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中国富人需要树立现代财富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7:15 观察与思考

  将财富用到奢靡无度的享乐和挥霍中去,这是处置财富的“低级”形式,而“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江苏扬州 吴锡平

  最近,上海一富家子弟在博客里炫耀自己狂买名牌的奢侈生活,还用大叠百元人民
币来点烟,如此夸张的炫耀财富和 奢靡生活的行为立即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富豪们类似的行为已是屡见不鲜。从几万元一根的皮带到36万元一 桌的豪宴,从档次不断攀升的奢侈品展览到购买私人飞机等等,这些财富的超级拥有者们用超乎常规的消费现象来炫耀财富的 行为可谓层出不穷。

  炫富似乎已经成为国内富人们的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不仅在国内如此,有些人到了国外也依然不忘夸耀自己鼓鼓的 荷包。据报道,一些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频频遭到抢劫袭击,原因是他们喜欢在公共场所和景区招摇露富,喜欢摆弄自己的 高档摄像机、照相机、豪华手包,将随身携带的大量现金外露等。为此,中国外交部还特地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极尽奢华一掷千金的炫耀消费的场面我们已经见得太多了,不幸的是,我们却没有看到多少富人为教育、科技、艺术 与文化掏几分钱。有人说是体制和制度上的原因制约了人们进行长期投资、资助科学创造。不可否认,体制和制度是重要制约 因素,但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念和世俗生活方式,无疑是奢华享受的重要根源。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富人 处置财富的行为中找到印证。在美国,富有的资本家热衷于为公益事业捐款已经成了一种蔚然的风气,从上世纪初的卡耐基、 洛克菲勒到上世纪中的福特到上世纪末的特纳和比尔·盖茨都遵循“发了财就捐赠”这一传统,而且都着眼于促进文化教育事 业。

  钢铁巨头摩根在打理企业之余的最大理想是要把欧洲和世界最好的艺术品买到美国,让美国成为一个不仅物质上富裕 ,而且精神上也充实的国家。他一趟又一趟地前往欧洲和埃及,用自己的资金一手创办了世界著名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最后 死在寻找

意大利艺术品的旅途中。

  卡耐基发表的题为《财富的福音》的文章如今已成为公益事业的经典,他表达了这样一种信仰:社会的贫富不均是上 帝定的,那些处于社会上层的人是凭才能和努力达到的,但是一旦拥有了财富和荣誉,就有责任为帮助不幸的“兄弟”和改善 社会而作出贡献,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卡耐基还有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所以捐赠不能等到死后,而且认 为如何敛财和如何散财同样需要智慧和才能。

  这些富豪们的慷慨捐助,大多集中在科学、文化、教育等领域,他们一方面帮助美国扩大了文化影响,提升了科技和 文化的

竞争力,进而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也为造福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因为知识的创新和教育、文 化成果的取得最终将跨越国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一国富豪的慷慨之举于该国的国家和民 众,乃至于整个人类都是善莫大焉,功莫大焉。探究资本家这一自发捐赠财产、回馈给社会举动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地以“沽 名钓誉”、争取免税来解释,尽管不排除这种因素,但更深层次的还在于基督教文明的价值观和社会习气中重教育的传统。

  和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国外富人相比,国内一些富豪的炫富之举,无疑会败坏他们的公众形象,同时也会激起社会不 同阶层对贫富分化等社会敏感问题的不良反应。在现代社会里,任何财富都不能单纯地看成是私人财富,财富来源于社会,社 会是财富的创造者,而个人只不过是财富的拥有者和管理者。财富的分配、财富的流向等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公平和效 率机制的统一,影响社会矛盾的舒解和社会整合的进行,不同的财富观念和处置制度,将对社会的管理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

  刚刚去世的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赢得了各方人士的敬重和哀悼,可谓极一时之哀荣,这 与他多年来对财富的处置方式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霍先生为祖国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及家乡建设捐献了大笔金钱,总 数已逾40亿港元。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以捐献和非牟利投资形式,多年来策划了数以百计的项目,在推动各 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科学与文化艺术、山区扶贫等方面做了难以胜数的工作。霍先生的“兼爱”情怀和慷慨义举为国内 富豪们树起了一面镜子。将财富用到奢靡无度的享乐和挥霍中去,这是处置财富的“低级”形式,而“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 辱”。

  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富人越来越多的当今时代,中国富人需要建立起充满人文关怀和洋溢社会责任感的现代财富观 。“富而好礼”,关注民生,勇敢承担社会道义,热心公益事业,让财富“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做一个既富裕又不乏 同情心、诚实守信又富有社会责任感,在公众中具有良好道德形象的现代富豪。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