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水土资源匹配、气候条件适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9:12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贾红路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通过对1952万亩进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并新增水田1000万亩,到2010年,每年可向国家提供粳稻商品粮156.3亿公斤

  

水土资源匹配、气候条件适宜

  名词链接

  粳稻:晚熟而稍具粘性的大米。因为地处高纬度地区,我省以出产寒地单季水稻而闻名。因为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再加上东北肥沃的黑土地,黑龙江大米也被称为粳稻。随着寒地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和灌溉工程的逐步完善,粳稻成为我省三大粮食主栽作物之一。

  金秋时节,沉甸甸的稻穗把稻梗压弯了腰,我省水稻生产又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全省水稻总产达到空前的136亿公斤。不过面对这一令人喜悦的数字,多年致力于水稻基地建设研究的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处副处长、《黑龙江省国家粳稻基地建设规划》项目负责人于景弘道出了自己的思考:“这一数字并不代表黑龙江水稻种植的极限。根据我省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到2020年,我省水稻种植面积完全可以在现状2800万亩的基础上,净增1700万亩,年均水稻产量将从目前的136亿公斤增加到247.5亿公斤。到那时,黑龙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粳米之乡。”

  粳稻热方兴未艾 龙江米摆上南北餐桌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家出台水稻良种补贴政策,我省农民发展粳稻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新一轮粳稻种植热潮正方兴未艾,粳稻产量屡创新高。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中部地区为主的三大粳稻集中种植区。2005年,全省粳稻总产量112亿公斤,而今年,粳稻产量再次突破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36亿公斤。由于黑龙江大米品质佳、口感好,远销全国的龙江粳米不仅创出了独有的绿色品牌,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

  资料显示,过去20年间,我国基本实现粮食的总量平衡,但仍略有缺口,目前,我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粮食350亿公斤左右。但是,未来十几年间,如果我国粮食生产仍维持现有能力,到2020年,当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4.3亿时,粮食缺口将急剧加大到1476亿公斤左右,自给率将下降到74%。因此,建设稳定的国家粳稻基地,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纵观全国各省区自然资源状况,于景弘分析:与西北、华北地区有地缺水,南方水多地少的状况相对应,东北地区水土资源条件匹配较好,尤其是我省现有耕地16800万亩,占整个东北四省区耕地总面积的53%,可以说是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最有潜力的省份。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水利专家杨振怀等曾多次对我省商品粮基地建设课题进行专题调研。专家一致认为,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适于集约化农业经营和商品粮集中生产,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省份。在我省建设国家重点粳稻基地,增加优质稻谷产量对稳定全国粮食市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未来15年粳稻面积再增1700万亩

  将水稻种植面积在现状2800万亩的基础上,再净增1700万亩,这样的预期有何依据?

  “首先,我省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人均耕地4.4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9.3亩,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多的省份。这为发展粳稻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于景弘说,目前我省粳稻种植面积为280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6.67%;在水稻发展潜力最大的三江平原地区,水田面积仅为1523万亩,不足该平原耕地面积的20%,按照东北水资源课题组等相关专家做出的三江平原水旱田种植面积应为1:1的比例计算,当地至少还有1500万亩的粳稻发展潜力。同时,目前我省水旱田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24%,中低产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9.4%。中低产田比重偏大严重制约了粳稻亩产进一步提高。而今后一旦该问题得到解决,可以预期粳稻产量也必将随之大幅度提高。

  “水资源可利用潜力大,是我省发展粳稻生产另一个突出优势。”据了解,我省是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虽然我省亩均水资源和人均水资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我省年蒸发量相对较小,控制性水源工程少,水库可利用水量仅为6%左右,因此地表水开发潜力巨大。比如三江平原内陆水资源虽然并不丰富,但该区过境水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为粳稻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特别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水质均达到Ⅱ级以上,更为生产绿色优质粳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除此之外,日臻成熟的灌排管理技术和栽培技术、初具规模的防洪排涝工程保障体系以及相对较高程度的机械化生产都是我省建设粳稻基地的有利条件。此外,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广普及先进栽培技术提高粳稻的良种化率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5年,全省粳稻种植面积比2004年增加285万亩,优质率达到90%以上。而今年,我省更在多灾之年创下了平均亩产430多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全省水稻总产突破1350万吨,水稻优质品率达到百分之百。

  优势明显 粳稻基地剑指三江

  其实,在我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设想由来已久,近年来,我省有关部门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规划,并先后完成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近期防洪除涝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两江一湖”干流沿岸灌区规划报告》、《黑龙江省水田发展建议规划报告》等多部规划,为我省商品粮基地建设和水田发展总体布局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从2004年8月开始,我省水利、农委、农机等部门联合,由省水利水电勘探设计研究院执笔开始启动《黑龙江省国家粳稻基地建设规划》,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该规划已经于近期完成,并准备上报省政府或国家发改委。

  那么,作为国家粳稻基地,未来我省粳稻生产将如何布局呢?于景弘介绍,根据我省水土资源分布状况,全省三大粳稻主产区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非三江平原莫属。这里“三湖一江”的过境水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粳稻生产的水源保障,未来这里将大力发展地表水灌溉,减少和置换现有井灌面积。到2020年,三江平原粳稻种植面积将在现有1523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到2828万亩。中部粳稻主产区地区将走控制为主、发展为辅的道路,其发展的重点是搞好区内大中型灌区的建设和改造,到2020年,该区的粳稻种植将由现在的312万亩增加到427万亩。而传统的粳稻生产基地松嫩平原将改变以往的发展轨迹,以控制为主,发展为辅,减少井灌面积和大中型灌区上游的小型灌区面积,以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为重点,适度增加地表水灌溉,预计到2020年,这一区域的粳稻种植面积将在现有965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到1245万亩。

  于景弘告诉记者,我省国家粳稻基地建设的总体布局主要是结合了当地的水土资源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要求而确定的。根据规划,工程将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对现有2800万亩水田中的1952万亩进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或新建,并新增水田1000万亩,到2010年,我省除每年自用40亿公斤粳稻外,每年可向国家提供粳稻商品粮156.3亿公斤;到2020年,我省粳稻面积将达到4500万亩,届时粳稻面积将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6.79%,同时每年为国家提供粳稻商品粮207.5亿公斤。

  在我省建设国家粳稻基地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合理布局发展粳稻还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如今农民种植一亩粳稻的年收益约为500~600元,效益比种旱田多几倍。未来,如果再对中低产田改造成功,全省水田的亩均单产可达到550公斤,按目前市场上的粳稻价格计算,到2020年,我省农村人口因粳稻一项就可实现人均增收1422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