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子:太空院士王希季峥嵘岁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20:50 央视《东方时空》 | |||||||||
东方之子-王希季 央视《东方时空》11月13日播出节目《东方之子:峥嵘岁月---王希季》,以下为节目内容。 王希季 85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 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 我国第一枚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 解说:1960年2月19日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发射成功,正是掀开了中国利用现代科技探索宇宙空间的帷幕. 王希季:没有这一步,恐怕1970年在那么快的时间把我们国家的第一个运载火箭做出来,把我们国家的东方红卫星放上去,那恐怕是不可能。 解说:探空火箭是用来探测研究大气层特性和开发利用大气层资源的火箭,作为火箭工程系统整体的一部分,为我国后来运载火箭的研制提供技术和实验条件的支持。王希季是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但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把中国第一枚火箭搞上天的人,在受命研制火箭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这方面的知识,他只是一位搞热电厂发电的专家。1958年11月,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的王希季被上级安排到一个秘密单位报到。 王希季:我去了之后我才知道,这个上海机电设计院是要做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是一个当时保密非常严格的单位,去了之后才晓得。因为运载火箭你得把速度提高到第一宇宙速度,把卫星送上天上去。我在火力发电厂就是发电给大家用,所以这两个可以说完全两个不同的领域,可以说是这样。 解说:王希季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曾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1949年10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毅然放弃学业,几经辗转后,回到了祖国。对于自己1958年接受的这项新任务,王希季起初心里并没有底,但很快就被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气氛感染了。 王希季:但是已经明确你要做这个工作,那我得努力去适应它。那我就赶紧看书,找资料,然后进入情况,忙着算、忙着做、忙着读、忙着学,有这个要克服一切困难把卫星放上去的这种精神。 解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一穷二白”,在国际上又被西方国家孤立和封锁的中国来说,只有先发展国防科技,才能争取到有利的和平环境。而当时没有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技术资料,没有任何国际援助,王希季手下带领的只是一批缺乏技术背景,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年轻人。有时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王希季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 王希季:那么我包括杨南生同志我们两个当时是可以说是老师级的人物了。老师级的人物,我们是边学、边做、边教,我们叫现买现卖,买来然后就用在大家,然后又讲,然后大家又讨论,讨论还说你对不对,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学。可以从那边学到,那么学到了之后,然后就把这个角度给决定下来,然后再去试,试好了,那么这时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 解说: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火箭研制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有时甚至干脆就拨算盘珠子,很多数据都是靠人力计算出来的。 王希季:这就说不清楚了,太多。你看一个桌子,我们算出来那个弹道的那个纸可以堆起来比桌子还高。一条弹道只是举个例了,算了不止一条弹道了,若干条,若干条所以计算的人力和花的功夫是很大的。 解说:最后所有图纸都要汇总到王希季手里,上千张图纸他都要一一审校。 王希季:数不清,数不清,我是天天在那看图纸,数不清,我看了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请他们重新再做。 解说:当时急需一个测试火箭发动机液体燃料的试验室,新建又来不及,王希季急中生智,用非常规的办法,解决了这道难题。 