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社情发布会 专门请来居民参加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4:33 新京报 |
第一次社情发布会 专门请来居民参加 新京报:你留在街道工作又接受了专门培训,是不是就想在首次“社情发布会”上显显身手了? 张:其实今年初我们街道就有想法,召开社情发布会,但一直想借个大事开个头。前两天,觉得不能再拖了,就开了第一回。 新京报:第一次发布会情况怎么样? 张:第一次来了近50个人。我通报了3个即将举行的活动,向记者们介绍了活动的特色,又跟居民们介绍了参与办法,再就是回答现场提问。 新京报:有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吗? 张:都还好。毕竟是新的尝试,居民是专门请来的,因为新事物总是需要引导的,它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新京报:目前发布会的参与人数好像还不多。 张:一件事,10个人知道,就比10个人不知道强。现在我们就想来多少是多少,坚持办下去就是成功。 新京报:这个新闻发布会有什么创新的地方吗? 张:有啊。我培训的时候更多是讲怎么面对媒体,我们社区后来有自己的考虑,就想让居民也参与进来。他们是更重要的受众群体。 新京报:八角街道总共10万人,发布会的发展目标是让尽可能多人参加吗? 张:那倒不是,我们就是让关心的人有一个参与的渠道。比如残疾人运动会,可能他们的家属更关心。有些事,有人参加了,就能一传十、十传百。毕竟大家的关注面、政策什么的针对群体不一样,不可能所有人都来。 发布会流于形式?要让它变成居民习惯 新京报:这个没有强制力、又不制定政策的街道“社情发布会”,你担心它以后流于形式,没人参与吗? 张:不会!这个我特有信心。街道的每件事都和群众有关,永远不会失去受众,为你服务你怎么会拒绝呢? 现在我们就是要再努力,让它变成居民的一种习惯,像参加舞蹈队这类活动一样。很多人能跑大老远去开听证会,怎么就不能参加发布会呢? 新京报:作为一个街道的新闻发言人,居民会担心向你们反映问题,能得到回应吗? 张:我们就是联结政府和人民的纽带。如果从居民那儿征集到线索,我们会召开座谈会什么的,一个问题、一个建议,如果是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一定整理后,转交给有关部门。 新京报:你觉得社情发布会和社区新闻发言人的作用是什么呢? 张:增加一个民主渠道吧,我想是这样的。 我们不会只是“告诉”。以后群众关心什么,我们还要倒过来,把发布会演变一下,变成舆情民意征集——这问题为什么没解决?这规定可不可以再完善?大家也能跟我们说。 不过,你这个问题倒提醒我了,我想以后街道的17个社区可以设置舆情员,专门找那些热心人、退休干部、爱走家串户的居民来担任,不多请,每个社区两三个,那也有三五十人呢。 新京报:你觉得你和电视上看过的新闻发言人有什么不一样? 张:电视上看到的都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发言人。我们不像政府那么正规,但是绝对更贴近。除了媒体,还多了个受众群体———社区居民。他们也有知情权。 新京报:现在有种观点,认为街道还设置新闻发言人,有点小题大做。 张:那我没听到。很多政府的政策、各方面的声音、有关规定的执行,从我们这个最贴近居民的渠道下去,最有必要。 新京报:我们来模拟一下吧,假如某社区忽然发生群死群伤事件,群众很惊慌,也有很多关于事件原因的传言。你会怎么向群众发布情况? 张:我会如实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但会策略一点,告诉大家,不要惊慌,现在某某部门已经在处理情况了,处理到了什么程度,并告诉大家,随后会第一时间把处理结果和查实的原因发布。 ■社区新闻发言人“行头” ●言行举止 首先,新闻发言人绝对不是要掩盖真相,任何时候不能说不知道。还要有流利表达的能力、有对全局的了解、对发布内容的充分准备。要具备一定的素质、一定的知识、多方面把握事物的能力、说话做事的慎重。学会避重就轻,如何去引导,拒绝的方法。 ●仪容仪表 着装正式,我穿的是街道的工作服。好的精神面貌很重要。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摘自张云英谈话 采写:本报记者 相丽丽 摄影:本报记者 韩萌 新京报制图:丁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