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10:19 云南日报

  彩云之南,一个自然美与人文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发展、交相辉映的地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与实践中,焕发出独具特色的魅力。

  古往今来,追求和谐发展,共创美好生活,始终是云南各族人民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踏上苔痕尚绿的“南方丝绸之路”,寻访古滇国、南诏国、哀牢国的历史遗迹,仔细聆听3000多年依然回荡不绝的马帮铃声,那是各民族通商往来、共同繁荣的最初印证。

  走进清溪纵横的丽江古城,古韵萦绕,民风淳厚,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特点。现存的1700多个东巴象形文字沟通着天人古今,融汇着“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便是和谐、协调、合作。

  极目远眺,从梅里雪山到红河两岸,从乌蒙之巅到瑞丽江畔,云南各民族创造了魅力四射的傣族贝叶文化、彝族太阳历文化、哈尼族梯田文化……这些个性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源于自然、顺乎人性,体现了天人合一、包容万物、兼收并蓄、醇厚中和的和谐精神。

  岁月轮回,斗转星移,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云南,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成为了高原儿女的迫切愿望和自觉行动。

  实现跨越发展红土高原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

  “发展是云南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没有发展,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省第七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白恩培言简意赅。千方百计跨过经济持续下滑这道“坎”,成为凝聚全省人民昂首前行的现实目标。

  盘点5年成果,一个个喜报表明,云南可以大踏步向前走了;一条条数据显示,备受关注的彩云之南爬过了一个个坡,翻过了一道道坎。

  看经济水平,“红土高原”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2001年至2005年,全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稳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走在西部前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

  看发展轨迹,漂亮的U型弧线彰显云南的冲击力——2002年,止跌回升;2003年,巩固发展;2004年,实现加快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1.5%,云南成功地迈出了艰难而可喜的三大步。2005年,云南经济驶入既快又好的科学发展轨道。2006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经济增长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农业增加值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3.4%……

  “跨越发展!”云南人的回答掷地有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能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跨越发展!”云南未来蓝图初绘:到2005年,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全省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消除贫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8000亿元以上,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走在西部地区前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时,既是其黄金发展期,也是其矛盾凸显期。在此阶段,一要持续较快发展;二要平稳发展,否则,许多矛盾就会激化。这一阶段性特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进入“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云南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坚持和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都是有利于云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人心思变革、思稳定,人们盼发展、盼和谐。踏上跨越式发展之路的云南已经具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与此同时,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云南,依然存在发展不够、质量不高、实力不强等现实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民族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云南来说尤为紧迫。”省委书记白恩培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第一、群众至上的观念。他提出构建平安和谐云南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要坚决打赢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的人民战争;三是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经历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云南正着眼长远,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造福基层百姓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矗立了十多年的电线杆为残疾人专用道让路,为的是让那专门铺设的小路更直更平稳;满街随意摆放的垃圾铁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造型美观的分类放置垃圾箱;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走进各个小区,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将沼气池修到偏远的村寨,平整的水泥道路直接铺到了村民家门口;公交车上,人们争相让座的感人场景时时出现……

  构建和谐,云岭大地展示出一幅幅人民安居乐业、事业兴旺发达、社会公平正义的和谐画卷——

  为实现各族人民期盼多年的教育“两基”攻坚目标,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我省制定了《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省长徐荣凯为组长的全省“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州、县两级也健全了相应机构。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相关部门各尽其责、齐心协力推进“两基”攻坚的工作格局。“十五”期间,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达到112个,人口覆盖率86%;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区)127个,人口覆盖率96.1%,如期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

  为向绝对贫困宣战,2001年以来,全省不断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安居温饱工程、易地开发扶贫、产业扶贫、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从2000年到2004年,全省贫困人口减少244.4万人,7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00元提高到1315元,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为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省委、省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组织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财政分配结构等方面迅速出招:用经营工厂的理念盘活农田,变“稳粮调结构”为“围绕增收调结构”,农村经济生机立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一个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红土高原发挥强大的拉动作用。

  为切实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省出台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和预防出生缺陷的工作框架,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3年内,云南少生了约10万人口,出生率下降了至少两个千分点。

  为切实解决农村贫困群众“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从2003年6月开始,我省在20个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惠及600多万农民。

  为解决缺水严重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我省在广大缺水山区因地制宜兴建引水工程、水窖工程、泵水工程、集雨工程、打井工程等18万多件,686万饮水困难的山区群众结束了缺水、吃脏水的历史,全省基本解决了山区农村的饮水困难。

  为进一步完善被称为“和谐社会稳定器”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监督体系。今年7月1日,《云南省失业保险条例》开始实施,我省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劳动阶层。

  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我省抓好九湖水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积极推进开远、洱源、普者黑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开展生态州市县建设试点,完成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开展180个生态乡镇建设,命名一批生态村;加大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编制了云南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规划》。

  云南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加强民族团结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政治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自1999年在全省民委系统推行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以来,各类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排查调处,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全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和睦,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与此同时,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为困难群众服务,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成为了省内各州市党委、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课题,各地出现了不少“新鲜事”、“感人事”。

