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学决策,引领“两个率先”壮丽征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10:33 扬子晚报

  打开江苏改革开放的发展史,从省十次党代会到今天,我们走过的五年是一个值得深深铭记的重要时期。

  站在历史与实践的节点上回溯,我们看到——

  过去的五年,是江苏高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两个率先”伟大实践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省委应对挑战、科学决策,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也是承上启下,为新世纪“十一五”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和良好开局的五年。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性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能否科学决策,则是决定一个地区率先发展的前提。

  细心梳理走过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在江苏抢抓的每一次机遇中,在江苏引领发展的每一步跨越中,都融入了省委科学决策的智慧,民主决策的胸襟,前瞻性决策的开阔视野。

  “两个率先”目标:

  总揽全局 凝聚人心

  【镜头回放一】

  2003年3月8日下午,人民大会堂西大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江苏代表们中间,和大家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总书记对江苏的发展充满了殷切的期望。他说,江苏经济基础比较强,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江苏的同志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江苏实际的加快发展的路子。

  【镜头回放二】

  2003年3月11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洋溢着轻松的氛围。江泽民主席参加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与江苏代表一起共商国是。他殷殷嘱托:江苏的未来前途无量,江苏的发展责任重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苏有条件搞得更快一些。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江苏一定会拓展新优势,再创新业绩,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核心内容】

  “两个率先”是党中央对江苏发展的历史性定位,是两任总书记对江苏干部群众的重托,是江苏全省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期盼,也是江苏对全国发展大局应尽的责任。

  2003年7月23日,省委召开十届五次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决定》,确立了本世纪初叶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即2010年左右在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2020年左右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会上,还明确提出了实现第一个“率先”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要求把“两个率先”作为江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大实践。从此,“两个率先”的目标深入人心。

  在推进“两个率先”的历史进程中,省委始终坚持突出抓住三点:一是把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个精髓,不断推动新的思想解放,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思想上的领先保证发展上的率先;二是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促进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紧扣发展第一要务,不断深化细化“两个率先”的具体部署,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进程·效应】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综合实力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万亿元,比2001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1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达3038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124.8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2319元和5276元,五年实际年均增长12.3%和6.7%。

  今年以来,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1-9月,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9.1%,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6%,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3.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0%。

  江苏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全面小康建设:精心设计全国第一个指标体系

  【镜头回放一】

  2003年全国“两会”一结束,省委书记李源潮来到昆山,走村入户,了解百姓心中的全面小康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玉山镇泾河村村民黄泉宝家,李源潮问他收入多少、有些什么操心事时,心直口快的老黄说:家里吃住用什么都不愁,养老、医疗也“保”上了,日子过得很舒坦。要说还有些什么不满意,就是村前屋后树太少,收入也要再高些才好。

  2006年2月10日,李源潮书记再次来到昆山,回访玉山镇泾河村村民。黄泉宝高兴地说,现在的生活,就是全面小康。

  “当年你给我们提的意见,后来写到了江苏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中。”李源潮告诉黄泉宝。

  【镜头回放二】

  2003年4月29日,全面小康指标制定工作小组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江苏建设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初稿。

  其时,全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可以参照。制定者们告诉记者:“李源潮书记最关心的是富民指标,最后出台的体系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2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1000美元’,这两项最为核心的指标当时是李源潮书记提出的。”

  【核心内容】

  2003年7月,在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上《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获得通过,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不含水分的、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此前,省委还就制定江苏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省人大、省政协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随后,以省委文件的形式下发。

  全面小康体系,其主要指标是四大类,18小项,25个单一指标。“四大类”,分别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4个核心部分。与此同时,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别确定了全省和各个区域的实现时序进度。

  在这个指标体系中,针对我省GDP总量高而老百姓不够富的实际,将“富民优先”放在了突出位置上,首次明确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美元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美元,与人均GDP超3000美元一起,作为全面小康的核心发展指标,从而真正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全面小康的核心内容。这一指标体系,引导各级干部把富民作为最花力气的工作,作为最过硬的政绩。

  指标体系也是把十六大上关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结合江苏发展实际予以了“量化”。

