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猪宝宝”可能超过1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08:12 半岛都市报

  明年是猪年,也是民间广为流传的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为此岛城很多年轻夫妇都争相孕育"金猪宝宝"。记者10月24日从本市各妇幼保健机构了解到,今年4月以来,到产科进行孕检、建卡的孕妇激增,比去年同期增加三成以上。有关专家预测,岛城明年将迎来生育高峰,"金猪宝宝"有望突破10万大关。

  孕妇为抽血不吃早饭产科门诊前排起长队

  10月24日上午,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看到,很多准妈妈在家属的陪伴下排起了长队,等待办理孕产期保健卡和做孕期检查,而隔壁房间的孕妇学校里也坐满了前来学习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准爸爸、准妈妈们。

  据了解,由于建卡需要抽取空腹血样进行检查,所以很多孕妇不到8时就排队等待办手续,而且都是空着肚子来的。“快建完卡,好回家吃饭,可别饿着肚子里的孩子。”这是在场很多准父母的共同想法。

  中午11时30分,记者在建卡登记册上看到,上午一共有20多位孕妇办理了孕产期保健卡。

  建卡数比往年增三成月嫂预定到明年四月

  “总体感觉今年孕妇特别多,上班后基本上都闲不下来。”市妇幼保健院办理孕产期保健卡手续的值班护士高女士告诉记者,“要是赶在周末,来的孕妇更多”。

  该院产科张主任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开始,医护人员就忙了起来,前来建卡和做孕期检查的孕妇明显增加。据了解,7月、8月的建卡人数都超过了400人,9月接近500人,10月截至24日已经有450人建卡,估计10月会突破500人,而这个数字还会一直增加。“去年同期人数则稳定在每月300人左右。”张主任介绍说,据初步统计,今年4月份以来,建卡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三成以上。

  记者电话采访了解到,即墨、胶州等地的妇幼保健机构扎堆建卡现象更为突出,而且大多数孕妇的产期都在明年四五月份。

  年轻夫妇扎堆生育,不光给医院的工作带来压力,还令本市的月嫂、育婴师等家政服务一路走俏。据爱心大姐母婴陪护中心工作人员张秀芳介绍,明年生产的孕妇确实较多,月嫂的需求量因此大增,目前的订单已经签到明年4月。

  民间称明年为“金猪年”图吉利争生“金猪宝宝”

  为何明年生产的孕妇如此之多?记者采访了解到,明年是农历猪年,猪一直有不愁吃不愁穿光享清福的“美誉”,再加上最近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说2007年恰逢“金猪年”,60年一遇,这年出生的宝宝一辈子都有好福气,而确实有不少准妈妈为图吉利,选定在明年生宝宝。

  “单位里很多人都在议论‘金猪年’生宝宝的事,不知不觉成了热点话题。”家住敦化路的张女士在等待孕检时告诉记者,她今年年初结婚,现在怀孕14周,大约明年4月宝宝出生。张女士说,考虑到要是明年不生宝宝的话,那后年是鼠年,属相她不喜欢,大后年是牛年,属相不错但是太遥远,“怀上后听说是‘金猪’,单位很多同事都挺羡慕的,说孩子将来肯定有福气”。

  采访中有不少孕妇表示,之所以明年生育,是来自老人的压力。但更多的孕妇虽然并不相信明年出生的娃娃一定会有好福气,但是都认为赶上总比没有赶上好,“大家都这么说,图个吉利呗”。

  属相生育规律难改变“金猪宝宝”有望超10万

  “都快形成一定规律了,一到猪年、猴年、龙年等年份,孕妇就会明显增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张荣君告诉记者,属相已经成为影响新出生人口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从2000年以来,该院接生的新生儿数量来看,2003年羊年出生的孩子当时的建卡数每月不到200人,出生时医院产科床位充裕,安置起来比较轻松,也享受到了更多的医护资源。而到了2004年猴年,医院各方面的需求一下子紧张起来。

  市统计局的人口统计数据验证了张主任的说法。2000年龙年,本市的“世纪宝宝”高达7.3万人,而到了2003年羊年出生人口数骤跌到5.1万人,2004年猴年新出生人数猛增至8.1万。“照目前的新生儿出生情况来看,今年狗年出生人数估计在8万左右。在这个基数上,按照建卡数增三成来计算,明年的‘金猪宝宝’有望超过10万。”

  扎堆生育未必是福气应避开人为生育高峰

  市妇幼保健院有关专家表示:“选择属相扎堆怀孕扎堆生育这一现象,是趋吉避凶的社会心理,可以理解。但说属相寓意好的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命好,这种说法根本没有任何依据。”

  “就像2000年,属龙的‘世纪宝宝’如今已经遭遇入学难了,别让这一幕重演。”专家提醒,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传统,本就没什么好坏之分,哪个属相都有自己的吉利话,所以市民大可不必以此作为生育指南,更不必争先孕育“金猪宝宝”。如果都迷信这种说法挤在猪年生孩子,必然会破坏人口均衡增长的规律,造成生育高峰,从而使得这些孩子还未出生就面临着入学、就业、结婚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年轻夫妇们最好别盲目跟风。文/本报记者张延平图/本报记者王滨编辑:wyf相关新闻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