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吴静娴:用真情打造“真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6:08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吴静娴(《真情实录》编导)

  换到新部门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真情实录2004评选活动”,新部门、新任务、一个新开端。如今《真情实录》转眼已经快两岁,而我也陪着她共同成长了近两年。

  当过记者的人知道,接触新闻久了,人也会变得麻木,遇到再惨烈的事情看到再残
酷的画面,生出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同情,而是兴奋,但是《真情实录》的记者绝对不是这样。“讲述真情,感悟人生”,我想《真情实录》的宣传词应该是每一个真情记者的心灵体验。对我个人而言,每接触一个真情人物,就像给心灵注入一丝清泉,套用我们一个真情人物涂翘说的话,“我活过许多人活过的人生”。

  记得自己在《真情实录》做的第一个片子名叫《三十五年,无言的爱》,尽管这是愚人节播出的片子,但讲述的绝对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至今还对片子的开头记忆犹新,解说词是这样说的,“……远处走来的就是当年的知青沈锡美,如果不是当地人介绍,我们很难相信,这个地地道道的皖东农妇就是当年的上海姑娘……”。头发蓬乱、脸色蜡黄、皮肤粗糙,这就是沈锡美给我的第一印象,强烈的视觉刺激使我在看到她的那一刻就决定,一定要用这个场面作为开头。而没想到,更震撼我的还在后面。看到我们,锡美特别激动,每天面对哑巴丈夫,她无法畅快地说话,何况在她面前的,是家乡来的人。她一会儿滔滔不绝,一会儿又唱起越剧,在短短半天里,这个年纪比我大30岁的沈锡美用近乎半生不熟的上海话讲述了自己跌宕的人生。35年来,为了报答曾经救她一命的当地青年,本来高高在上的上海知青嫁给一个聋哑丈夫,为此母女反目、过上了无米下炊的生活,更惨的是,锡美又经历了儿子夭折、灰心厌世……,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我只是听着听着哭了。做短新闻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原来一个特别小的决定,竟然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而我更没有想到过,原来世界上真的有沈锡美这样的人,为了报恩不顾一切,直到如今过着家徒四壁的生活,却依然和丈夫不离不弃,流着眼泪笑对人生。

  说到知青,说到眼泪,不得不说到一个关于知青的片子《回家》。当年的90多个“插兄”要趁十一长假回黑龙江,我们出动了四个人的强大队伍一同前往,从10月1日一上火车,笑和泪就没有停止过。凌晨时分,一个天津知青可以在寒风中等候两个多小时,只为利用靠站的8分钟见见30年没见的战友;为了相聚,牡丹江的知青可以不远千里赶到黑河与老友重逢。知青傅建本来到当年的师父家里探望,只大他六岁的师父已经满头华发。聚时短暂,临别一刻,两人拥抱不愿放手,师父师母竟然泣不成声,因这一别不知又是几个30年,那一刻我已经无法再提问,而回头看到,摄像老师一手扛着机器,一手却在抹眼泪……其实,直到现在也无法理解他们的“知青情结”,然而,不理解,却感动。《回家》的宣传片里这样写:“是什么力量,教七尺男儿泪长流?是何等情感,让时光倒转数十年?”我不知道出生于80年代,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尽管生活富足,但是二三十年以后,有什么地方会让我们牵念地夜不成眠?有什么人会让我们感动地抱头痛哭?有什么情感会让我们回想起来又心中无憾呢?

  其实,想说的还有太多太多。《爱在路上》里,余根松用心血和结婚戒指表达了对绝症新娘的无悔爱情;《大漠红烛》里冯志远老师用一生美丽的诗句勾勒出寂寞而珍贵的支教生涯;而60分钟的《百年爱情影像》里记录的电影故事,探讨的爱情本质……

  我们在讲述真情,真情在感动我们,这些故事,都将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如果问我《真情实录》拿什么来感动你?我会说,无他,情贵在“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