  指标体系的制定,对推动江苏全面小康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导向、激励和考核作用。

  【进程·效应】

  2006年2月,据省统计局及有关部门的权威监测显示,对照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目标值,2005年我省有12个指标达标,比2004年增加6个。自此,从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以来,我省全面小康各项指标完成时序进度的情况是:2003年有19个,2004年19个,2005年增加到23个。

  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我省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实现全面小康提出了不同的时序进度,即省定时间是:苏南为2007年前;苏中为2012年前;苏北为2017年前,宿迁市为2019年前。按省定实现全面小康的时间,在13个省辖市中,20个及以上指标达到时序进度的有10个市。

  苏州、无锡两市已经达到了江苏全面小康指标。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江阴六个县级市达标。在2006年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江苏占17席,其中7个县跻身前7强,昆山名列第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四个优先”鲜明导向

  【镜头回放一】

  2004年5月5日至6日,江苏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江苏视察。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在科研院所、百姓家庭,他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要求江苏的各级干部,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全过程,让今天所做的一切,给后人多留些赞叹,少留些遗憾。

  2005年10月12日至14日,胡锦涛总书记又一次来江苏视察。他再次提出希望:江苏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又要坚持科学发展,也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要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上,努力实现江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镜头回放二】

  2006年7月14日上午9时。在全省环保大会上,省政府和全省13个市的负责人一一签订了《“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此次是江苏省首次就单项环保指标签订责任书,标志着江苏在排污控制方面正在与国际接轨。

  【核心内容】

  2004年5月30日,省委召开十届七次全会,强调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全过程,明确了江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十大举措。

  随后,省委又根据省情特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江苏具体化,在继续抓好富民优先的同时,又分别对实行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作出具体部署,使“四优先”方针成为江苏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

  2005年6月12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举行, 明确了我省建设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06年3月28日,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会议举行,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树立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保发展的理念,服从全局需要,层层分解节能降耗目标,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硬指标。

  2006年4月19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举行,对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力争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

  2006年7月13日,全省环保大会举行,省委、省政府将中央下达的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削减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地、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并向全省人民作出承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进程·效应】

  富民优先,使全省的富民进程提速。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四年下降,目前控制在3.5%以内。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去年底的第七位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第五位,与人均 GDP 排位基本相称。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变化。

  科教优先,制定了发展《纲要》,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以年均40%的速度递增。全省现有高校115所,在校大学生123.9万人,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131万人,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环保优先,近五年全省GDP 翻了一番多,万元生产总值的主要污染排放量下降了30%左右。目前我省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5个、全国生态示范区30个,分别占全国的1/3和1/5。

  节约优先,去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为1.06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今年上半年全省能耗水平下降3%,比全国多降3.8个百分点。

  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推进苏中加快崛起

  【镜头回放一】

  2003年6月25日,泰州。

  省委、省政府举行新一轮沿江开发工作会议。推进苏中加快崛起的重要决策,从这里走向江苏黄金江岸的15个县市。

  【镜头回放二】

  2006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生态安全高层论坛在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向首批荣获“国家生态市”的我省张家港、常熟、昆山和江阴四市授牌。首批国家生态市全国有6个城市入选,江苏沿江市县就占了3个。

  【核心内容】

  新一轮沿江开发启动之初,省委就确定了“整体开发、有序开发、集约开发、联动开发、纵深开发、开放式开发、创新式开发、保护式开发”8条指导原则。提出要把沿江地区建成国际制造业集聚带,发达文明、充满活力的滨江城市带,生态良好、风光优美的大江风光带。

  沿江开发规划中绘就了蓝图: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区、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缩小江苏南北差距的传导纽带。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四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电子、纺织、造纸、医药、新材料、农产品出口加工等产业。

  【进程·效应】

  沿江开发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拉动了苏中地区的崛起,沿江地区经济已经成为全省“半壁江山”。2005年,沿江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70亿元,同比增长15.7%,以占全省约1/3的人口、1/4的土地,创造了全省53%的生产总值。沿江37个开发区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42.7亿美元,占全省1/3。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使沿江环保和生态建设得到了同步推进。监测显示:目前长江干流水质较好,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沿江主要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

