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实:网上讨论问题要包容 继续推进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01:54 新京报 | |||||||||
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 “网上讨论问题,要包容一点” 新京报:我看你对这么多的跟帖还没有做回应? 张新实:他们都叫我不要做回应,我还是准备要做回应,就是下一步的工作,并不是跟网民的不同意见进行冲突。包括今天网上对我说“干部就是为企业家服务的”反应,我叫
新京报:为什么有人建议你不要回应了? 张新实:市委书记的身份嘛,担心越炒越热,而且网上有不同声音嘛,其实对于批评意见我也很高兴,批评使我看问题更加深刻,考虑更加冷静。我也没想到我在网上发了两个帖子能引起这么大的讨论,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这种事情,也不是讨好我书记” 新京报:跟帖在近三天内就增加了7000多条,而且很多都署上自己的单位。 张新实:我对网站的帖子看得非常包容。其实网上的讨论就这么回事,允许不同的声音,允许各种敷衍的态度,也有可能就是处于某种需要,那么凑数子,这个也有。但是我想这个无妨主流,从现在来看,我非常相信绝大部分是赞成的。至于有敷衍,那不要紧,只要他关心这个事,上网了,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人人关注,大家就是对这个事情展开讨论,主流肯定,大家行动,这就达到这个目的了。 新京报:但是我看到有跟帖提到有的单位领导要求他们必须跟帖? 张新实:这个主要看大的方面,跟帖就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胜利,发动一下没有什么不好。 新京报:那他们是否是因为你市委书记的身份而这么做呢? 张新实:书记如果说得对,跟随者众,大家支持这个事情,也无可厚非。如果仅仅是作秀,请大家来为我这个帖子跟帖凑数,我想也看得出来。 新京报:但是似乎味道有点变了,很多人不是出于真诚来跟帖了? 张新实:对于宿迁来讲,526万人当中如果有1%人参加了讨论,而且从主旨上是赞成的,用这1%的人影响社会,我想这是最好的行动队。所以我希望讨论的人越多越好,这不是作秀。 新京报:市里是不是传达了各单位必须对这个事情进行组织讨论? 张新实:我在大会上讲,这个事情限于本市讨论,我没有作秀或者宣扬的动机,但是我讲了外界对宿迁讨论的反应,我说也可以发动大家讨论,也可以跟帖。但是我没有发文件,也没有在报纸上讨论。他们有人建议我是不是在报纸上展开讨论,我说不要占用报纸上宣传大政方针中心工作的资源。 新京报:有没有删帖的情况? 张新实:没有。我觉得如果要是删,就是你刚才讲的敷衍、重复的帖子。但是不同声音的,我们没有删,你可以看到。 新京报:有些人跟帖留了单位和真实姓名,不太符合目前网络的常规? 张新实:我觉得是很好的事情,我跟教育局长说过,每个学校都应该搞这方面的教育,而且我觉得他们署名、署学校,也是公开亮相。这种事情也不是讨好我书记,跟风我书记,是为了城市的美丽,为了城市的文明,也是为了自己生活环境的优美。我觉得也没有必要隐讳不署名。 “宿迁的改革,只适合宿迁” 新京报:据采访过宿迁的记者透露,你在做市长的时候非常低调,很少接受记者采访? 张新实:本来我发帖子还是限于网上书写,我没在其他地方发表过,但是他们转载了。现在记者到了面前,我不能不回答。 新京报:以前仇和做书记时实行的医改现在怎么样了? 张新实:医改很好啊,我们还是坚持医改这个方向不动摇。然后在规范、完善、提高上下工夫。 前一阵卫生部长高强来我们宿迁调研,他来本身说明了对宿迁要进行了解。他说了很多各地的探索,各地的做法不一样。对各地的做法既不要全面肯定也不要全面否定。 宿迁的改革,我想只适合宿迁地区,宿迁是个欠发达地区,地区的发展还是得靠人民自己去创造,毕竟财政的转移支付是有限的。 新京报:我注意到你的办公室电话和你秘书的手机彩铃都是对宿迁的广告宣传? 张新实:宿迁知名度不高,我们也希望抓对外的宣传,但是我们很少花钱,就是用能用的一些媒介,包括“网上宿迁”,每天都更新,不能变成垃圾网站。 新京报:对于以前的改革,仇和离任后,你打算怎么继续? 张新实:继续推进,坚定不移。 -网议 ●细节决定成败,我觉得作为一名市委书记,能从细节抓起,与领导抓大事并不矛盾。新加坡立国可以说就是从小事抓起,就是从随地吐痰这些小事抓起的。我们宿迁要振兴,也必须从这些细节之处做起。 ●“环卫妈妈”,张书记用“妈妈”这个词充分体现了对环卫工作者的尊重,也体现了张书记个人的思想境界,对张书记由衷敬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打造新宿迁,从自己做起,没有任何借口! ●强行入轨的思维或许没错,但抓环境也要依法行政,在幸福路上吐痰据说要被罚款20元,依据的是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决定,但《行政处罚法》上规定我们的市政府是无权力制定行政处罚决定的,是不是该反思一下? ●张书记,我认为这是一个“国民”素质问题,是普遍现象。并不是一两个口号就能解决了的。唯有制定严厉的规章制度才能解决此类问题。 本报记者 杨华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