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苏州一些老小区增建停车位搁浅 老人投反对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7:55 扬子晚报

  

苏州一些老小区增建停车位搁浅 老人投反对票

  “我实在不愿住在这里了,小区原本规划要增建停车位的,可由于社区的老人反对,结果规划只能搁浅。”昨天,苏州市工业园区的张先生向记者倾诉:由于年轻人平时忙于工作学习,无暇顾及社区事务,如今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大部分被社区的老人掌控,年轻人的一些合法权利和诉求根本得不到体现。这种“有闲人当家”的现象在苏南一些社区逐渐增多
。看来,如何协调老年人和年轻人不同的利益诉求,需要有关部门做更细的工作。

  老人投反对票:

  车位多不利健康

  苏州市今年配合东环路整治,沿线的东港一村、二村、徐家浜新村、夏园新村4个老新村进行包括平改坡在内的21个项目大改造,总投资达1.3亿元。21个项目中,增加汽车停车位是一大重要内容,总计将新增1500多个车位。这对当地那些有车一族的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个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然而,由于社区的老人反对,原先已规划好的车位改造工程只好搁浅。

  记者来到某新村调查时发现,各区域都在进行着施工改造。坑坑洼洼的路面在整修之中,住宅楼外墙、楼道粉刷、安装电子门等工作都在紧张进行中。然而在小区的人行道上、草坪上甚至路口都可见到私家车的身影。惟独没见停车位的修建工程。随即,记者来到该新村的物业公司。

  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一听记者询问停车位的事情,便摇头说:“这次改造车位还是没增加,保持原样。”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这次6月份开始的新村改造原本的确规划增建400-500个车位,以满足新村现有的600多辆私家车的停车需要。但没想到,一些反对增建车位的居民将他们收集的反对数据、资料向有关部门上报反映,后又转到重建公司,重建公司听到有居民反对,就暂定不增建车位了。

  苏州城市重建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老年居民认为,车位建在他们家附近会增加尾气污染、安全隐患等,并且会减少绿化面积,所以反对在绿化带上增建车位。

  随后新村就车位增建问题举行了居民协调会,有近50人参加,其中绝大部分是老人。重建公司也根据居民的意见不断地修改完善改造方案,到现在不知改了多少次了,但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居民的一致同意,物业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接下来一些反对增建车位的居民开始了他们的反对行动。物业公司的一位姓倪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85幢有位老人,他知道要增建车位后,在居民协调会上就表示强烈反对,并说“现在都要争做百岁老人,我是想活到100岁的,现在新村要增加车位,减少了绿化面积,不利于我们老人健康”。

  该新村几位老人还专门做了一份民意调查表,其中写道:被调查户数599户,同意者为67户,不同意者为522户,其他有10户。如此计算下来,反对者占87%。而物业公司也对绿化、道路、车位问题进行了民意测验,却得出了同意者与不同意者4:3的不同结论。“虽然当时连施工公司都投标竞选好了,但由于有居民反对,最后也就没实施车位增建。”

  有车年轻人很郁闷:

  无法停车不方便

  支持增建车位的王先生表示,改造起初,他们满怀希望地等待新车位,以便让自己爱车早日结束多年无家可归的困境。后来才知道因为反对者的强烈反对并采取了行动,导致车位增建工程的搁浅。“新村改造是政府为民做的实事,是全体新村居民的大事,不能因部分人的不同意见而随意改变。我们希望政府能做些真实的调查,并做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的、有前瞻性的决策。而不希望看到这件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的实事工程,仅仅是翻建一下道路、粉刷一下外墙,成为面子工程、半吊子工程。”

  有车族刘小姐认为,小区出新改造不能解决目前乱停车问题,将使一件好事、实事半途而废。“试想一下,有车族会因为没有车位而不停车吗?其结果只能是乱停、占道,甚至破坏绿化,就像现在这种状况。反对建车位的人这辈子不买车,难道他的儿子、女儿、孙子、外孙也不买车吗?若他们有了车来看望老人,而无法停车,不是也不方便吗?”

  物业公司很担忧:

  车位不足不安全

  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反映,不增建车位对小区绿化的破坏更大,车辆的乱停不仅影响了新村的整体形象和交通,在遇到火灾、急救等突发事件时因道路拥堵无法施救将造成严重后果。“现在小区几百辆车都乱停在草坪、绿化带上,刚植好的草坪立刻被汽车压坏了,所以一直呈现光秃秃的枯黄一片。9月27日晚上沙苑小区116幢3楼发生火灾、消防车却开不进来不就是个很好的教训和警示吗?”他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居民打119后消防车赶来,开到小区门口时,路边停满了汽车,根本开不进来,后来还是等大家把车挪开后才开进小区救火,耽误了很多宝贵时间啊!”

  一项居民得实惠的工程,由于居民所站的立场不同,在增建停车位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矛盾:扩大停车位和保护公共绿化之间的、有车族和无车族之间的矛盾。据了解,目前该新村只好将小区的主干道拓宽,用来停放小区车辆,但只是杯水车薪,仍无法满足有车一族的需求。

  实习生 蔡小莉 顾秋萍

  本报记者 袁 霆 单成志

  本版策划杨志敏

  题图:由于没有停车位,很多小车只好停在绿化带上。

  专题评说

  年轻人也要有主人意识

  一位朋友与记者聊天时抱怨道:他们小区现在成了老人的天下,最近他开车经过小区大门时发现值班的保安换了,物业公司的名称也换了。后来他打听到,在一年内他们小区的物业公司已经被炒了2个,而这其中什么原因更换物业公司,新的物业公司如何进来的,他根本不知道。据说,是因为物业不让老人清晨在小区内敲锣打鼓、播放健身舞曲,引起众多老年业主不满,于是老人们联手将物业公司炒了。

  按道理,作为社会的基层单位,小区事务应该是民主化程度比较高的。在小区里居民可以选举业主委员会,可以自己决定让哪家物业公司进驻为居民提供服务。小区遇到问题,居民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然而,由于相当一部分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平时忙着工作,无暇顾及社区公共事务,于是在某种程度上小区民主成了“有闲人”的专利,被人们戏称为“闲人当家”,而这些“有闲人”大多数是老人。

  对于小区出现的“闲人当家”的现象,很多物业公司颇有感触。苏州一家知名物业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物业公司在一个小区的生存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区的老人有多少。他们在进驻小区前,首先要做个简单的调查,看看这个小区的老人有多少,只要能把老人“伺候”好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小区大大小小的事,总要有人站出来操操心,而事实上年轻人平时工作太忙,少有时间和精力来操心社区杂事,这样社区事务多是老人“当家”原本无可厚非,并且很多老人也的确为社区做了很多实事,值得社区居民尊敬。但是由于老年人和年轻人在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上有很大差异,在这个时候老人除了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还要考虑到年轻人的诉求,充分尊重年轻人的权益,否则产生矛盾在所难免。

  从另一方面来说,年轻人也应该积极主动关心社区公益事务。曾经有调查显示,70%的青年人自己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其中一些人遇到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又四处抱怨。其实很多时候是年轻人放弃了自己的民主权利,这样最后演变成小区老人在给年轻人当家。

  单成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