  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镜头回放一】

  2003年以来,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多次深入苏北调研,就加快苏北振兴听取基层干部的心声。省领导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振兴苏北的“第一方略”,要从根本上激活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

  【镜头回放二】

  2005年11月26日,苏北宿迁。

  首届苏北国际交流合作会议举行集中签约,42个项目总投资达7.74亿美元,单体项目规模超过了2500万美元。一天签下数亿美元大单,这样的事实说明,苏北正在成为外商青睐的理想投资地和产业转移的优良承接地。

  【核心内容】

  加快苏北振兴,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2005年3月31日,省委、省政府在盐城全面部署加快苏北振兴、加快推进苏北全面小康建设工作。

  会议明确了振兴苏北经济的主导方向:加快新型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加快经济国际化,继续举全省之力支持苏北加快发展。完善落实加快苏北振兴的政策措施,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由以扶持输血为主转向激活内生造血机制为主。

  针对苏北发展滞后主要是工业发展滞后的实际,在提升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水平、加快沿江基础产业带建设的同时,2005年5月,江苏又一条重要的产业带,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开发在连云港揭开序幕。

  【进程·效应】

  在政策的推进下,苏北的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承接了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本加速落地。今年前7个月,苏北五市实际到账外资5.3亿美元,增长118%,增幅全省领先。

  苏北多项经济指标增幅领先全省,超过苏中、苏南,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历史性起飞期。今年1至7月,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12.16亿元,同比增长22.1%,比苏南高0.5个百分点。苏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06.83亿元,增长39.5%,分别比苏南及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7.4个百分点。全省财政收入增幅前6位的省辖市,苏北五市全部上榜。

  “双轮驱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镜头回放】

  2005年7月5日上午,南京人民大会堂。

  来自广州、深圳的四位企业家和政府领导应邀来我省介绍广东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真经”。广州市经贸委主任平欣光感叹说:从江苏现代服务业考察团离开广州到报告会开讲,前后不到半个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抓现代服务业决心之大,动作之快,举措之新,让人佩服。

  【核心内容】

  2005年7月19日,省委、省政府在无锡召开全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对全省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作全面部署,出台了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和《若干政策》,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

  发展目标振奋人心:到2010年,江苏实现服务业总量倍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生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40%左右,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正努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低成本支撑,为城市现代化拓宽多元化就业空间,为“富民优先”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为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产业模式,为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供全面选择。

  【进程·效应】

  进入服务业领域的外资越来越多。2006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15个,协议注册外资48.12亿美元,同比增长46.34%;实际到账外资13.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3%。

  一批服务业品牌和集聚区正在形成。苏宁、苏果等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服务业品牌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无锡不锈钢市场、龙潭物流基地、华东五金城、昆山国际商务中心、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实施到2010年总产出达万亿元的“双倍增”计划。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和第一大出口行业。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镜头回放一】

  2005年4月22日,在江苏视察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淮安涟水王嘴村。

  村支部书记王伟章带领大家建设中心村,这里村容整洁,道路宽敞,还有农民公园、农贸市场,办起了外国语学校。

  在村头,贾庆林高兴地说:“来,我和大家一起照个相吧”。村民们围拢到他的身边,大家开心的笑容瞬间“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镜头回放二】

  2004年10月11日,省长梁保华到徐州调研。在位于邳州市西北部丘陵山区偏僻的燕子埠镇,他走村串户,向村干部和乡亲们仔细询问农村改水、草危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合作医疗和税费改革等方面的情况。他说,五件实事改善了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要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核心内容】

  过去的5年,是江苏农民得实惠最多的5年。

  省委明确提出,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农民增收为核心,实行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对“三农”实行建设安排、分配政策、财政收支“三个倾斜”,实现了“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

  2003年起,乡村道路、农村改水、草危房改造等五件实事惠及千家万户。

  2006年省委再次作出重大部署,启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500万农民转移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城乡规划全覆盖、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农村保障工程、“千村万户帮扶”工程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

