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主播万峰:万事皆由性情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12:11 外滩画报 | |||||||||
万峰 万峰 万峰 万峰 他被称作“愤怒主播”、“电波怒汉”,但他坚称自己也有温和的一面。他说自己性子急是个毛病, 但总也忍不住快人快语。他在节目中纵横捭阖,但却笑言“回家了没人听我的”。他常劝人离婚,
但又坦言自己相信命运。他明白人世复杂,但他永远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回答。 文/ 许佳 摄影/ 小武 万峰1996 年在浙江经济频道开播《伊甸园信箱》,当时全国范围内的电台中,性话题节目也只有三四档。然而他真正意义上的声名鹊起,却是2005 年前后的事情。出名的一个重要原因,竟是有人在网上发布他节目中的“奇谈怪论”语录。对此,心直口快的万峰曾经多次公开反驳说“语录95% 都是假的”,称那些所谓“语录”都是故意歪曲来恶心 他的“狗屁”。而说起如今几乎每个电台都会开设的性话题节目,万峰还是一贯的快人快语:“现在连交通台也要来个性节目,这不是胡扯么!” 在接受采访当天,万峰抽空去东方电视台附近的第五百货商店逛了一下,却被营业员们一眼认出,团团围住。最后,他被营业员阿姨们怂恿着买了一件大红色T 恤衫。“我过去从没穿过这么鲜艳的颜色,但她们说我这么穿很好看,还要我今天上节目一定要穿这件。”当天晚上,他真的穿着这件红T 恤上了《相伴到黎明》。 厦门往事大约50 年前,在温暖的厦门街边分布着许多水井,天气炎热时,年轻的华侨学生往往不分男女,穿着泳衣泳裤到井边冲凉,间或也夹杂着嘻笑。当时的风气反不似后来那么保守,在小学生中会流传一些从家里找出来的解放前遗留下的裸体摄影画册,同学之间有时也胡传一些什么“东南亚的女流氓”之类传闻,当作课后谈资。万峰从小在厦门集美长大,小学、中学都在集美学校度过,他孩提时代的印象,就觉得男女之事并不是禁止谈论 的。在10 岁前后,他就坐在新华书店的地板上,把一本《性的知识》看完了。尽管解放初的印刷品纸张粗糙,这本书却令他获益匪浅,至今提起还大加赞赏:“1957 年‘反右’之后,直到‘文革’前后,《性的知识》又再版过几次,可是一改再改,已经面目全非,毫无价值了。” 万峰的姨夫是外科专家,他妈妈从小希望他能学医。他心里对做医生 兴趣不大,但也因此接触了一些医学知识,为今后关注性问题打下了伏笔。到1968 年大学毕业被派遣到青海唐古拉山沱沱河沿岸的一个供销社当营业员,他已经开始对性学有了自觉的关注。“你要问我为什么会对性知识感兴趣,我说不出。”他坦言,“这就跟喜欢下棋、喜欢集邮一样,没有一个道理。”即便如此,到了12 岁,万峰也还在大榕树下跟小朋友们讨论: 为什么父母会生孩子呢? 性情写照对于自己的急躁脾气,万峰心知肚明。他从小看《西游记》、《三国演义》、《东周列国传》都是看情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他用一天时间就全部看完。“我看小说,是看个开头,接着就倒过来, 从尾往头看,一心着急想知道最后怎么样了。”对此他还坦言道:“这是我的一个毛病。”不仅初次收听他节目的人会被他这暴风骤雨般的急脾气吓住,就连他家里人对此也一致反对。他太太偶尔听《伊甸园信箱》,过不了几分钟就把收音机关掉。等他回家,太太指责他说:“你在家这样,怎么出去也这样呢? 我不要听!”作为从小玩矿石收音机长大的人,万峰家里的收音机先后有过一、二十台台。下班离开播音室之后,他也喜欢听广播。1980 年代末,他第一次在杭州听到了上海990 千赫的深夜谈话节目。打进电话来的中年妇女把自己的家庭问题反复倾诉了将近半小时,主持人只是一味听,连声也不吱一下。而收音机这头的万峰反倒按捺不住了:“我气死了。半夜两三点,要观众来听你打太极吗?这种节目我决不要听!”在万峰之前的情感谈话类节目,往往是为打进电话的听众提供一个讲述故事、倾诉苦闷的平台。听过《相伴到黎明》的人,第二天常会跟同事说: 昨天那个人,你听了吗? 很可怜的! 而从1996 年正式开始制作《伊甸园信箱》,一直到现在每周来上海主持《相伴到黎明》,万峰的“说”比他的“听”远为知名。他常常等不及听完,就已着恼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主持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这就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前段时间,万峰在电影《3·温暖》中客串角色,仅仅演了三天的戏,他就连呼“以后再也不会拍戏”。