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采取的援助方式更具体更实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0:16 央视《新闻会客厅》

  主持人:薄部长,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您多次提到,中央领导对这八项措施非常关心和重视,而且吴仪副总理还亲自协调了很多具体问题,我们在三年要扩大一倍的援助额,像增加这些援助额主要是在哪些领域呢?

  薄熙来:我们国家援助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我觉得我们采取的援助方式更具体,更实际,更有针对性。你比如说,我们援助首先是集中于这些受援国家他们提出的急待
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市政建设方面的事情,很多非洲国家确实城市建设包括首都建设,在市政方面欠帐比较多,污水处理还有供水设施都很不齐备,首都的中心道路也比较残缺不全,就希望中国在这些方面给予帮助,这恰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应该说,我们的建筑工程队在这些方面是有能力的,价格是合理的,或者说是比较低廉的,而且建设速度也比较快。大家看看中国城市这几年的变化就知道,我们实际上已经培育出一批很有能力的工程建设队伍可以承包这些工程,可以通过援助的方式帮助他们改善城市的面貌,同时他们也急需一些展览中心、会议中心,或者政府的办公楼、议会大厦,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们特别关注的就是医疗设施的建设,因为在非洲,疾病对于他们的困扰很严重。

  主持人:没错,而且我特别注意到在这次论坛当中,商务部特别搞了一次抗疟展览,就针对疟疾的,我们会具体到这种程度吗?

  薄熙来:其实你提到抗疟疾,在咱们中国人来看,因为疟疾早就消灭了,所以大家觉得为什么我们用这么大的精力来搞这些方面的工作,其实在非洲大陆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非洲大陆现在是86000万人,总算起来,有过疟疾病史的45000万人和正在发病的,每年非洲因为疟疾大概要死亡300万人,因为

艾滋病要死亡240万人,他这个死亡率比艾滋病还大,所以疟疾这个问题对于整个非洲大陆民生也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好,严重地影响。所以有资料曾经测算过,大概非洲大陆GDP每年因为疟疾的发病降低1.3个百分点,所以这次我们用了很大的精力来帮助非洲治理疟疾。正好中国有青蒿素,这个青蒿素是对症下药,大概我们这次打出的青蒿素总量,今后三年可以为非洲2000多万人治疗疟疾,而且我们还准备再拿出三个亿帮助他们搞30个抗疟疾的中心,我觉得这对于非洲来说是雪里送炭的事情。

  主持人:我也看到过一些西方的报道,其实从绝对援助额来讲,可能一些西方大国家不比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额少,但是好像没有这么多的感情回报,为什么?

  薄熙来: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也引起我们的思考。我随领导同志到非洲去的时候,你比如说坦桑尼亚,在招待我们的时候,他们唱的歌还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还是《北京的金山上》,并且还不是用光盘,就是乐队,几十年下来一茬一茬作为保留曲目,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的真挚感情。还有你比如说当时咱们的舞蹈队——东方歌舞团,那个时候就是周总理提倡要搞一个东方歌舞团,专门面向亚非拉的兄弟们,这些形式在非洲是印象深刻。那么大家最清楚的就是坦赞铁路,温总理访问的时候还专门去了,看到很多牺牲、长眠在非洲大陆的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很多同志都落泪了。而他们的这种奋斗,7000人干了六年,不仅修成了铁路,也感动了非洲人,因为非洲人感觉到,中国人真是埋头苦干,泥一把水一把,自己都没有那么好的铁路,能够跑到非洲大陆,在那么穷的情况下,帮助非洲建设了坦赞铁路。那是70年代的事情,1970年开干,1975年完工,用了六年的时间。所以,我们的老一辈在援非方面有一个好传统,也打了一个中非感情的好底子。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对非洲的援助是一个历史的继续。

  主持人:我们来看第三个数字,同样是两个数字在一块题板上,0、440,这两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薄熙来:这是你讲到的零关税的问题。

  主持人:是零关税吗?

  薄熙来:实际上我们已经给非洲国家,包括重债穷国、最不发达国家,列出了190种税目是作为零关税进口到中国的。

  主持人:给解释一下零关税的意思。

  薄熙来:那么这一次我们商务部和财政部有关的部门商量,要为非洲的朋友多做一些好事,多进口一些他们的商品。国家税务总局最后确立了一个440种零关税进口非洲产品的一个决策。

  主持人:增加了一倍多。

  薄熙来:增加了一倍多,但是真正要实现这种进口,他还有一个过程。因为并不是说开出的440多种零关税的产品,非洲都有能力向中国出口,这得有一个过程。实际上过去190种零关税这个范围对非洲的帮助很大,但是各个国家有所不同,有的国家受益就多。你比如说最明显的就是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产芝麻。

  薄熙来:他这个过去一年我们进口的芝麻数量就增加了三倍,这样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困难。

  主持人:这是不是说我们日常百姓吃的香油有很多是非洲芝麻产出来的。

  薄熙来:我看有一部分吧,但多数还是中国。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这一点是不成问题的。其实从非洲的进口也只能是拾遗补缺,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我认为不会有什么冲击,而且我认为我们中国要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也要适当地进口国外价格合理的一些产品,都靠我们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来种植、来打粮食、来打一些作物,我觉得市场的需求是难以满足的。

  主持人:好,我们来看第四个数字,50亿美元,这50亿美元是指什么呢?

