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王奎权“拣”书办图书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8:57 千华网

  鞍山日报消息(王勇 记者 刘晓满)日前,中央文明委一行人来到台安县桑林镇魏家村一个乡村图书室参观,该图书室藏有图书200多类4000多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图书室竟然是农民王奎权在多年回收旧书报的过程中“拣”来的。

  王奎权今年57岁,初中文化,从小酷爱读书。20多年前开始回收废品,和别人不同的是,他专门爱收废旧书报。他发现不少书籍和报纸虽然旧了,但知识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都很强,便把这些废旧书报保存下来,堆在一个房间里。闲暇时,他把自己喜欢的书拣出来,留着茶余饭后阅读。

  日积月累,王奎权积累的书报越来越多。他想,请大家都来看岂不更好。1990年春天,他腾出自家二层小楼的一个房间,拿出5000元整修粉刷,安装了灯具,购置了书橱、书架,配备了书桌、椅子等,一个简单实用的乡村图书室就建了起来。图书室免费开放,成为当地群众空闲时经常出入的场所。王奎权让妻子做图书管理员,他仍然不辞辛苦走村串户挨家挨户收集旧书旧报。时间长了,谁家要是有要扔的书刊、报纸都会主动送到他家里,就连县里一些单位有旧书报也会通知他来取。如今,这个图书室拥有的4000余册图书,包括农业科技、法律、时政、文学、艺术、教育等200多类。

  这个“拣”回来的图书室,不仅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智囊库,同时也是远近村民农闲时节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蒋坨村村民孙中玉在借阅的图书中发现棚菜滴灌种植既节能又高效后,就把学到知识应用在自己的棚菜生产上,获益不小。由于不少农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来这里借阅书刊的人越来越多。更让王奎权欣慰的是,图书室自开办以来,经常收到读者的来信,一位已经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信中说:“高考后等待通知的日子里,心情焦躁不安,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是你的图书室抚平了我内心的忧郁,让我豁然开朗。”2004年,王奎权的个人图书室被评为“优秀青少年活动站”。

  昨天,王奎权告诉记者,自从建起图书室后,农闲时节,村里打牌、喝酒的现象少了,来这里读书看报的人多了,群众的文明素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