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陈水扁陷入家庭丑闻专题 > 正文

陈水扁“下台”承诺欺骗百姓不懂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5:39 东方早报

   本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水扁6日晚表示一审判妻子吴淑珍有罪他就下台。一审审理时间要多久?根据台“司法院”规定,一审办案期限为1年零4个月,而如果法官能在期限内结案,最迟要到2008年3月初,届时新任“总统”都快要选出来了,离陈水扁任期只剩约两个月。

  据了解,台“司法院”为避免法官延迟审理案件,订有一审办案期限1年零4个月的规
定,但此属行政规定,逾期结案并不违法。即使法官依足办案期限规定,“国务机要费”案在近日移送台北地方法院分案后,“厉害的律师”绝对可以把一审拖到2008年才判决。

  有法律界高层人士指出,此案法院审查时,吴淑珍大可以生病为由,要求延期开庭,届时御用律师顾立雄也可以以要追查“国务机要费”是否真用于“机密外交”为由,要求到“外交部”、“驻外使馆”调查,只要涉及调查的部门慢慢回复,就算公正的审判长也无法完成一审快判决,这样就可以拖到扁做完任期。

  因此,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陈水扁“一审有罪就下台”的承诺是标准的诉讼拖延战术,等于在欺骗不懂司法实务的老百姓。

  另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水扁夫妇爆发贪渎疑云,根据最新相关数据估算,6年来岛内民众因当局贪腐损失约新台币4500亿元。

  据台湾联合报6日报道,根据IMF专家Mauro的“千分之三”理论,自2000年扁上台至2005年间,台湾每年平均每人所得约为13944美元,根据“千分之三”理论,因为贪腐,每人每年牺牲掉约100美元,6年来的岛内平均人口为2254万人,因此每年岛内民众遭扁当局贪腐“暗害”的金额约为新台币747亿元,6年来总共损失4482亿元左右。《厦门日报》供稿

  相关新闻

  扁妻吴淑珍将被“秘密”庭讯

  早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国务机要费”案侦结起诉,移由台北地方法院审理后,院方将尽速召开庭长会议决定分案方式。由于案情内容可能会与部分“秘密外交”活动有关,全案有可能全程或指定若干审理庭采取限制旁听方式,“秘密”进行庭讯。

  经历4个多月的侦查,“国务机要费”案11月3日终于起诉,不过这只是“国务机要费”案进入审理阶段的开始,在台北地方法院收到起诉书后,将举行庭长会议决定分案方向。此前有消息说,陈水扁妻子吴淑珍将在一个月内受审,陈水扁也将一起出庭。

  台北地方法院发言人刘寿嵩6日表示,由于案件可能涉及“机密公务”,部分会采取秘密方式审理。《厦门日报》供稿

  

国民党开始三度罢免陈水扁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6日上午举行党团大会,通过罢免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的提案。如果能顺利通过相关审查程序,台“立法院”预计将于11月24日第三度表决罢免陈水扁案。

  由于泛蓝阵营在席次上占据优势,国民党党团的这一提案7日将可在“立法院”程序委员会顺利获得通过。从10日起的15天内,“立法院”将对提案进行审查,预计将在11月24日举行的“院会”上进行表决。

  亲民党方面已经对国民党的“罢免案”表示支持。两党并呼吁“台湾团结联盟”和民进党籍“立委”能与涉嫌贪腐的陈水扁划清界限,在“院会”中投票支持“罢免案”,然后由台湾地区民众来决定陈水扁的去留。

  在台湾“立法院”现有220个席位中,国、亲、新三党“立委”席位以及支持“罢免案”的“无盟”(长期与泛蓝合作的一个政党)、无党籍“立委”席位,尚不能达到“罢免案”获得通过的三分之二多数的“门槛”。11月3日,在台湾检方认定陈水扁夫妇涉嫌贪污、伪造文书并对陈妻吴淑珍提出起诉后,拥有12席“立委”的台联党主席苏进强曾宣称该党会支持第三次“罢免案”。但是,台联党“立法院”党团6日表示,请党中央先“停、听、看”岛内民意反应,再决定是否支持第三次罢免陈水扁。

  此前,泛蓝阵营在“立法院”两度推动罢免陈水扁,均由于民进党反对、台联党弃权,而未能获得通过。“三度罢免”是否再度落空,备受岛内舆论关注。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 962288 或 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相关专题:陈水扁陷入家庭丑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