  薄熙来:这次实际上胡主席打出的概念有两类,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准备今后三年给非洲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优惠的出口买方信贷。

  主持人:这是一个50亿。

  薄熙来:这是一个50亿,这是优惠贷款。他这个概念是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到非洲来开展他们的业务,特别是承包业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电站、桥梁、道路这些方面的建设。还有一个50亿美元,是中非发展合作基金。这个基金是由金融部门来运作,而且设立这个基金是支持我们的企业到非洲去进行投资,特别是制造业、工业方面的投资。也就是说后50亿美元,是帮助我们一些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资本金不足,由基金经过评估,注入一定的资金,然后支持这些企业比较便利地进入他们的投资场所,那么今后企业能赚钱了,这个基金还可以把他们已经投入的资金,由那些企业把这个股份给买走,或者也可以在大家商定的情况下,把基金持有的股份转让给第三方,这样基金就可以滚动地向前发展。

  主持人:它是一个市场运作的基金。

  薄熙来:对,是市场运作的。所以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头一个50亿美元是优惠,是由我们财政支持的,这个资金是帮助中国的企业去建设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说他的时间都比较长,还款需要有一个跨度。那么后一个50亿美元,实际上是支持工业投资,这些方面比较多。

  主持人:应该说中国人到非洲大陆去投资,应该说还是一块相对陌生的土地,而且我们也知道非洲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并不好,而且有的地方可能还不够稳定,所以像这种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去非洲投资,我们商务部有什么支持吗,或者政府有什么相关措施吗?

  00:38:57:00

  薄熙来:实际上中国政府对于我们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是一视同仁的,都是支持他们走出去的。这些年,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越来越多,而且民营企业在很多市场开展业务是非常活跃的,处理事情也比较灵活。当然,我们支持他们走出去的过程中,我想强调一点,中国政府的支持政策要非常透明,而且要非常地廉洁,要防止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所以我们都是公开招标、严格程序、市场化运作,对于国有企业也好,对于民营企业也好,都是如此。而且这么多的资金,我们支持企业到非洲去开展工作,我们还特别要求,这些企业要为当地的政府、当地的社会、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要为非洲人民带来实惠,多开展一些公益事业。你比如说像中石油这些企业,一边搞经济合作,一边给当地建学校,办医院,搞一些公益事业。还有很多企业到了非洲以后,积极地招收当地的职工,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而且这些企业经营好了之后,为当地的企业增加税收。所以在当地的业务开展,一方面要遵纪守法,另外一方面为当地政府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还要学雷锋,办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学校、医院,在我们企业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应该多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现在中国企业在非洲受欢迎吗?

  薄熙来:总的来说是受欢迎的,如果不是如此,中国企业对于非洲的经济贸易合作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但是,也确有某些企业在非洲开展业务的时候是有毛病的,或者说相互之间也有虚假竞争、恶性竞争这些情况,也有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这都是我们需要认真规范的。而且胡主席、温总理多次强调,要为非洲的朋友们多办一些实事,多办一些好事。

  主持人:现在在非洲地区,中国什么样类型的企业比较成功?

  薄熙来:我觉得中国企业一方面是工程承包建筑类的公司,现在确实是打出威风来了,修高速公路、建大桥,或者说建电站、水电站、火电站,这都是咱们的拿手好戏,很有竞争力,而且工程建设得也很快,所以非洲国家遇到这些项目都愿意找中国公司。

  主持人:首先想到中国企业。

  薄熙来:愿意找中国企业,包括搞一些土木工程建设、会议中心、展览中心、机场、码头,这都是咱们的长项。另一方面呢,就是咱们搞农业技术的开发。比如说咱们搞了23个农场了,因为咱们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这方面做得也比较成功。但是工业项目的投资,其实有成也有败。特别是过去我们搞这些工业项目的时候,因为他还有一个管理体制的问题,建成的时候挺好,但是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几年,我们的工业投资和当地的管理概念也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在工业上要取得成功,确实还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主持人:现在中国企业到非洲地区投资的积极性怎么样呢?

  薄熙来:这几年是越来越高。实际上我的印象,中国企业总的来说还喜欢在中国的本土上,所以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总是特别强调吸引外资,其实中国走出去对外投资和我们吸引来的外资是不成比例的。过去曾经是一比十的关系。现在“走出去”多一些也是一比六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引进六成,走出去一成,也就是大概是六比一的关系,走出去还是一个属于初期的阶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