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信仰和理想而默默奉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7:42 北京日报

  当新事物出现时,他们凭一双敏锐的眼睛,总能透过事实看到事物的本质,忠实地记录着历史;突发事件发生后,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把消息准确地转达给受众;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他们走街串巷,跋山涉水,寻找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把自己的感受化为千万人的感动,化为千万人的行动……

  他们是记者,是一群用文字和镜头参与生活、记录时代的人。近年来,首都新闻工
作者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自觉实践“三贴近”原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为党和人民站岗放哨、为伟大的时代引吭高歌,为信仰和理想默默地忘我工作。

  昨天,在第七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首都新闻工作者表示将以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把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闻精品奉献给我们的时代。

  为了新闻追求

  深入一线记录时代发展

  对于首都新闻工作者来说,第一要务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践“新北京、新奥运”等中心工作,抓住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热点,深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捕捉生动鲜活的新闻,奉献给读者。

  周奇是北京日报的年轻记者,2005年,他深入到各个科技园区,围绕着自主创新高科技产业,采写出近40篇报道。在他的笔下,人们看到了中星微公司刚开始把仓库作为实验室,最后发展成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际知名企业的故事;看到了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自主研发“安全第一芯”的故事;看到了华旗资讯总裁冯军怀揣26元钱闯荡中关村的故事。

  周奇的眼光不仅关注大企业,还瞄准了隐藏在各科技园区的孵化园内的中小企业。他一家一家地找,将微讯电子、得音通讯公司等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小公司挖掘出来,写出了一篇篇紧扣时代脉搏、鼓舞人心的文章。2004年4月,北京日报提出开设《记者走一线》栏目,要求记者下到最基层去,下到首都建设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第一线去,去深入生活。

  记者唐开文承担了第一批采访任务。从4月20日起,唐开文逐一采访了延庆、昌平、怀柔、门头沟、房山、平谷和密云7个边远山区县的乡村。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行走了4800多公里,进农家、访农户。在房山森水村,夜宿蒲洼乡,正赶上停电停水,唐开文只好用久违的蜡烛,秉烛而书。采访养蜂人的时候,因为没戴防蜂护具,他的额头、眼睛被蜂蜇起了大包,肿了好几天才好。去延庆五间房村采访,时逢下雨,山路泥泞难行,唐开文往返走了5个半小时山路。

  他写出了农民弃养羊改养蜂的故事,写出了昔日靠挖煤为生的村民,封山育林栽植红杏增收致富的故事,敏锐地再现了北京市在进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设首都生态环境中的新鲜事、新变化,让读者身临其境,深受鼓舞。

  2005年,北京日报延续《记者走一线》的风格,又推出了《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锻造人民满意工程》栏目,采写了上百篇报道。其中《免费看病班车开进山》、《社保所现场办公变“群众跑”为“干部跑”》等文章,用生动翔实的笔法展现出各部门、各行业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积极作风。

  2006年,北京日报继续推出《构建和谐社会共筑美好家园》栏目,采写了邻里和谐、城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医患和谐,满怀激情地弘扬主旋律,歌颂文明新风。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成功,围绕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首都记者走进工地,深入隧道,从奥运场馆设计、科技自主创新,到人文环境的建设、重大工程的施工,采写出一篇一篇动人的篇章。

  今年9月17日,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卸载过程中,北京晚报的摄影记者闫彤拍下了航拍照片。这张照片实在得之不易。她知道北京电视台要为此事组成航拍小组后,为了能上飞机,软磨硬泡,航拍总指挥终于被她的执著精神感动。飞机狭仄,除了驾驶员、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摄像记者外,闫彤是唯一一个上飞机的纸媒体记者。她忍着恶心呕吐,在“鸟巢”上空“飞翔”了一个小时,拍下了俯视“鸟巢”卸载这张珍贵的照片。

  在新农村建设中,记者们用百姓的语言,用农民的情感方式记录着京郊农村的变迁,成为时代的鼓手。丰台区草桥村关注村民的福利,为老人发放“年薪”;昌平区麻峪房村建起首个“数字民俗村”,村民不出村就能无线上网;延庆县井庄镇柳沟村用民俗游带出了产业链,带富了一村人,这一系列新变化,都在记者的笔下生动地展现……

  倾听群众的呼声

  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

  记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心甘情愿无悔付出。他们深知,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是记者责无旁贷的责任。人民群众的要求就是自己的心声,把反映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在采访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自己的心和人民群众跳动在一起。