  【进程·效应】

  农民转移加快了。到2005年,全省有750万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就业。“十五”以来,我省平均每年有58万人异地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的时期。

  农民收入增加了。到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76元,比2000年增长47%,已连续5年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二位。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的最大来源。农民增收中有一半以上来自非农收入。

  农民负担减少了。近3年来,全省农民负担总额由90亿元下降到8.7亿元,人均减负159元。

  城乡差距缩小了。近3年来,江苏一直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今年前三季,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646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90元,增长14.2%。农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从农民要求最紧迫、受益最直接的事做起,以新一轮农村“五件实事”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正全面推进。

  三创:为“两个率先”注入精神动力

  【镜头回放】

  2005年2月28日,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源潮首次提出要大力弘扬以“三创”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

  2005年7月14日,由吴仁宝、邓建军等组成的“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报告团”从南京启程,赴全省各地开展巡讲活动,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

  【核心内容】

  省委高度重视塑造与“两个率先”相适应、富有时代特征和江苏特色的人文精神。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在“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弘扬创业精神,就是要使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成为江苏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使思想解放、敢干敢变、与时俱进成为江苏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鼓励、引导和支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弘扬创优精神,就是要使争先进位、勇于攀登、争创一流成为江苏思想文化的显著特征,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

  【进程·效应】

  “创业、创新、创优”,已经成为7400万人民共同的精神动力,成为新时期江苏精神的集中体现,成为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

  据省统计局去年抽样调查,认为“三创”精神对江苏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作用至关重要或有较大作用的居民占86.9%,认为我省在“三创”上已取得成效或成效显著的居民占70.7%。

  推进科技创业:建立江苏发展新优势

  【镜头回放】

  2005年10月22日下午,温家宝总理考察江苏。他一下飞机,就来到南瑞继保电气公司、南京中电光伏公司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调研考察。他说:“这些企业给我的印象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下了很大的功夫。江苏要实现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和进步。希望江苏能成为创新的热土和沃土。”

  【核心内容】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把2006年确定为“科技创新促进年”,对落实科教优先方针、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走以应用开发为特点的江苏自主创新之路,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江苏自主创新现实的渠道,把推动科技创业作为主要着力点,把培养科技型企业家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轨,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跨越。

  省委领导要求,江苏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当好“后勤部长”,尽心尽责地为科技企业服务,满腔热忱地为科技人才排忧解难。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不只满足于“放水养鱼”,更要追求“放水养龙”。

  【进程·效应】

  全省正通过有效的政策尤其是合理的利益机制,建立更有利于科技成果应用的创新体制和分配机制。鼓励高校师生科技创业,推动江苏实现从农民企业家创业、民营企业家创业到科技企业家创业的跨越。

  眼下,全省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创新创业的典型——

  海归博士施正荣创办的新能源企业无锡尚德,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荣领衔创办的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在国内电力自动化行业领跑。

  建设和谐江苏:五统筹、五兼顾、五大载体

  【镜头回放】

  2006年10月19日,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省委委员一致通过中共江苏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会场内响起了阵阵掌声。

  【核心内容】

  省委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发展、兼顾利益、重在建设”的思路,着重抓好“三个五”。

  落实“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南北互动并进;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统筹省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全面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力度。

  坚持“五个兼顾”:兼顾国家、企业、群众三者的利益,建立健全各方利益协调机制;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建立健全弱势群体帮扶机制;兼顾改革中得益较多群体与得益较少群体的利益,建立健全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兼顾社会中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建立健全共同富裕促进机制;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建设“五个载体”:全面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文化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市场环境和生态环境。

  江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左右,在江苏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使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得益、社会充满生机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谐江苏。到2020年,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使江苏经济更加发达、人民更加富裕、法制更加完备、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生态更加优良,成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省份。

  【进程·效应】

  2005年,在中央综治委组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中,我省名列全国第一。在国家统计局对公众安全感的抽样调查中,我省也名列全国第一。

  全面建设法治江苏,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努力打造绿色江苏,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文化江苏,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积极构建诚信江苏,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载体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江苏正阔步走来!本报记者 金伟忻 陆 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