“一个镜头来个四五遍,心理负担太重。”他说,“我的性格不适应。” 家庭生活从周一到周五,万峰每天在杭州录两档节目,一档是下午的新闻,一档是晚上的《伊甸园信箱》。周末两天,他则会赶到上海录制《相伴到黎明》。当记者问起这样一来家里人会不会没人照顾,万峰说:“她们自己会照顾自己,为什么要我去照顾?”万峰家的家务基本上全部由他太太包办,而采购日用品、电器则由万峰负责。他特别喜欢买好看的、新奇的东西,光是漂亮的碗就买了七八十个。“我女儿看了觉得挺好,我太太则会抱怨一通,接着把新碗放到床底下去。”在实用面积仅36 平方米的一套两室一厅公寓里,堆满了万峰买回来的书、DVD、唱片、录音带。“看了自己都头疼。”他说,“可是我总还忍不住要继续买回家。” 所有人听说他家的住房情况,第一反应都是吃惊:万峰这么有名,怎么会没钱买房子呢? 对此,万峰反问:“我只是拿自己的薪水,没有什么外快,哪儿来的钱买房呢!”十多年来,他已经习惯每天九点起床,午夜十二点回家,凌晨三点睡下。就寝之前,他常要看一看自己新买的DVD 卡不卡带——假如没有质量问题,就把碟片收好,接着一转头就可能忘了 这些新碟的存在,一直到存旧了都想不起去看它们。在节目里,万峰常常金刚怒目,回到家里,他则笑言:“别看我在外面很神气,在家狗屁不是,没人听我的。”对自己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女儿,他的评价是“: 她脑子里的想法,我也不理解。在节目里我能训别人,但拿她没办法。” 作为一个性教育节目的主持人,他平时也不会去跟女儿谈论性方面的内容。“年轻人现在什么都能看到,用不着来问我。”他像一切中年男人那样,以一种安于现状的、安详而又自嘲的口吻议论家事,又提起他太太对他们父女的评价“: 完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说话、动作、神态,全都一模一样!” 工作点滴“前两天有个事情,让我挺高兴。”万峰在采访中主动说。有个外地到杭州务工的小伙子打电话到《伊甸园信箱》,向他讲述了一段自己在国庆回家路上的经历: 在拥挤的火车上,他让位给一个站得很累的姑娘。姑娘自然对他心存感激,坐在座位上偶尔抬头看见他,也会向他微笑。小伙子被她笑到了心里,下了火车,至今念念不忘,于是打个电话给万峰说:“您看这是不是缘分呢?”在夜深人静时听到这么一段简单的讲述,令万峰深感故事本身的宜人。一高兴,他生发出去说了一大通。在电话结尾,他向对方道谢说:“我非常感谢你给我一个机会说这些话。”曾经有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女孩子打电话到《伊甸园信箱》。因为自己的病,她难以接受一个小伙子的爱情,但对方却不愿放弃,依旧要求跟她在一起。万峰在听明白来龙去脉之后,为她拍板说:“接受他的爱!”两个月后,这个女孩子再次打来电话,告诉万峰他们两人已经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一年之中,他们通过四五次电话,没想到最后一通电话,女孩子竟告知万峰: 她丈夫遭遇车祸身亡了。“这就是命。”万峰向记者讲述这个故事之后说,“我相信命运。”既然相信命运,为什么常常劝说听众分手、离婚呢?万峰的回答是:“离婚也是一种命运啊。”说起自己的感情生活,万峰还是一如既往的坦率:“这辈子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谈过一次恋爱。”他觉得跟自己的太太是结婚成家,并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谈恋爱。有的听众打电话问他:“你跟你太太是怎么过的呢?”他简单地回答:“你父母是怎么过的,我们就是怎么过的。”万峰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是《布达佩斯之恋》。他绘声绘色地向记者重述故事的始末,末了感慨:“感情是很复杂的,你不能谴责它,除非你说上帝错了。”然而,说完这些之后,他立刻补充道:“可是这些话,你跟有的听众说,他们会把你的意思理解歪了。有的话,一定要跟明白你的人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061116的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