  失地少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在曲靖市,各级政府专门成立了失地少地农民就业服务中心,并把符合条件的失地少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范围。这个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负责对失地少地农民提供就业培训、就业介绍、就业贷款和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做好失地少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对失地少地农民的生计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失地少地农民解决城镇户口、新区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管好用活土地补偿资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村干部为群众值班--为加强干群联系,弥勒县弥阳镇从2004年开始全面推行“说事制度”,在各社区、村委会分别建立了“说事室”,村干部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来访。据统计,2005年,该镇“说事室”共接待群众来访1645人次,听取群众意见、批评和建议810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调解矛盾纠纷421件,抑制不合理开支11.8万元,群众上访事件因此得到有效遏制,同比下降了17.8%。

  “马背上的法庭”、“背着国徽去开庭”--云南地处边疆,全省法院系统80%的法官工作在基层,80%的案件审理也在基层。在基层法院工作就意味着跋山涉水、走乡串寨、夜以继日、风雨兼程……在日常审判工作中,各地的司法工作者全心全意履行司法为民,出现了宁蒗法院法官“马背上的法庭”和禄劝法院的“背着国徽去开庭”的撒营盘法庭这样感人的事迹。

  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平安和谐云南的必然选择

  “你身体看上去比上次好多了。”9月27日上午,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贺肥村民小组艾滋病关爱点,省委书记白恩培一眼便认出了过去看望过的一位女性感染者。

  2004年6月9日,白恩培与她第一次握手。

  “用3年时间,在全省打一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2005年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出号召,掀开了云岭大地抗击毒魔的新篇章。

  通过创建“平安云南”,进而构建“和谐云南”--这是我省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巩固了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但是,由于云南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始终面临严峻的形势。

  提出构建“平安和谐云南”,缘于我省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赢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的人民战争,全面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摆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大课题。

  “在全省开展创建‘平安县(市、区)’活动,通过3至5年的努力,确保9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平安县(市、区)’的创建目标,使我省社会更加稳定、民族更加和睦、边疆更加巩固、治安更加良好、群众更加安康”。2004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平安云南”的奋斗目标,旨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打防并举、专群结合,不断提高打击违法犯罪能力、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努力营造团结和谐、规范有序、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我省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审视稳定工作,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拓展工作视野,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稳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全省保持了社会治安的总体平稳。我省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战和调研,各级党委、政府及政法各部门迅速行动,做到快侦、快诉、快判,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近年少有。同时,一个专群结合、城乡兼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人防物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已在全省初步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全面展开;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正在形成,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逐步提高。

  --作为全国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作为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兴衰的重要工作来抓:狠抓禁吸戒毒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无毒社区”的创建,现已创建“无毒县”40个、“无毒社区”近800个,一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2006年9月,省委书记白恩培在省司法厅调研时强调:“把司法行政工作扎根于每一位群众之中,把执法为民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干警,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为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司法工作,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司法干警努力践行“执法为民”,机制建设有了新突破,警务保障有了新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有了新进步,公众对我省社会治安的总体满意度连续两年达到80%以上。

  --“不仅小纠纷我们能解决,就是一些几十年解决不了的案件,我们也能成功地调解。”一位基层调解员的话,反映出我省自2003年以来在乡镇、街道全面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取得的丰硕成果。3年来,我省人民调解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取得了“两高两低”(调解成功率高反悔率低,法院支持率高改判率低)的成绩,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各地认真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加大排查力度,消除矛盾隐患,营造了安宁团结的氛围。

  稳定,从根本上夯实了平安和谐云南的基础,打牢了跨越式发展的根基。

  营造和谐文化彩云南各族儿女的自觉行动

  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今年5月11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云南省考察工作。考察期间,胡锦涛听取了云南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胡锦涛强调,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在云南民族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云南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些文化和习俗处处体现着“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的美好主题。

  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等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平安和谐云南的思想根基。要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优秀遗存中的和谐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扬。

  实现天人和谐,重在生态观念深入人心。玉溪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党委政府在制订实施相关政策的同时,下大力气加大宣传力度,力求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生态市建设之中,要把全社会的观念和思想提高到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消费等各个方面,促成了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与文明生态的协调发展。

  实现人际和谐,重在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活动,全省共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6个,有574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并涌现出昆明三中、建水一中这样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德育教育标兵张桂梅等一批优秀模范教师。

  实现身心和谐,重在用和谐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对每个人来说,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族素质不断提高。在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创造了新经验、新成果,大力提高了基层特别是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在构建平安和谐云南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正在培育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鼓舞人心,以富民的实绩安定人心。在万众一心求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省委提出构建平安和谐云南的总体目标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同步发展;群众收入随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低收入和贫困群体逐步缩小,城乡之间、阶层之间贫富差距得到控制和缩小,中等收入阶层不断扩大,分配关系和社会结构趋向合理;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得到建立,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得到改善,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诚信友爱、和衷共济;法制健全,民主公平,管理规范,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社会富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最终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云南。

  “平安和谐云南”,已经成为云岭大地上人人有责、人人共享、人人为之奋斗的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沈向兴李文静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