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工成献血主力”拷问血液“透明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12:36 法制晚报

  “农民工成献血主力”拷问血液“透明度”

  《中国青年报》昨日报道,据调查显示,今年7月,昆明地区参与无偿献血的5879人中,公司职员(主要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农民工占62%,大学生占25%,而公务员只有5人,所占百分比忽略不计。“高校一放假,血库就告急”,紧接着“农民工成了献血主力”。

  难道广大市民、职员、公务员真的都“冷血”吗?有报道说,其中一部分人认为,“献血是无偿的,但患者在医院用血时却要付很高的价钱”,因此拒绝献血。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在学校的宣传下,我是一名当之无愧的“献血积极分子”。如今毕业做了大学老师,“深谙世道”,却只剩下“动员”的劲头。理由很简单,“动员学生献血”是我的工作,但我本身却对当下的血液采集和使用过程有一些怀疑。

  根据《献血法》规定,“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血站有没有营利,我是不知道的。作为普通老百姓,我献的血到底流到哪里去了,有没有用到值得帮助的人身上,会不会被人高价卖掉?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从献血站出来,护士会给我一瓶酸奶,一个小背包,一段时间以后,会寄来一个献血证,其他情况我一无所知。

  既然血站是公益性的,那么,血液的提供和使用就不能是市场行为,血液的价格则应主要用于成本回收。然而,血液采集和管理、使用的成本,到底是不是一笔糊涂账呢?

  无偿献血和捐款捐物一样,要让老百姓保持捐赠的热情,就必须让他们相信有关机构会把他们的爱心真正用于他们所关注的事业上。

  网上有一篇网文,说的是“为什么献血的总是军人学生和农民工”,这个问题发人深省。如果说这些群体的无偿献血都是自愿的,那么其中肯定有社会责任感强的原因,不过恐怕也有集中动员下产生“集群效应”的因素。林金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