王希季:但是要建立液流实验台,找地方找不到,那么后来发现这个我们那个厕所进去有一块大概那么十几个平方米的空地,我就提出来是不是把这个空地让给我们建立液流实验台,那么党委跟院长就同意了。所以呢就把这个厕所就停掉,液流实验台就建在那个地方。那么最初是有一些臭气,到后来这个臭气也逐渐消失了。只要把这个实验做出来,好像把问题解决,大家非常非常高兴。 解说:与此同时,上海江湾机场一座当年日军废弃的旧碉堡也得到了利用,火箭发动机测试台就建在了碉堡夹道里,碉堡则成了测试和观察室。每逢试车,王希季他们就躲进碉堡里,这就算是隐蔽了。 王希季:条件简陋,那是看你怎么看了,但是不可能要求什么,好像更多的你只能要求你最基本的满足你的那个条件。所以简陋的话,很难用这个陋字来说或者说是比较简洁或者叫艰苦吧,艰苦比简陋要更好一些。 解说:在艰苦的条件下,王希季他们的热情还是很高。 王希季:晚上总是要到十二点钟以后,支部书记来催的,好像逼迫到走然后才走,所以热情很高,工作很紧张,而且呢既有学也有做,然后互相讨论,那么争论呢也很多。 解说:但毕竟火箭研制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朝气,在国力不足,技术力量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设计的火箭方案往往找不到相匹配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方案只是纸上谈兵。 王希季:基本上是图纸,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情况。 解说:解说:认识到这一点后,王希季提出,火箭研制必须从国情出发,降低技术难度,第一步首先要保证火箭能够升上太空,之后再考虑其他方面的功能。把方案报给上级,上级同意了。在王希季的主持下,半年后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研制、总装完毕,而坐落在上海南汇的发射场实际上就是一片农田。 王希季:在南汇靠海边,就是在过去这是海边的一个稻田里边,一个稻田里边,那么它这个稻田旁边有田埂,过去的还有一条小河,就是这么一个环境里吧普通的稻田。 解说:这真是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火箭发射,王希季他们的"指挥所"是用麻袋堆积而成的,里面既没有步话机也没有电话,指挥得靠扯着嗓子大声喊叫,并要借助挥舞手势。更让人感到惊奇的事,自动跟踪火箭的仪器也没有,测试人员用的是需要几个人手把着才能旋转的人工天线。 王希季:电力没有,我们后来发射,我们发射了都是像靠近有一个部队,给部队借了一个50千瓦的发电机在发电,甚至于通信条件也没有,我们是叫根据喊声然后来通信的。那么我们加注条件也不是挺好,所以加注燃料是用自行车打气筒打到里面,到了一定压力,然后打开加上去的。 解说:条件虽然艰苦,但每一个步骤在事先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有图纸,有计算,有程序,也有口令。 王希季:我们工程上的事每走一步都是计划好的,计算好的,安排好的,绝对没有说是临时想到做任何临时想的事都不存在,都做不成。 解说:最后的发射时刻即将来临。 王希季:紧张是很紧张,但是我们紧张是不表现出来。在当时我们还是好像表现出稳坐钓鱼台那个样子,很沉着,因为整个已经写得清清楚楚。 解说:王希季他们表现得虽然很沉着,而且在各方面都作了详细的准备,但这毕竟是新中国利用现代科技第一次发射探空火箭,发射前他们心里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王希季:反正第一次去发射,那么整个发射的条件都应该是具备的。发射之后,一点火,管子就炸裂了,那么就在发射架上燃烧起来了,那么整个的发射就失败了。 解说:这次失败的原因是内部管线发生断裂引起失火造成的,面对失败王希季的心情异常复杂。 王希季:反正是很难受。难受就是为什么这管子会破,为什么不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不事先考虑好。一方面是难受,一方面是自责,心理上也是挺复杂的,没有说是后悔。 解说:总结经验后,王希季他们再次上阵,1960年2月19日16时47分,第二枚"T-7M"在滚滚浓烟中随着发动机喷射出的刺眼的白光直冲云天! 发射试验成功。这次试验成功,是我国自行发展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实践意义的成果。 王希季:那是非常高兴,然后就是鼓掌。祝贺啊,握手啊,甚至还有拥抱啊,反正大家非常高兴。 解说:发射成功后的喜悦,王希季现在已记不太清楚了,但他清楚地记得三个月后,毛主席来到上海,看望他们的情景。 王希季:没有料到五月份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到上海又看了这个就是T7M我的火箭的,还给了很好的评价。问都是你们做出来的吧,说是都是。很好,很好,毛主席讲。又问这家伙能飞多高,说是8公里,还说8公里也了不起,要20公里、200公里的搞上去。所以半年后我们T7就出来了。T7就不是8公里了,就是60公里。T7之后就是T7A,T7A就不是60公里了,就是一百三十多公里。T7A之后发展,最后我们探空火箭发展到320公里,正好符合毛主席说的这么搞上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