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被指放纵红心蛋(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0:14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 |||||||||||
沸沸扬扬的“红心鸭蛋”风波使不少消费者谈“蛋”色变,人们联系到近年来出现的“问题奶粉”“福寿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不禁提出疑问:在媒体没有曝光的领域,还有多少不安全食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出现“红心鸭蛋”的养殖户满腹苦水。平山县几位养鸭户诉苦称:他们使用的“红药”(苏丹红4号)是一个叫朱来勇的保定人提供的,朱来勇说这是一种新的高科技添加剂,鸭吃了产量高、蛋黄红,市场上畅销,而且他还承诺上门回收这种鸭蛋,一公斤要比没喂过“红药”的鸭蛋贵两三角钱。“俺们以前不知道这种鸭蛋有毒,破损的鸭蛋舍不得扔,就自己吃了或送给亲戚朋友吃,死的鸭子也煮着吃了,鸭汤也是红的。” 更多人指向监管部门,质问为何这些问题总是在新闻媒体曝光之后才被重视?每年都组织多次检查验收,竟然没有查出使用苏丹红的鸭蛋?记者在河北省有关部门采访时了解到,监管“鸭蛋”的政府相关部门有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质监部门、卫生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商务部门等6个之多,而这些部门又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鸭蛋从产下来到消费者餐桌上,每一个环节都要走一遍。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发现并堵住了“红心鸭蛋”产生的漏洞,都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然而这些环节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拉扯不清”,出现问题了,都有责任又都没有责任,“板子”到底该打在谁身上还真是一道“难题”。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在“从田间到餐桌”整个链条中,农业、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对不同阶段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管,难免出现条块分割、沟通不畅、互相推诿等弊端,造成监管上的漏洞甚至“真空”。我国目前关于食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1000多项,应该说不少了,问题出在一些法规的部门色彩突出。如果法规是多个部门利益博弈的结果,其公正性就会打折扣,执行起来就要出现种种问题,就避免不了漏洞。(据《京华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