。

  解读长征,再回到现实

  当他第三次解读长征、重读延安的时候,他发现,延安在当时作为一个不大的城市,却容纳了“抗大”、“鲁艺”、“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医科大学”等二十多所遍布山峁沟壑里的窑洞院校。

  他发现,当年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一边抡着锄头,一边背诵着用《论持久战》改编的“三字经”:毛泽东,真英明,讲政治,讲战争,想得到,说得通,句句话,有证明……

  长征途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学校依然办得出色。

  在拍摄《长征,英雄的诗》时,李茂林曾经采访过当年红四方面军的大学教员徐深吉。徐深吉拿着一支用子弹头做成的笔,描述着当时办学的艰辛:“长征路上,学校条件非常差,文具纸张等等都很缺乏,有钢笔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水笔,就用子弹头,‘七九’子弹,子弹壳稍微大一点,用木头削一个笔头,再用一块钢皮剪一个笔尖,里面灌上水,就可以写字了。”

  “长征中如此重视教育,但今天,我们的教育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真不知道是长征超越了我们,还是我们忘记了长征。某种程度上,面对长征,我们应该感到惭愧!”说到这里,李茂林神情严肃。

  李茂林说,这只是教育上的问题。关于长征,有太多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重读长征,在历史中寻找过失,寻找成功的经验。再回到现实,避免这种过失,学习这种经验,这才是我们对长征最好的纪念。”

  本报记者刘海宏卫晓宁文\图

  结束语

  追怀长征珍视历史

  今晨,摊开报纸,一则则散发着油墨香的新闻告知您发生在今天的点点滴滴。时过,它也成为历史。

  70年前的许多往事,或许您全然不知,或许已经淡忘。但我们一定要记得,70年前的今天,历时两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回望昨天是为更好地走向明天,10月8日至今,本报连续刊发了15期特稿,勾勒出了一张踏有长征足迹的地图,寻找陕西的长征记忆。

  也许,您还记得发生在吴起11天的故事,还记得现年87岁的马兆祥老人,离开陕北又历经一年长征回到家乡的传奇经历,还记得发生在长征途中的那段“血色浪漫”。然而,追怀并不是简单地为了铭记。当我们在70年后的今天,再次寻访那些长征勇士、讲述长征故事的时候,一定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就像一生解读长征的军队作家李茂林所写的:回顾历史,并不只是精神上的怀旧,而是为重新认识历史。历史虽已过去,但今天却又是历史的继续。

  能从历史走向现实,用长征精神来指导今天的事业,也是我们纪念长征最大的意义。刘海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