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失落的河灯,尴尬的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10:41 江南晚报

  记者黄孝萍

  古运河畔有关河灯的风俗与历史,正在远去,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寻访越来越艰难。正在搜集整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面临相似的困境

  上月底,南长区召开了一次文化推进会,会议上,一项名为河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然而,记者特意就此事寻访相关部门和人士时,回答却让人感到忧心忡忡。

  南长区文体局的马先生表示,不知道谁会制作河灯,只听说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散落在南长境内,要他们去寻找,但是如何下手,他们也感到一筹莫展。

  随后,无锡市工艺品厂和工艺美术协会等多位人士均对此摇头,表示不知道此物。接通无锡市工艺品厂厂长室的电话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表示,该厂曾经做过灯,但已是20多年前的事,虽然市场有需求,但是由于是手工制作,一天只能做几个灯,卖又卖不了几个钱,早已停产,而问及那些会制灯的手艺人时,他表示,有些过世,有些生活不能自理,无法提供采访对象。

  河灯是什么?在网上,记者查到了多项和河灯有关的资料。

  与此相关的习俗很多,有人称河灯文化大约起源于春秋时期,目的在于祈雨,敬神、求得上天保佑,使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秦民安。也有人说和佛教的中元节有关,也就是俗称的鬼节、盂兰盆节,节日点灯用于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但是演变到民间,则更多成了一种节日的欢狂,被赋予了多种含义。

  有的地方将放河灯和七夕相连,有的地方则将河灯中莲花灯与莲子相连,成为早生贵子的祈子象征,也有地方在中秋节有放河灯习俗。

  艰难的寻访

  记者找到一份资料,文中说,沿南长街两岸家家门后都是水码头,除了可以在这里洗汰,每逢农历七月半和七月三十日的地藏王生日,各家都有放水灯的习俗,据称是莲花朵朵飘浮水中,整条古运河形成了流光溢彩的灯海。

  在南长区老区长曹荣之的帮助下,记者寻访到了南长丝竹灯笼业资料的整理者———吴茂圻,老人已80岁,他在电话中婉转地谢绝了面谈的要求,因为对于这些他表示已经记不清了。他说,这篇资料的作者张家鼐如果还活着,刚好90岁,但此老早中风多年,并在去年去世。据称,张老当年曾当过清名桥地区博爱镇镇长,搞过灯笼业销售,所以对当时的情况比较熟悉。因此,文中提及的会制灯的徐小伟、范慕贤等人只有张老知道了。但是对于放河灯的习俗,吴茂圻他清晰地记得小时侯确有其事,时间大致是在农历七月。

  唯一的制灯人

  就在记者愁眉不展时,一则2002年南长古运河举办过的“七夕红豆相思情,两岸相聚古运河”灯会曾放过河灯的消息阅入了眼帘。

  据有关人士表示,南长境内有人会扎彩灯、宫灯之类,和河灯肯定有一定联系,可以问一下清名桥街道的金主任,他土生土长在运河边,对这一带的情况十分熟悉,应该知道此事。然而,辗转联系到金主任之后,他也不知道关于河灯的事情,但是他介绍,大窑路有个叫景天福的人,是清名桥古工艺彩灯厂的厂长,他会做灯,当年台湾还特意拍摄过专题片,可以向他咨询相关情况。

  在大窑路社居委的帮助下,见到了家在一座二层小楼中的景天福。在交谈中得知,景天福出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他是丹阳人,因为认识了妻子,年轻时就来到无锡,尽管乡音未改,他仍表示自己在无锡生活了30多年,早已把自己当成了无锡人。他早年曾在老家的塑料厂、工艺厂呆过,到了无锡后,学过泥人,搞过灯会。就在搞灯会的过程中,聪明的他边学边干边悟,跟着一些老师傅琢磨出不少制灯门道。但对于这些师傅,他也叫不出名字。

  上世纪80年代,他自己兴办了一家私营企业,带领10多个工人制作起各式彩灯,城中公园、锡惠公园、影视城的不少彩灯都出自他的手笔。活忙得时候,他要提前一年做准备,从景天福家中成堆的昔日留影可以看到,各种各式的灯,奇姿曼妙,其中有一些就是河灯。景天福表示,只要会做彩灯,那就会做河灯,一般河灯以荷花灯为主,还有各种动物灯,有兔子、老鼠、老虎、狗等等。古代以纸糊为主,中间点燃蜡烛。2002年的那场七夕盛会中,古运河上曾有过千盏河灯竞流的盛况,他参与了其中的河灯制作,不过那次很多都是绸面所糊,里面用小手电做光源。那些河灯沿运河漂流,谁捡到了就归谁。

  景天福表示,无锡仅他一人还在从事制灯业,常州、上海已没有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无锡市场的灯展都是从苏州等地来的彩灯,这些灯在景天福眼里,制作相当粗糙。而从每年都要举行元宵灯会的南禅寺了解到,他们的灯是从云南、四川、贵州、句容等地购置的,每次都要为此花费10多万,其中也会有一些河灯。

  迫在眉睫的抢救

  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邹主任表示,他们也只是暂时将河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目前没有任何现成资料可以查询。其实除了河灯,还有很多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滨湖区的太湖龙舟、马灯舞,新区的荡湖船、花灯等。而之所以将这些列入挽救、寻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曾经在一些群众文化活动中见过。但是,现在仍有不少尴尬,比如说滨湖区的太湖龙舟,现在也在搞,但是调查时,却发现其中涉及的人员基本都是从外面请来的,到底是否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文化,现在还不敢下定论。

  并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或习俗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邹主任举例说,有人撕纸撕得很好,可以说这个人是一个民间艺术家,但是却不能代表这就种艺术就是无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表示,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多项条件,比如有一定的历史年代,有一定的传承谱系,曾经每年定期举行此类活动,曾在某一地区盛行。

  文化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今年刚挂牌,一切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东西他们只是听说,或者有人曾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见过,但是要去寻找,困难不少。

  而事实上,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很多曾经盛行一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行渐远,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很多都已溘然辞世。

  历史的断层,让抢救工作显得迫在眉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