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10国将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9:31 国际先驱导报 | |||||||||||
中国—东盟纪念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意味着11国的领导人正式确认了我们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孙彦德报道 海南省琼海市的渔民王苏立再也不敢去南沙海域稍远一点的地方捕鱼了,几个月前的惊险经历令他至今在对《国际先驱导报》回忆时仍心有余悸,“简直太可怕了。”在那次海上作业时,王苏立所在的小渔船被一艘不明国籍的渔船围追堵截,费了好大的劲才侥幸逃脱。根据经验,万一被抓住,不是钱财被洗劫一空就是连船带人一起被扣留。 “听说以后情况会好起来。”王苏立指的是10月30日由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在中国—东盟纪念峰会所签署的联合声明。声明强调,各方承诺有效地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共识的基础上,为最终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做出努力,这将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王苏力或许不知道,中国和东盟10国之间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至今已签署了整整四年,而强调该宣言的落实问题,也已经不是第一次。 一份反复强调落实的宣言 “从技术层面上看,任何协定或宣言都存在一个落实的问题,《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后反复强调落实也是很正常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翟崑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由于《宣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具体执行起来肯定需要时间。如果说该文件和其他的协议相比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宣言本身只是一个政治承诺,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所以落实与否关键还在于签署国的自觉行动。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研究员则有着另外一番解读,他认为之所以反复强调落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中国海面临的危机和压力依然存在。“各有关国家并没有因为这个宣言就放弃各自的主权要求,同时也没有因此终止单方面的经济活动以及主权宣示活动。”李国强所说的经济活动,是指一些国家在南海单方面的石油开采和勘探,而主权宣示则更多体现在军事方面。 诞生于2002年11月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主旨就是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 “其实最初是想签一个行为准则,但大家觉得准则有点过于正式,尤其南海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只能是大家慢慢寻找共识,渐进式地寻求和解。” 翟崑表示。 早在2004年,海外就有评论认为,签署《宣言》的大多数国家似乎不准备允许地区性的利害关系替代自己的国家利益,这就暴露了《宣言》的脆弱性。对此说法,李国强研究员则强调“不能短视”,因为《宣言》毕竟是为将来解决争端提供了一个框架,大家终于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合作,所以从长远来看,《宣言》的积极性不容质疑。 峰会透露出的积极信号 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佟晓玲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国和东盟4年前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显示了各方维护南海稳定、开展南海合作的共同意愿,目前南海地区形势是稳定的。 这一说法并非仅仅是外交辞令。 2005年3月,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的石油公司签订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这被普遍认为是各方为南海共同开发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是三个国家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探讨与建立信任途径的有益尝试。”李国强研究员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毫不掩饰他对这一协议的期待。 相关的合作还体现在应对突发事件上。今年5月19日,获悉600名越南渔民被困东沙海域后,中国积极展开了国际大营救,共有19艘遇险越南渔船及近600渔民获救。 如今,随着今年中国—东盟纪念峰会再次承诺有效地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下一步的形势又将如何发展呢? “峰会的声明就是最大的一个新意。”翟崑反复向《国际先驱导报》强调上月底召开的中国与东盟峰会的声明,在他看来,其中“在共识的基础上,为最终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做出努力”的文字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就意味着11国的领导人正式确认了我们共同要努力的方向。” 另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是,香港《南华早报》10月30日报道称,中国已经牵头在中国南海有争端的南沙群岛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由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对南沙群岛油气蕴藏量进行的初步评估将于本月公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