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者5天5夜荒楼体验带您走进边缘人群生活(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9:04 新文化报

  老黄妻子坚决不让孩子做了,尽管她家急需钱,但她说:“不能把钱放在第一位,不能让孩子坏了良心。”

  人物:老杨,卖水果

  老杨一家三口已经把荒楼当成了自己的家,并和附近的居民建立了很好的关系,逐
渐融入了长春的生活

  住在二楼的老杨和妻子来自榆树市。妻子是最先来长春闯荡的,至今已经6年了。尽管老杨由于股骨头坏死,行走要靠两根手杖,但他觉得生活还挺好的。现在,老杨一家三口已经把荒楼当成了自己的家。

  一家三口卖水果,每人推着一辆车子沿街叫卖。到了22时,老杨还要去附近的饭店打更,尽管他腿脚不利索,但老板很信任他,坚持用他。

  老杨进城后,他说花钱的地方很多,上街就要花钱,但惟一省下的就是人情费,因为农村讲究生随死随。老杨的妻子是很要强的女人,说话很快,在供完女儿大学后,她说下个奋斗目标就是给儿子娶个媳妇。

  老杨对荒楼的未来很担心,“要是没有这栋楼,这里的住户真不知道将住到哪里?”6年来,他已和附近的居民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并逐渐融入了长春的生活。

  人物:老夏、小项,民工

  他们是两三个人住一张床,再有两三天就回去了。但他们说,明年还会来,长春其实挺好的,好人挺多

  大船那部分住的多是工地上的民工,数十个大通铺两行排开,楼下就是水潭。大通铺的中间,一伙民工正在“刨幺”。尽管扑克不全,但他们玩得兴致勃勃。

  在攀谈中,记者和老夏、小项等聊了起来。

  记者:你们为什么出来打工啊?

  老夏:家里地不够种,村里年轻人几乎都出来了。

  小项:为了孩子。

  记者:你不想孩子吗?他们来看过你吗?

  小项:哪有不想的?可一趟就100多块,跑不起。

  老夏:他想孩子,更想孩子他妈!(民工们一顿哄笑,小项不好意思地笑了。)

  记者:你们睡这儿不冷吗?

  老夏:集体取暖嘛(他们是两三个人住一张床),今年结束得快,我们再有两三天就回去了。

  记者:明年你还会来吗?

  小项:明年应该还会来,长春挺好的,好人挺多。

  人物:王三,楼房临时管理者

  他原来在农安做工,来长春不到两年,他是帮别人来管理这栋楼房。房客们对王三的评价很好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房客们对王三的评价很好。老黄很感激他:“人家知道我没钱,主动让我缓交房租。”

  在即将结束体验时,记者向王三坦白了身份,王三憨厚地笑了。他说,他原来在农安做工,来长春不到两年。他也是帮别人来管理这栋楼房,房主始终不来,他收到的房租大多都用在维护荒楼上了。王三说,住在这里的居民基本都来自农村,他们来到城市里,生活比较艰难,但人都非常善良,困难时大多要彼此帮助。

  人物:孩子们

  有的就在附近的小学就读。大船成了他们的天堂,常玩的游戏是在楼内藏猫猫

  在大楼里,相对来讲孩子是比较活跃的。一楼来自公主岭的老陈家,女儿、女婿都做环卫,外孙子是3岁时来的长春,现在已经7岁了,正在附近的小学就读。他的玩伴是楼内的孩子,大船就成了他们的天堂,常玩的游戏就是在楼内藏猫猫。

  来自农安哈拉海的老张,同样做环卫,每月510元钱的工资让他很满足。他的外孙女叫轻雪,方便面是她比较喜欢的食物。孩子妈妈也在长春打工,但很少能见到妈妈,只有姥姥陪着她。

  荒楼里很多住户期望孩子能在城市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可教育的支出又成了他们的一道难关。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3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