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半月谈》文章:构建和谐社会应处理好哪三个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15:56 新华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逐渐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精神文明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政治文明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一判断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高度将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没有社会和谐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一判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位一体”的规定发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的规定,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的三大目标变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四大目标。同时,这一判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主要是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旨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努力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南和方法指导,而且强调以发展巩固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统领包括构建和谐社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科学发展观本身就蕴涵了和谐的理念与精神,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进而言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了我们要“构建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则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同时,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中国社会中种种矛盾的解决和冲突的化解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发展依然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和谐社会得到持续的保障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而且注重以和谐来检验、促进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只有以社会和谐为基础的小康社会才是全面的。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奋斗,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总体小康是一种低水准、不全面、不均衡的小康。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与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也就是说“全面小康”包括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

  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从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的范畴,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在现阶段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我们只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我们不能成功地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就成为空中楼阁,要么是不真实,要么是不持久。从这样的角度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互为条件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因为我们在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后,还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沈湘平)

  

《半月谈》文章:构建和谐社会应处理好哪三个关系

  和谐社会: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妥善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激发社会活力是相互统一的。

  不断促进公平正义与激发社会活力的这种统一,首先表现在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因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激发社会活力,尊重群众的创造愿望,支持他们的创造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肯定他们的创造成果,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点击详细

  解读六中全会《决定》: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点击详细

  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加快,我们正面临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点击详细

  来源:半月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