  去年3月1日,北京市民从收音机里听到一个新的呼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管理广播!从此,全国第一家以城市管理为宗旨的新型广播电台诞生了。从草创,到摸索上路,到初具规模,到形成风格,今天,许多北京市民已经越来越觉得离不开它。每天早上8时,城管广播的《城市零距离》栏目,都会请市领导和市属各局委办、各区的负责同志,在直播间与听众面对面交流,回答和解决听众提出的问题。开播一年来,共有9位市级领导、110多位局级领导,350多位处级干部先后走进直播间,现场听取市民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城管广播台长边建说:“《城市零距离》是对城管台媒体如何贴近群众的考验,更是对如何将反映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机结合的考验。从听众的反映来看,我们出色地通过了考验!”成千上万的听众来信说出了心里话:当在广播中听到副市长吉林说,“通过发展公交来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这个承诺我是敢做的”,我感受到他的诚恳和负责;当陆昊副市长在节目中痛斥部分商业企业只顾追求利益,忽视民众安全的行为时,我们感受到他抓好公共安全工作的决心和魄力;当范伯元副市长接听听众电话时率真地“责怪”听众,作为家长不该把孩子送到郊区去上武术学校,我觉得他和普通的父亲没什么不同;当牛有成副市长在节目中当场指派有关部门的同志立刻去解决听众反映的浪费水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当天就得以解决,我们感受到他重视群众意见、务实的作风……

  北京晚报民生科教部曾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文明号的“号长”、部主任杨威今年只有34岁,她每天以充沛的精力带领记者挖掘民生新闻。民生科教部的品牌栏目“市情与民声——我们日夜在聆听”从2003年11月开始开栏,历经4次改版,至今已刊出了400多期,先后为京城百姓解决了供暖、出行、用水、用电等诸多实际困难,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北京热线》等栏目以“三贴近”为指导原则进行改进,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些栏目每年制作反映群众呼声的节目过百期,关注和批评的问题有40%得到解决或起到促进改善的作用;北京晨报在热线版开辟了《房产维权》专栏,从市民反映的房地产纠纷中选取鲜活的事例,以热线新闻的形式予以报道;北京电台新闻广播的“新闻热线”、经济广播的“消费者热线”等节目,也都成为反映百姓呼声的通道;北京娱乐信报与市政协合作,开设了《走进您身边为你办实事》专栏,详尽介绍政协委员为民办实事的感人事迹,反映群众积极踊跃提出意见建议,参与首都建设的热情,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能反映群众的呼声,首都记者不辞辛苦,始终奔波在路上。在路上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走街串巷、跋山涉水,与人民群众心连着心,全情关注群众疾苦,以高度的责任感,用新闻报道的形式排民忧、解民难、听民意、知民情,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奔赴突发事件现场

  不畏艰苦

  记者,是一个神圣的字眼,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不畏艰险,日复一日、披肝沥胆。他们写下了无数突发事件的报道,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却只有自己知道。

  今年1月3日,京广桥路面塌陷,首都记者迅速汇聚到现场,为了采访到第一手资料,他们不畏艰险。1月6日,由于隧道中有大量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现场已经封闭,记者无法进入采访。记录被水淹没的地铁10号线隧道内真实情况的重任,就落在了北京电视台两位摄像记者王晓龙和王振身上。下午3时许,两位记者头戴全密封氧气呼吸器,身穿防护服,脚踏隔离靴,再各自背上重约10公斤的摄像机,随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划着橡皮冲锋舟进入隧道。在洞口外急切盼望的,是中央、市属及海外数十家媒体的记者,大家都在为隧道中的同行揪心。进入前,消防局的工程师反复交待,氧气最多只够呼吸60分钟,洞内通路四通八达,水中还有大量丢弃的施工机械,橡皮冲锋舟一旦触碰到尖锐器械,后果不堪设想。10分钟、5分钟、3分钟……终于两艘冲锋舟陆续划出洞口。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让广大电视观众得以看到洞内的真实情况。

  在这次事件中,北京青年报的摄影记者魏彤刚刚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就接到采访任务。他在现场蹲守了一个整夜,由于过度疲劳,摔倒在地上,跌破了鼻梁和眼角,疤痕至今还在;北京电台的记者桑丹采访到了民房出现裂缝,群众安全转移的独家新闻,当天做了十几个直播连线,说得嗓子冒烟,忘记了吃午饭、晚饭……

  2004年6月6日晚10时,刚刚睡下的北京晨报记者王彬接到读者提供的信息:大安山煤矿塌陷,10名矿工生死不明。王彬立即向领导请示,得到同意后,和摄影记者王颖一起驱车赶往门头沟。两人拿着地图,开了3个小时的车,才“摸”到了大安山煤矿。

  煤矿生活设施十分简陋。到了晚上,30多个记者只能在车上和衣打盹,别说洗澡,能用冷水洗把脸就算是一种享受,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

  让记者们最揪心的是10名矿工的生命安全。只要山上的矿洞出现动静,各路记者便立刻冲过去。每天,都要这样往返十几次,连晚上睡觉都梦见漆黑的矿洞和救援人员的呼喊声。王彬记得,他们拍了一张最有震撼力的照片,就是矿工们为了搜寻同事焦灼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

  “身为记者,第一要务是要服务大局,把事实准确地传达给受众,更要关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王彬这样诠释记者的职业内涵。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在莲花庵矿难中,因住宿的空间狭小,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挤在一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相互支撑着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照样精神抖擞地采访、发稿;在京城突降暴雨、沙尘暴肆虐的时候,总能看到首都记者忙碌而执著的身影……此外,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些新闻工作者,他们不计得失、不图名利,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编辑工作第一线,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做嫁衣裳。

  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牢记着身为记者的使命,为党的新闻事业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RJ055RJ21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