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大牛津班” 官员毕业能实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04:54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学员多为广东厅、局级干部,年龄在30—50岁

  □毕业后职位变动者达30%,其中升迁者近5成

  学员特殊,教师都是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封闭式强化教学方式,以及学员毕业后职位变动者达到30%,其中升迁率占到40%—50%的高比例……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中山大学和牛津大学两所名校联手打造的“中大—牛津班”——中大负责学员出国前的英语、公共管理知识和国外政府运作等系统知识培训,牛津负责重点介绍发达国家政府管理改革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经验——四年如一日地持续高端锻造。从2002年上半年启动的第1期,到目前正在校园苦读的第9期,广东先后共有308名高级公务员在这里接受了特殊培训。

  学员为厅局级干部

  在中大,听说过“中大—牛津班”的人可能不少,但真正知道这个班在文科楼具体什么地方上课的并不多。因为,要想成为这个短训班成员,是要经过政府部门层层把关审定资格的,而且整个课程是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的。

  “学员名单都是省委组织部审定的,中大和牛津大学只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方面进行协助。”具体承担这一教研任务的中大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一名老师介绍说,这个班每年有两期,每期为时3个月。每个班的学员固定是35名,他们多半人的年龄在30-50岁之间,均来自广东省各地市以及省内各党委机关、各事业单位,多为现职厅局级干部。而目前正学习中的第9期学员,厅级干部更达到18人,占到学员总数一半以上,“不少是地市级来的副市长一级的人”。东莞、清远、韶关、中山等地的常务副市长都来培训过。

  毕业后能学以致用

  广东省省委组织部培训处曾这样描述这个班的开办宗旨:即培养一批高素质、懂管理的外向型领导人才。中大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一负责人也承认:因这些从政官员,多半是理工科出身,这次他们主要是来系统地学习公共事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内容涵盖行政法、行政伦理、公共政策与治理、公共管理、社区治理、公共预算等诸多领域。

  据中大的回访调查发现,一些学员毕业后,确实已开始在实践中慢慢学以致用。如省物价局价监中心主任陈波,在油价定价控制中,就借鉴了英国政府的做法;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兆华在培训后,将“职位说明书”引入实际工作;江门市副市长李葳则大胆引入ISO质量管理标准,来进行地方政府管理,成为国内第一个率先尝试此举的地方政府。

  “短训开阔了学员视野,能给他们一个理论反思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转换思维。”中大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认为,这一举动,对广东未来的政府管理将起到长远作用。事实上,从这个班走出来的学员,大多已成所在地的骨干。据不完全统计,从第1期到第8期,共有70多名学员职位发生变动,占学员总人数的30%,其中升迁的约占40%—50%。

  揭秘

  教师多为领域权威

  在中大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列出的一份老师名单上,除本校知名教授外,80%以上的讲课老师来自国内各大学、科研机构,是哲学、历史、法学、政治学等诸多人文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如秦晖,清华大学教授,他提的黄宗羲定律温总理都引用了;张成福,人大公共管理专家;钱乘旦,北大世界史领头人;徐勇,三农问题专家;林尚立,复旦英国史专家等。

  3个月要上16门课

  按预先设定的课程,每期“中大—牛津班”将集中进行三个月的学习,并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两个月在国内集中培训,1个月在国外培训。

  中大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介绍,这个班的学习任务,国内学习部分概括起来有:16门课程,10个专题讲座,3—4个学生论坛,1—2次实地考察、两个案例分析,以及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国外学习部分则有42个讲座、一次实地考察。“只有全部学完这些课程,才能够拿到中大和牛津两所名校校长联合签名的结业证书。”

  故事

  猛哥两头赶 上课不瞌睡

  来自湛江市赤坎区的一位书记学员,人称“猛哥”,38岁,是第6期的学员。按要求,学员都是全脱产参加学习,但有些事务当地实在无法拍板时,猛哥就只能在下午4时左右请个假,赶回去处理事务,然后在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再让司机往广州赶,他往往一上车就睡,赶回广州,正赶上9点钟的课。

  “这样子连夜赶,不止一次,但他都能挺住。”更让负责巡班的宋老师大为佩服的是,每次巡班,发现这位整夜赶路的书记学员,居然从未打过瞌睡。

  培训班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班上除设有班级委员会以外,班内分3个小组,各有小组长,更设有1个临时党支部。比如南方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东明,就现任第9期牛津班宣传委员,负责每周出学习简报。

  据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