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网络支持系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8:09 东方网-文汇报

  徐中振

  ●中国目前的现代化进程呈现为一个多层面、多样化的社会变迁过程,伴随着旧体制的日渐消解,逐渐发育和发展着新的市场经济领域,以及更为广泛复杂的社会生活领域。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从社会领域自身的结构特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来具体切实地把握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解

  ●从学理的分析来说,“社会资本”的概念,是指社会领域各种要素中最根本的一组要素构成的凝聚体,即依赖于行动者可以有效动员的关系网络及其积累形成的互惠、信任、规范等等社会资源,它们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各类关系结构之中。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拥有丰厚的社会资本,一个健全的社会必然造就出有利于每一个人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自己本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社会网络结构和社会支持系统在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中的基础性意义。与传统“单位”化组织封闭性、等级化的科层制不同,社会网络结构具有横向联系和平等交流的显著特性,它能够极大地拓展社会成员与他人的广泛交流和沟通,能够使社会成员拥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自主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目前的现代化进程呈现为一个多层面、多样化的社会变迁过程,伴随着旧体制的日渐消解,逐渐发育和发展着新的市场经济领域,以及更为广泛复杂的社会生活领域。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从社会领域自身的结构特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来具体切实地把握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解。

  在多年来开展的社区调查和研究中,我一直比较关注那些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的社区文艺、娱乐、健身等活动群体,这类群体活动一般以共同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础,有很强的自主活动能力和较高的参与认同程度。记得有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场景:在街角的小区公共绿地旁,约有40多位居民兴致勃勃地跳着健身舞。特别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活动群体的最外围,往往有几个人看似像旁观者,他们悄悄地学着做一些幅度极小的舞姿动作。这些人可能是新来的陌生的居民,不过我相信,在十天半月之后,她们便能融入这个群体。我想,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开放空间和活动形式,没有准入门槛,没有参与仪式,在非常自然和毫无压力的过程中,使一位离开单位组织的退休孤独老人融入了社群活动,重新走进了社会。在深入的访谈中我还了解到,他们不仅通过这个群体学习跳舞,更重要的是使陌生的邻居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某个成员生病了,最先得到关心并提供帮助的是这些伙伴。某个成员发生心理挫折、情绪波动,又是同伴们给予情感的慰藉。这些伙伴之间顺利重建了一个社会支持关系网络,或者说,她们正在创造和积累现代社会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本”。

  从学理的分析来说,“社会资本”的概念,是指社会领域各种要素中最根本的一组要素构成的凝聚体,即依赖于行动者可以有效动员的关系网络及其积累形成的互惠、信任、规范等等社会资源,它们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各类关系结构之中。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拥有丰厚的社会资本,一个健全的社会必然造就出有利于每一个人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自己本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培育和建构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支持系统、结构性的社会功能组织,以及充满活力、自主创新、合作协调的社会运行机制。

  从中国十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在持续高速经济增长中,人们获得了日益雄厚的“货币资本”,并利用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对上述资本的增长,“社会资本”的积累并不容乐观:由于单位制的变迁、城市建设中原有社区被破坏等因素,在相对发达的城市社会,社会信任关系反而有所下降,社会共识基础往往受到削弱,市民的社会活动网络也需要重新调整。因此,当前中国真正稀缺的是互惠、信任、规范、社会网络等要素构成的社会资本,真正缺乏的是有效积聚、重组和再造社会资本的方式和途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社会资本的积累是大有可为的。比如,通过不断发掘富有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的活动主题,动员和发展弹性、灵活的志愿组织和行动网络,我们就能逐步构建起各类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多种社会资本的有效积累最终将使每个社会成员从中获益,满足他们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而在受益者有意识地不断巩固社会集体生活的过程中,整体社会也将获得内源性发展的持久动力。

  如果说社会资本是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的基本要素,那么要确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完善它的结构与功能。

  从宏观社会层面分析,均衡的政府、市场、社会互动格局构成了社会支持系统的宏观结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类需求,政府、市场、社会这三大领域的存在为此提供了结构性基础。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具体发挥着满足个体基本需求的功能。政治组织、市场组织的作用,已众所周知。而相对宽泛的社会领域及其组织,同样构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它不仅通过提供各类社会服务,帮助社会个体实现互动、互助和互惠,而且也是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教育开展的基本场所。同时社会领域的存在和社会组织的繁荣也使社会整合、社会信任、社会公平的实现成为了可能。

  从微观社会层面分析,积极的组织化的个体参与和互动构成了社会支持系统的微观结构。在计划经济时代,单位体制压缩了人们所有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关系。今天,单位组织之外的社会空间正在不断扩展,人们通过参加球迷俱乐部、业主委员会、消费团购网络等获得了新的社会角色,发展新的社会关系。尤其是随着社区建设、居民自治的发展,人们在基层社会的参与和互动不断增强。我们在社区活动中已经能够看到丰富多彩的合唱队、拳操队、书画和戏曲协会等大量新兴的旨趣性、公益性、互益性、自治性组织,人们自愿结合,自主参与,并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互动方式。人们在社区中重建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应当包括各类成熟的社团组织。众多专业化、社会化、志愿性、功能性的社团组织不仅能够跨越社会支持系统的宏观——微观结构,并且能够形成一个独立运作的社会工作领域,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支持。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相比较,专业化社团组织的组织发育较为完备,它们的组织性质与目标是专门化的,组织活动拥有一定的资源和制度作为保证,组织成员也相对固定并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这些专业化社会组织及其网络功能将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有利于降低社会管理和服务成本,有利于满足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将成为一个国际化都市的现代性标识,成为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社会网络结构和社会支持系统在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中的基础性意义。与传统“单位”化组织封闭性、等级化的科层制不同,社会网络结构具有横向联系和平等交流的显著特性,它能够极大地拓展社会成员与他人的广泛交流和沟通,能够使社会成员拥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自主权,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当前迫切需要确立以社会发展为本位的理念,确立社会结构和社会领域的主体地位,切实地构建以人为主体的平等、互助、协调、合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网络结构,这是实现和谐社会这一人类美好理想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基础。

  (作者为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