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国是当时最高道德标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8:17 华商网-华商报 | |||||||||
蒋介石(右一)到西安督战,杨虎城(中)、张学良与其合影 (资料图片) 《西北文化日报》当时刊登的报道(资料图片) 杨虎城之孙杨瀚在研讨会上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袁荫盛指出,国民党应积极正确评价杨虎城将军,承认“西安事变”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袁荫盛说,纵观杨虎城将军一生,他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决捍卫者,他通过亲身实践走上了“联共救国”的道路,他是国民党左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
靖国军失败后,1922至1923年,杨虎城曾两次派员亲赴上海向孙中山汇报情况,并请示今后的革命方向,与后者建立了直接联系。“他始终高举着国民党的革命大旗,舍此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袁荫盛认为,在军统特务秘密杀害杨虎城将军后,国民党一直未对此明确表态,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大遗憾。 1996年,在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袁荫盛就曾提出了“国民党应对‘西安事变’及杨虎城将军给予正确评价”的问题。 袁荫盛说,“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抗日救国’成了中华民族最高的道德标准。而‘西安事变’将蒋介石拉回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历史轨道上来,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 |||||||||