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非洲维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00:11 新京报 | |||||||||
虽然利比里亚的条件艰苦,但是营区里的战士们可丝毫不能偷懒。他们每天六点钟起床,做早操,和国内的正规化训练一样,而且因为任务的连续性,他们基本没有周六日休息的概念。他们的刻苦勤奋,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也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 中国驻利维和运输分队是联利团(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惟一的一支运输分队,主要担负着利比里亚境内4个战区、36个维和部队执勤点的油料、生活物资、建筑材料以及国
联合国驻利比里亚副特别代表路易斯·卡洛斯·达科斯塔先生这样评价中国维和运输分队:“中国运输分队不单单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也为利比里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对你们所表现出来高度的纪律性表示敬佩,你们确实为自己的国家争了光。” 另外,工兵方队负责第四战区道路的维护,还有一些工程保障,比如桥梁之类。医疗分队则主要保障四战区的维和部队,还有当地民众的一些紧急求救。当地的环境比较艰苦,中国维和医疗队队员为了给老百姓看病,也克服了很多困难。 中国在非洲维和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从2003年开始,中国加大了在维和行动上的力度,向联合国在刚果(金)、利比里亚和苏丹的维和行动派出了成建制的非作战部队。目前,有1273名中国维和军事人员在非洲参加7项维和行动。 位于非洲中西部地区的刚果(金),国内局势动荡,各派别武装冲突不断。应联合国的要求,2003年4月中国维和部队到达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这是中国派往非亚洲区域的第一支维和部队。该部队由175人的工兵连和43人的医疗小分队组成。2003年11月30日,第一批60名的中国维和人员被派往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在12月,中国再增派另外490名人员,使维和部队总数达到550名。 2006年5月,一支435人的中国赴苏丹维和部队应联合国维和机构的要求,前往苏丹南部的瓦乌执行维和任务,期限为6年半。这是目前中国维和部队参与的期限最长的一项维和行动。中国对维和部队成员选拔要求极为严格,成员无论外表、身手都要是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目前中国还没有向非洲派驻战斗部队。 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取得的成绩不是凭空得来,他们也克服了很多困难,尝到了很多艰辛。 给友军送水 前些天,驻守在沃因贾马的巴基斯坦维和部队断了饮用水,中国驻利维和部队运输分队主动承担了紧急送水任务。从蒙罗维亚到沃因贾马距离近400多公里,跨三个战区;途中多为五六米宽的土路,泥泞不堪。为了及时将友军所需的饮用水送到驻地,运输分队的官兵一大早就冒雨出发。一路上,暴雨时断时续,本已坎坷的土路变得泥泞湿滑,给车辆行驶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运输队的士兵们一路上丝毫没有耽搁,渴了就喝一口自带的白开水,饿了就在车上啃一口方便面或面包,连续奋战15个小时,终于将水送到了沃因贾马。 “和平停车场” 利比里亚绥德鲁市中心的一块约500平方米的场地,昔日还是一幅杂草丛生、废弃物资和生活垃圾堆积如山的破败景象。7月的一天,绥德鲁市所在的大吉达州克里斯·贝雷州长来到中国维和工兵分队营区,请求中国工兵为他们在绥德鲁市中心修建一个停车场。虽然帮助当地政府修建停车场不属于大队的任务,但是大队高度重视。经过三天的紧张施工,维和工兵大队的官兵们共吊装杂物12吨,清理垃圾8吨,平整场地500平方米,新垫干土约1000立方米,新修花坛10个。看到新建成的停车场,贝雷州长对中国工兵施工的速度和标准赞不绝口,和维和部队李春堂大队长一起立下“和平停车场”的标牌。 “糨糊面” 在连日大雨后难得的一个晴朗周末,早晨五点半,官兵们简单地吃了点方便面,便开始对被冲坏的道路进行修复、加固,抢修完这段路后已是中午时分。正当大家准备离开的时候,镇上小学的校长请求战士们给予帮助,为孩子们修一个足球场。 陈大俊副大队长望了望天空的乌云,估计大雨快来了,而官兵们离营区还有30多公里。此时不知什么时候路旁站满了一群十来岁的孩子,黝黑的脸上满是渴望的表情。这感染了全体官兵。 听到命令后,大家迅速展开了作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原本高低不平、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的地方,变成了一块平整、漂亮的足球场,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跑上去,尽情地玩耍。在欢呼声和感谢声中,官兵们离开了小镇。到达宿营地时,炊事班为大家煮的午餐面已经变成了“糨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